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汇编(20篇)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汇编(20篇)
目录

1.邮储银行北京分行 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3
2.新征程 话担当 7
3.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谈履职) 10
4.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 15
5.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连线·代表通道) 17
6.两会好声音 23
7.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连线·部长通道) 26
8.新征程 话担当 31
9.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代表委员谈履职) 36
10.广西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44
11.聚民意 立良法(法治论坛) 47
12.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健全立法制度 助力改革发展(民主法治新步伐) 49
13.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大荣光(新语) 61
14.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 64
15.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66
16.热议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72
17.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两会热评) 74
18.代表委员热议预算报告 76
19.代表委员热议教育现代化 82
20.两会好声音 86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 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2023年03月06日

    作为常年为首都乡村地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生力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简称“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始终积极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监管机构关于服务“三农”、支持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战略定位,为北京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全力护航农业产业发展
    随着气温回暖,又一年的春播季悄然而至。春耕期间,邮储银行“极速贷”产品可有效解决种植户的资金周转难题。
    “极速贷”是邮储银行的一款经营性贷款,面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户,随用随支、方便快捷,单笔贷款期限可达10年、金额可达1000万元,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办理,线上已实现手机操作、智能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申请10分钟即可放款;线下单笔授信金额可达2000万元,全力满足客户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
    “农贷通”是邮储银行向具备良好资质、信用状况优秀的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和小农户等涉农经营主体提供的经营性小额贷款,单户贷款可达1000万元,单笔贷款期限可达10年。
    由于订单增加,所需要的设备以及原料也随之增加,北京众乐河畔养殖专业合作社面临资金难题。在了解到合作社的需求后,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为其推荐了“农贷通”产品,合作社申请后很快获得600万元授信,第一笔29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
    全面精准发力“三农”领域
    近年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持续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在北京平谷区落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在延庆区落地林权抵押贷款,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制定了差异化政策,不断增强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
    作为服务首都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积极参与在京央企、国企的项目建设,通过行内外银团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助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为更好发挥“邮银协同”优势,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联合北京市邮政公司,组建“惠农专班”,聚焦重点客群、重点业务,深化协同模式,共建惠农生态,强化平台支撑,保障协同服务,全面提升北京郊区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面向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商圈,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创新推出“邮储-农担极速贷”“邮储-京农贷”“流水贷”等产业链、供应链产品,提升用款与生产周期的匹配性;出台鼓励投放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政策,满足客户中长期用款需求。
    在平谷等地区,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配合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农民合作社摸排行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选聘农村金融顾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数字化产品“极速贷”特色白名单,已累计发放农民合作社贷款近亿元。截至2022年底,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群的贷款结余超过12亿元。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加强对有机果品、蜂产业等小品种特色产业资金投入力度,相继落地“大桃贷”“蜜蜂贷”“板栗贷”等专属特色农产品贷款,助力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
    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方面,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将惠农合作项目、民俗民宿产业与信用村、信用户建设融合发展,通过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站,累计建立信用村近300个、信用户近5000户。面向京郊民宿旅游经营户发放“民宿贷款”超1.5亿元,支持300余家经营户打造精品民宿。

新征程 话担当
2023年03月06日

    黄海龙代表——
    法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人民法院应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海龙代表介绍,近年来,广西法院系统在未成年人司法工作中不断探索,切实提升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能力水平,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得到大幅提升,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建议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联动综合保护机制,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从社会调解、救助教育、调查研究等方面紧密联动,建章立制、创新突破,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黄海龙代表说。
    
    段向东委员——
    发挥央企保障资源安全作用
    “当前,资源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委员表示,中铝集团要发挥央企保障资源安全作用,聚力保护战略金属矿产资源安全。
    段向东委员建议,中央企业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国内矿自给率;聚焦科技引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聚焦国际合作,优化资源全球布局;聚焦生态保护,实现资源绿色增长。“我们会着力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把关键矿产资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段向东委员说。
    
    赵晓燕委员——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有助于切实保障消费品流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所长赵晓燕委员说。
    赵晓燕委员建议,制定国家级城郊大仓基地发展规划,统筹全国性、做强区域性,充分实现互联互通;细化明确城郊大仓基地的类型和功能以及建设标准,明确城郊大仓基地纳入国家应急体系的准入门槛;创新城郊大仓基地“平急转换”的运行机制,加强信息预警;加大科技及政策支撑力度,提高城郊大仓基地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谈履职)
2023年03月06日

    张德斌代表——
    拓展乡亲们的增收致富渠道
    全国两会前,天刚蒙蒙亮,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街道战家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斌代表就出了门,沿途不时同村民攀谈几句。前段时间,他一直在推动战家村引进和推广无人机喷洒农药等新技术。“只有广泛接触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大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张德斌代表说。
    面对村民年龄总体偏大、种地意愿不强、收入普遍偏低等挑战,村两委推动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乡亲们的收入稳定提高。“要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展乡亲们的增收致富渠道。”张德斌代表说。
    张德斌代表发现,目前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在一次调研中,他来到一处村庄外的水库。这座水库使用超过40年,已经无法满足高标准农田的用水要求。“农田标准不断提高,咱们水利设施的建设也要赶上啊。”当地一个农民的话让张德斌代表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张德斌代表走访多个村庄、农业专家、政府部门,形成一个关于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议。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大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专项投资,建立起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张德斌代表说。
    
    石培文委员——
    实践探索推动“农文旅”融合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事。”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委员说,甘肃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大省,应该利用好资源优势,加快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加快推动乡村发展转型升级。
    “要让文化赋能农业,旅游拓展农业。”石培文委员介绍,近年来,甘肃文旅产业集团充分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加快乡村民宿、温泉旅游开发和农特产品销售,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开始显现。
    在调研中,石培文委员发现,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过去自然环境恶劣、村民靠天吃饭,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地村民吃“旅游饭”、挣“旅游钱”,蹚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石培文委员认为:“要着眼进一步盘活乡村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掘农村地域特色、推动农业创意产业发展。”
    经过认真思考,石培文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启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级,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向更加标准、更加规范、更大规模方向发展。”
    “我们要让更多乡村绽放美丽光芒,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石培文委员说,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意实践,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增添新动能。
    
    李利代表——
    创造条件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
     “过去老乡们住在大山里,交通、水源、生活都成问题,如今赶上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乡亲们搬出来过上了好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谈及这两年生活的变化,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利代表笑容满面。
    “搬出大山,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这两年,李利代表体会最深的还是年轻人外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留守儿童等问题。多次走访调研下来,李利代表感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重点在发展。要创造条件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让乡村振兴能够接续发展,这是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2022年6月,李利代表牵头在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以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饰等为一体的民族非遗文化体验街,通过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推广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等。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的工作目标,李利代表携手社区共同强化新市民就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居家加工、进厂务工等方式,让新市民就近就业。李利代表的这些经历为撰写议案建议提供了重要支撑。
    李利代表建议:“政府应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上给予更多支持,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更大帮扶助力,让群众凭本事吃饭,靠勤劳致富。”
    
    崔雪琴代表——
    人才入企壮大乡村产业
     “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投身乡村建设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代表说,2006年,她回到家乡创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通过传授传统手工织布技艺,带领十里八乡的农村妇女走上脱贫增收路。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崔雪琴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每次调研结束,她都会给村民留下自己的电话,方便随时联系沟通。“只有真正和乡亲们想到一起、站到一起,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崔雪琴代表说。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振兴。”走访脱贫群众、走进乡村企业、走到田间地头……从赞皇县大桥庄村到龙堂院村,崔雪琴代表走了20多个村。一路调研一路整理,她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壮大涉农龙头企业,有助于实现产业振兴,让更多村民就近就业。
    “涉农龙头企业要发展,关键靠人才和资金,而这恰恰是基层最薄弱的环节。”崔雪琴代表说,调研中,她发现很多乡村都有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好项目总是发展不起来。
    为此,崔雪琴代表建议大力实施“人才入企帮扶工程”,选派优秀干部包联脱贫地区涉农龙头企业,做好国家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的宣传解读、企业规划把关和政策资金的使用监督,通过建设、壮大一大批龙头企业,推动乡村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
2023年03月06日

    冷伟青委员——
    推进能源与工业领域协同降碳
    “做好能源与工业领域的协同降碳工作,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委员说,能源领域和工业领域是我国节能降碳的“主战场”,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冷伟青委员调研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问题,导致源端和荷端的匹配程度不高。对此,冷伟青委员建议,加快建立健全能源与工业协同降碳的体制机制,打通源端与荷端之间的政策壁垒,形成“降碳”合力。要积极开展“协同降碳”产业园区试点工作,国家级或省级开发区要先行先试,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同时,加快出台鼓励创新协同的产业政策,大力培育提供系统优化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在绿色信贷、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绿色低碳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在这方面,上海电气集团发挥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的融合优势,积极打造“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丁雄军代表——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企业兴则国家兴。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代表认为,国有企业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打造平衡协调的一流产业体系、酿造极致卓越的一流产品质量、塑造影响卓著的一流品牌形象、锻造行业领先的一流创新能力、构造高效现代的一流治理体系为导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丁雄军代表表示,国有企业要拿出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决心和勇气,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勇当“排头兵”。要把价值创造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决策全过程,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全域质量均衡发展、质量水平整体跃升。要突出守正创新,让传承的更传统,创新的更现代,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探索新领域、开辟新赛道。要突出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用心呵护企业发展的生态基底。要突出文化引领,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打造现代新国企。

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连线·代表通道)
2023年03月06日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6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
    女足精神、中国制造、中国航母事业发展、乡村振兴、大熊猫保护、生物防治线虫……代表们发言干货满满,讲述拼搏故事、传递基层心声、展现履职风采。
    
    水庆霞代表
    女足精神一直都在
    17岁开始从事足球训练,与足球结缘整整40年时间,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水庆霞代表感慨:“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员,都经历了太多的感动。”
    作为运动员,水庆霞参加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首次进入奥运会、首次进入半决赛。水庆霞回忆,“下半场被对手反超时,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放弃,就是拼搏,最后顶住了压力,取得3∶2的逆转,进入了决赛。”2022年,水庆霞作为教练员,中国女足再一次代表中国站在亚洲杯的决赛舞台上。同样面对比分落后,水庆霞对队员们说,“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一定可以打回来!”
    “足球运动在广大人民心中有很大影响力,大家之所以喜欢把中国女足称为铿锵玫瑰,主要体现在关键时候能够发扬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永不言弃、永不放弃的精神。”水庆霞表示,对于中国女足来讲,更要处处体现和传承这种精神。对个人来讲,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要不断进取。“感谢全国人民对中国女足的关心和支持,女足精神一直都在,铿锵玫瑰永远加油!”
    单增海代表
    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超级移动式起重机,被认为是工程机械中技术最为复杂、研发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代表介绍,“我们团队的200多名技术专家、100多名高级技师历经十年努力,先后攻克了行业公认的七大项关键技术,完全形成了千吨级起重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
    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单增海介绍,“这5年,我们把全地面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从1200吨提高到2600吨,其所安装风机的高度从100米提高到160米,风电机组的安装功率从2.5兆瓦提高到8.5兆瓦,在全球唯一实现了陆上风机吊装工况的全面覆盖。”
    投身行业将近30年,单增海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就是要摒弃幻想,走自立自强之路。“我们将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持续为民族‘起重’、为大国‘举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朱悦萌代表
    把青春和梦想融入航母事业
    “这十年里,我们辽宁舰从下水启航、战机上舰,到编队一体、舰机融合,从近海训练到远海部署,正在绘就大国重器更加深远、更加壮阔的奔涌航迹。”海军辽宁舰某中队少校政治教导员朱悦萌代表说。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来自航母人的接续奋斗、弯道加速。朱悦萌介绍,有服役近30年的专家型“兵王”,也有满怀激情的00后新兵;有长期坚守在水下深舱,见不到阳光却心中有光、向阳生长的“深舱向日葵”,也有身穿七彩马甲,不畏严寒酷暑,守护舰载机起降的“甲板擎鹰人”……“我们把青春和梦想融入了祖国的航母事业,千人同一舰,万里不迷航。”
    “舰艏行处是长城,国家利益所至,海军航迹必达。我们一定践行首舰标准,锚定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朱悦萌说,“欢迎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我们,投身航母事业,和我们一起驶向更远的海、更深的蓝,我们一起阔步星辰大海、逐梦万里海天。”
    汪玉成代表
    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
    “坚定不移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说,余村从过去炸山开矿造成“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到现在变成了“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汪玉成感慨,如今的余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2022年村集体经济达到了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64863元,“乡亲们说,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
    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汪玉成介绍,余村联动周边3个乡镇17个村一起共同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儿的“大余村”,还同四川、新疆等省份的9个村结成对子,共谋发展。“一滴水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余村的身后展示着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汪玉成表示,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定会指引新时代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的辉煌!
    侯蓉代表
    更好保护大熊猫栖息地
    走上“代表通道”,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代表讲述了她早年参加大熊猫幼崽育幼的经历。
    “我在从事大熊猫保护中深刻理解到,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对保护野生动物是多么重要。”侯蓉说,到2022年底,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数量从1994年的18只扩展到现在的237只,增长了12倍。她认为,繁育大熊猫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最终目标是要让它们恢复野性、回到野外,让野生大熊猫能够永久生存和繁衍下去,这就更需要保护好大熊猫栖息地。
    侯蓉深切感受到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进步。2021年10月12日,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内的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侯蓉说,生态文明理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我更加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野生大熊猫一定能在我们的土地上更加惬意地生活,更加健康地成长。”
    张克勤代表
    用科技保障绿色农产品供给
    “每年在全球造成农作物损失达1570亿美元,线虫已经成为农作物的第二大类病害。”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代表说,全世界目前主要靠化学农药防治线虫,这不但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还有部分农药残留在作物中,影响食品安全。
    张克勤说,其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找到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治线虫方法。他们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多样性资源,历时30年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建成了防治线虫的微生物资源库。同时,通过研究“微生物—线虫—作物”三者的相互关系,成功开发了生物防治线虫产品,并实际推广应用。
    “生物防治线虫的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要保障绿色农产品的供给,关键是科技。”张克勤说,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将继续努力发扬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力争为推动绿色发展,为科技强国、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两会好声音
2023年03月06日

    夏华代表——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激活产业各个要素,促进高效能发展。”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代表建议,应支持龙头企业带头转型,形成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高效发展机制。
    夏华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激励性,从财税、资金、人才、创新等方面,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
    季加孚委员——
    加强癌症筛查管理
    当前我国规范化的癌症筛查多以国家主导的大规模人群筛查项目开展,机会性癌症筛查的临床服务提供方以公立及商业体检机构为主,国家尚未对癌症筛查临床服务的提供方开展统一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肿瘤中心主任季加孚委员建议,由国家牵头制定癌症机会性筛查指南,对主动寻求防癌筛查的个体进行筛查项目引导,对承担癌症筛查医疗机构的合规化和资质进行认证,对承担癌症机会性筛查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对其进行从业资质认证。同时,还要加强癌症筛查供给侧改革,整合癌症筛查服务提供方源头资源,建立完善的癌症筛查长效管理及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避免重复筛查、过度筛查,促进癌症精准预防。
    尤政代表——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应与国家培养战略人才需求匹配。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融合发展。同时,要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自身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高校还需要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指标,统筹解决好近期问题导向与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匹配问题。
    钱海军代表——
    引导公众参与公益
    国家电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代表建议,完善公益类社会组织注册审批机制和专业领域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按照专业资历、项目经验、用户评价等综合维度评定等级,建立退出机制。鼓励更多个人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或相关专业教育培训,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搭建专业数智化公益慈善平台,引导爱心企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入驻,从教育、养老、心理健康等民生关切发力,服务基层治理。
    徐安策代表——
    加速物流通道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底,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190万人次、货物1600万吨,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安策代表建议,云南依托中老铁路,进一步加速推动大物流通道建设,优化沿线产业空间布局,加速发展仓储物流、冷链运输、绿色食品等业态,强化产业支撑,深度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驱动高质量开放发展新引擎。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连线·部长通道)
2023年03月06日

    3月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3位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走上“部长通道”,面对面回答记者提问。
    “如何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如何推动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将有哪些作为?”部长们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回应社会各界关切,展现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与底气。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
    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工业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占27.7%,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走上“部长通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细数去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亮点。
    “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金壮龙表示,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下一步将从促进重点行业增长、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扩大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等方面发力,推动工业稳增长。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金壮龙介绍,促进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将聚焦高端化,重点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瞄准智能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重点产业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慧供应链;发力绿色化,加快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实现碳达峰。
    2023年,我国5G发展有何目标?金壮龙回应,进入5G时代,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在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一半以上实现5G应用。金壮龙表示,在建设方面,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应用方面,在实现县县通5G的基础上,继续向工业园区延伸覆盖,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建设1万个以上的5G工厂。研发方面,在总结推广5G经验之余,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体系布局、系统推进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把基础研究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基础研究,是我国在科技创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要求。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4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一批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等加快建设。”王志刚介绍,下一步将加强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目标驱动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以及市场驱动的应用基础研究,使得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
    如何进一步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王志刚表示,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科技成果转化这4个方面都把企业作为主体。接下来,科技部将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等3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
    针对社会普遍关切的人工智能发展布局,王志刚回应,近年来,科技部已在人工智能技术、治理和应用等方面做出相关部署,未来将借助科学研究、技术牵引,通过场景驱动、用户需求,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中国是一个具有超过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约束性强,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如果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黄润秋说,生态环境部构建了一套创新政策体系,包括同类项目打捆审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统筹联动等创新性机制,确保环评审批提高效率;同时,畅通两项机制,包括针对重大项目的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和直达基层、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机制;此外,落实好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的相关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实现提前介入、定期调度,共同推动项目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的一些经验可供国际社会借鉴。黄润秋说,首先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理念;其次,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设了生态保护红线机制,把生态功能极为重要和敏感区域划到红线里面妥善加以保护;此外,国家层面实施的大规模、大尺度的生态修复项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地方层面各地加强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修复,为老百姓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休闲空间,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赢。

新征程 话担当
2023年03月07日

    吴庆文代表——
    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靠科技创新,支撑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江苏省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代表说,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天然具有联结科技与产业的动力,拥有对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主导地位,可以有效解决科技成果“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他建议进一步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真正将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聚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联合创新,让创新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得到全面激发。”吴庆文代表表示,面向未来,应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塑造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廖和明代表——
    推动蔗糖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作为全国蔗糖主产区之一,广西来宾市持续推进糖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较为完整、科技含量较高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市长廖和明代表说,“为进一步提升蔗糖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希望能够出台常态化良种良法推广和规模种植补贴政策,提振蔗农信心,保障食糖安全。”
    廖和明代表建议,持续延伸蔗糖精深加工、糖蜜综合利用、蔗渣和蔗叶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坚持绿色发展,实施糖业“优加工程”,推进糖企优化重组,加大技术改造,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推进种业振兴,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王桂林委员——
    发挥科技骨干企业引领作用
    “企业处于市场最前线,是新技术需求的最先捕获者和最终应用者。”广东省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委员说,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培育一批研发投入高、全球化布局、品高价优的科技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以它们为引领支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王桂林委员认为,我国一些科技龙头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产业链带动能力不强。“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塑造企业核心技术优势的根本保障。”他建议鼓励企业从逆向创新向正向创新转变,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统筹财政、税收等多种工具,将更多金融“血液”引向企业。
    
    李兰祥代表——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既是泰安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山东省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代表说,近年来,泰安市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统筹抓好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保护修复。
    李兰祥代表表示,要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以泰山、大汶河、东平湖三大重点生态区域治理为核心,全力推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和发展,加快构建“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生态大格局。
    
    张国梁代表——
    多措并举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
    “近年来,江苏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梁代表说,要多措并举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张国梁代表建议,推动地方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形成耕地保护合力;各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实时智能监管;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政策,构建形成立体式、多元化耕地保护激励体系。
    
    周超男委员——
    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周边已经形成了数据要素资源聚集区,已具备良好的数据资源底座和综合服务能力。”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优势,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协同联动。
    “推动优化算力资源配置,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是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基础。”周超男委员说,考虑到建设周期长,建议率先充分发挥在线运行的大数据中心和数据资源底座作用,以满足数字中国高速发展的急时之需。
    
    刘烁代表——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江西省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烁代表说,资源型城市更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转型、绿色改造,增强产业升级新动力。
    “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刘烁代表说,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行梯队培养、定向培养,引导和支持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产学研用金”协调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代表委员谈履职)
2023年03月07日

    鲁伟鼎代表——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企力量
    本报记者 刘军国
    这几天,万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伟鼎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既为国家五年来攻坚克难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感到自豪。”鲁伟鼎代表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对“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造就了今天浙江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万向集团“锻炼”出了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的起跑线上,鲁伟鼎代表深入思考如何贡献民营企业力量。
    在与科学家讨论科技创新,和企业员工交流练好内功的过程中,他感到,民营企业不仅要“根正苗红”,更要“枝繁叶茂”,打好创造、创业、创新的基础,才能担当历史之责、时代之责。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民企方向,在“两个循环”中大展民企身手,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民企力量。
    鲁伟鼎代表建议,民营企业应抢抓市场机遇,与世界广泛交往,以实力和诚信提升竞争力。“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应该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鲁伟鼎代表说,要练好企业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欧彦伶委员——
    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刘润函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汩汩天然山泉在花岗岩缝隙中流淌,千年古松、青山翠竹倒映在明镜般的碧水中……“绿色屏障是河池最亮眼的底色之一。”河池市商务局局长欧彦伶委员说,“如何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绿色产业、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探索经济发展的‘绿色密码’,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我继续关注绿色发展问题。”欧彦伶委员在提案中提出,助推西南地区森林碳汇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欧彦伶委员发现,如今当地有机健康的农产品、饮用水生产出来了,却面临着运输成本较高的制约。对此,欧彦伶委员建议,适当给予专项补贴,逐步降低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通行费。
    “要让老百姓真正从产业发展中获益,就必须让更多的产业附加值留在当地。”欧彦伶委员表示,接下来将在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群众增收,同时希望国家建立统一的智慧交易平台,构建更加完善的流通网络,让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
    “今年是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六个年头,我将继续时刻牢记自己来自人民,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如实反映群众所思所盼,积极为国献良策、为民鼓与呼。”欧彦伶委员说。
    
    赵剑英委员——
    从中华文化瑰宝中汲取力量
    本报记者 郑海鸥
    今年全国两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委员带来了他基于出版本职工作,认真调研思考形成的提案——《关于完善学术评价的机制和政策,推动历史、考古和传统文化通俗读物原创的提案》。
    “近年来,精品图书佳作频出,但也要看到,由专业学者创作的优秀历史、考古和传统文化类通俗读物还不多,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更多能够讲好中国传统历史人文故事的通俗读物。”赵剑英委员说。
    他深入调研,发现在教学、科研考核、职称评审中,通俗读物的考核分值和比重不高。为此,他建议,适当调整、完善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从发行量、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指标来衡量其贡献及价值,让通俗读物的创作在科研、教学考核中不缺位。
    这几天,赵剑英委员与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交流,推动图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他最关心的话题。202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考古工作室成立,深度挖掘考古成果中所蕴含的中华文明。2022年8月,古籍分社成立,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成果的出版与传承,推动古籍的大众化传播。
    “要整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具有时代价值、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策划具有独特价值的精品力作。从中华文化瑰宝中汲取力量,在推动图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赵剑英委员说。
    
    邱联昌代表——
    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本报记者 王海林 王 丹
    前些日子,江西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邱联昌代表身着蓝色的工服穿梭在企业车间和会议室之间,在“履职日记”上写满了笔记。“我有责任、有义务把企业一线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去。”他说。
    邱联昌代表长期从事硬质合金耐磨涂层的研发工作,不仅自身科研能力过硬,还大力推动团队创新。他的工作室所研发的涂层刀具材料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逐渐替代同类进口产品,为赣州稀土钨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邱联昌代表格外关注科技人才培养问题。在与同行企业的沟通交流中,邱联昌代表发现人才引留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才储备不足,企业发展就会缺乏内生动力,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邱联昌代表建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可以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共享人才资源,加快高端人才集聚,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他深刻感受到加强人才服务的重要性。“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人才服务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努力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邱联昌代表说。
    “作为一名来自科研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会努力提出更多科学、可操作的建议,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邱联昌代表说。
    
    伊彤代表——
    健全数字经济的法治保障
    本报记者 贺 勇 亓玉昆
    “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更加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多年来,伊彤代表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作为科技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伊彤代表长期关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问题,围绕国家科技力量构建、科技企业营商环境等,多次提交相关建议。
    去年,伊彤代表组织了一次创新型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的声音,伊彤代表发现:尽管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很快,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无法满足新技术的发展需求。“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要想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导。”伊彤代表说。
    经过大量走访调研,伊彤代表提交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动驾驶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议。不久后,伊彤代表就收到了回复。相关部门不仅高度肯定她所提的建议,还表示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已经提上日程。
    “我这次准备提交一条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助力文化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谈到今年两会,伊彤代表表示,将一如既往为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声,以实际行动答好“代表作业”,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
    
    范国强委员——
    用优质食品丰富百姓餐桌
    “我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开发森林食品的提案,希望通过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丰富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改善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质量。”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委员今年准备的提案,依然聚焦农林领域。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高质量的提案是履职尽责的‘必修课’。”在上一届五年的履职中,范国强委员深耕农林领域,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多个提案建议落地有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交的一件关于营造生态廊道林治理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污染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提案中的部分内容,已经转化为具体政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结合多年履职经验和自身的研究方向,范国强委员思考起森林食品对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价值。
    通过调研,范国强委员发现,包括森林蔬菜、森林粮食、森林茶叶等在内的森林食品,具有原生态、无污染等特性,营养和保健价值高,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当前森林食品的开发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森林食品的种类,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他提出制定国家森林食品发展规划、延长森林食品的产业链、提高森林食品的附加值等建议。
    “我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调研,为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鼓与呼,让更多‘林间美味’走上百姓餐桌。”范国强委员说。

广西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03月07日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立区之本和首要任务,严格落实“自治区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抓监测帮扶,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
    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贯穿全年的“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对全区1128万户农户进行全覆盖大排查。构建“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一户一册一卡”责任机制,及时落实帮扶措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强化落实“双线四包”和联控联保责任;完善脱贫人口参保资助渐退政策、大病专项救治政策,全区脱贫人口医保实现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危房改造竣工率100%;开展农村供水定期排查和动态跟踪监测,落实建设资金28.47亿元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提升378.7万人供水保障水平。
    抓促进发展,持续缩小收入和发展差距
    实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逐户制定增收计划、落实增收措施。全区投入产业发展的各级财政衔接资金达119.47亿元,健全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落实好产业奖补等到户帮扶政策,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51.68亿元。打造“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强化劳务输出组织,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创新开发乡村建设公益性岗位,全区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289.07万人。强化支持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明确39条倾斜支持政策,共安排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117.22亿元,实施1.1万个“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帮助32.42万搬迁劳动力务工,实现15.87万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1人以上就业。深化粤桂东西部协作促进区域发展,深入推进“一县一园”建设,新增引进投产企业321家、实际到位投资179.16亿元,共建产业园区111个;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帮助75.3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累计建成159个供粤供深农产品基地,131个农产品获得“圳品”认证,协调广东采购、帮助销售广西农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超过220亿元。
    抓建设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稳妥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完成1377个行政村(约1.2万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新增2071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4G网络覆盖全部行政村、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和99%的自然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模式,推进34个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已推广覆盖超过1500个行政村。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区文明村镇比例达70.1%。
抓基础夯实,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