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24年度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4年,XX区卫生健康系统将以加快建设“健康XX”为主线,大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推进XX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努力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强基础固基本,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一)加快推进医院项目建设。加快8个市属、15个区属公立医院项目建设,区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区二院迁址重建工程(布吉罗岗地块)等4个项目完工,新增病床位1600张。做好XX区长山医院开业前准备工作,设计床位300张。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集团建设布局,横向构建管理同质化、运营集约化、学科差异化发展的医疗集团,纵向推动以优质资源下沉为核心的紧密型医联体,强化“医院+社康”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与分级诊疗体系相适应的医联体绩效考核机制,全面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健康XX行动考核。
(三)推进社康机构扩容提质。继续落实社康机构选址任务,推进5家以上社康机构修缮改造工程,推进区七院在吉华街道建设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社区健康服务清单,启动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社区优势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路径,全面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举办第二届国家基本公卫社康宣传周活动。推动全区社康中心医疗设备批量集中采购。
(四)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和学科建设。推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内涵建设,打造区人民医院智慧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管,做到教、学、评、管全链条闭环管理。推进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听觉与平衡觉诊疗创新示范基地和听觉与平衡觉障碍大动物模型推广应用基地、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深圳研究院建设,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区第二中医院。依托引进的国内外高水平医学团队,加快推进我区学科建设。建立区级医学重点学科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五)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推进区属三级医院深入开展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认证,提升区属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承接能力。规范临床研究管理,引导科研人员规范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申报。整合全区科研资源,推动建立临床研究联盟,协同开展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领域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加大生物医药领域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强化院企合作,协同推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鼓励区属三甲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开展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支持三甲医院创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推动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六)加强中医药事业内涵建设。高质量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新引进1~2个中医类高层次团队。新增1~2名市级名优中医。完善区级中医师承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区级中医师承工作。规范化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举办1期中医适宜技术竞赛。推广1~2项在康复、儿童青少年近视、糖尿病、肥胖防治等方面的中医优势特色技术。推动深圳中医药博物馆打造市级及以上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加强中医药健康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普及,营造浓厚中医药氛围。
(七)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强化数据质控,开展卫生健康统计数据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填报规范化,提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全面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在医院等级评审、重点学科建设、财政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运用。依托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中心,完善病历、病理、药事、院感、影像、护理、中医、PCR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保障医疗安全。加快推进区域医学影像平台运营工作、推进AI数字云病理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病例质量管理,促进医院临床实践、医疗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迈进。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拓展护理服务内涵,在全区推广“互联网+护理”“无陪护病房”建设。
(八)完善区域急救体系建设。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启动医疗质量培训及巡视工作,推动区人民医院申报全国“百万减残”试点项目。推动北中医深圳医院创建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推动XX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面向市民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继续依托红十字会、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常态化急救技能宣传培训。
(九)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深入实施“医疗服务双改善双提升”工程,优化延时服务和“全院一张床”工作机制,做好优化门诊服务工作,建立患者因检验、检查结果回报继续就诊的保障机制。开展满意度提升督导工作,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十)推动医学装备集约配置。强化医学装备购置审核,形成医疗设备购置项目清单,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跟踪调查。落实区属医院设备采购及管理维护情况审计工作,防范廉政风险。推进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发挥联采带动作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提高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监测能力和水平,提升报告质量。加强监测管理,强化监督考核。
(十一)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卫生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进在建信息化项目及新改扩建医院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各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电子病历评级、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等工作。统筹开展各医院年度计划项目清单编制和评审,推进局统筹的5个项目竣工验收和审计决算。推进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大楼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区四院原址改扩建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实施建设。推进区六院和区耳鼻咽喉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概算批复、区卫健云第一数据中心扩容建设等5个区域统筹项目立项、区二院选址新建工程信息化项目等7个单体医院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方案编制。推进区域医疗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平台和社康医院一体化建设,强化区域业务协同应用。推进“健康XX”微信公众号优化升级,整合医院微信公众号和“健康XX”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加大便民惠民宣传力度。
二、坚持强保障惠民生,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推进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卫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完成XX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落实“平急两用”战略思维,打造现代、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模式。搭建XX区智慧公卫(一期)数字化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增强重大传染病早期监测的预警能力、分析能力、研判能力。动态调整三级流调人员队伍,探索建立区街片区联络、专场培训、案例分享、跟岗学习等工作机制。发挥“半山论坛”品牌效应,邀请行业先锋、专业精英授课交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卫生骨干队伍。加强与知名高校、国家和省疾控机构及其他研究机构合作,打造全国一流的公共卫生实践现场。
(二)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做好登革热、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人禽流感等疫情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处置各类聚集性疫情和输入性病例。探索基于循证医学的公共卫生风险识别和处置,分类做好已知风险、不确定风险及未知风险的应对。打造民营医疗机构示范点,提升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健全职业健康工作体系。通过推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扩容增效,提升重点职业病监测灵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1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