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基层党建经验案例汇编(51篇)

2024年5月基层党建经验案例汇编(51篇)
目录

1.“三坚持”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正轨 4
2.“三注重”增强党员教育“三性” 8
3.推动“党课开讲啦”“声”入人心 12
4.“345”耦合发力 打造党员教育“新矩阵” 15
5.“建管学用”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实效 19
6.打造党员教育培训“聚能环” 22
7.“书记讲给书记听”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 26
8.党群阵地“全域提升” 服务质效“全面升级” 29
9.“人才超市+联络驿站”凝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32
10.“点线面”联动助推党员教育提质效 34
11.“望闻问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37
12.用活“土”资源打造“新”课堂 40
13.“农”墨重彩 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42
14.变乡村博物馆为思政“第二课堂” 45
15.找准“三要点”练好党员教育管理“三招式” 47
16.“我来讲党课”让党课形式“亮”起来 50
17.打造多元阵地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52
18.打造“三味课堂”构建党员教育立体矩阵 54
19.“红色嘉油站”为党员教育管理“加油助力” 57
20.党课进村屯让党员教育更“走心” 60
21.“三抓工作法”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 62
22.深耕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思政课 65
23.“三类课堂”让党员教育入脑更入心 67
24.持续推动主题党日入“心”出“新”见“行” 69
25.“四聚焦四强化”抓实年轻党员教育 73
26.“点线面”多维发力 构建党员教育“新矩阵” 76
27.以“办”为“伴”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80
28.“三个维度”聚焦党员教育管理 83
29.以“小”践“大”成一“网”情深 85
30.聚焦“三心” 为党员教育电视片注入强劲动力 88
31.三张“网”为农村党员教育插上“数字翅膀” 90
32.“土特产”有了“金名片” 94
33.茶乡“银发”抒写产业发展新篇章 95
34.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98
35.“四个聚焦”抓好党员教育管理 100
36.“三聚焦”锻造“红旗铸魂”党员教育品牌 103
37.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 106
38.做好“红”字文章 发挥党员优势 109
39.“点线面”红色矩阵助推党员教育 113
40.“马背宣讲”传党音 117
41.“三结合”拓展党员教育新途径 120
42.“三阳开泰”做优社区居民服务 122
43.三点发力 高标准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123
44.“硬核三招”激活两新党员教育 128
45.党纪学习教育“一个不少” 130
46.“一核四圈”激活两新组织发展“红色动能” 132
47.连点串线扩面提升党群阵地服务质效 135
48.打好组合拳 抓实党员教育 139
49.探索打造“睦邻友好”社区的通途 143
50.“微党课”里话“大振兴” 145
51.创新实施乡镇党校“633”模式 149

“三坚持”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正轨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之际,福建省xx县围绕“三个坚持”,积极探索实现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的有效路径,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行稳正轨”。
    坚持以“学”正心,锚定学纪知纪正确方向。聚焦“关键少数”领学。突出抓好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关键少数”,依托县委常委读书班、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示范带动全县448个党组织8253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深入学习、深度思考、深刻理解上下功夫,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迅速掀起党纪学习教育热潮。聚力“导师帮带”助学。着力提升青年党员干部队伍党性修养、综合素质、业务技能,以青年村干部为重点,全面建立帮带情况跟踪、效果评估、结果运用等机制,由59名导师结对帮带60名能力相对薄弱的村“两委”干部,通过工作一线“教”、以案说纪“讲”、经验交流“学”、参与项目“练”、资源共享“带”等形式,推动老带新、强带弱、乡带村,促进党员干部之间相互“充电”共同成长。聚合“多维课堂”促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上用好用活“xx党建”公众号平台,深刻解读“六大纪律”内涵,宣传推广基层思想学习动态、典型经验做法11篇。线下强化以训助学,举办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暨“红领先锋”围炉会、2024年科级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并组织“六新”宣讲队赴13个乡镇开展主题宣讲,抓实专题辅导和交流研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培训,推动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提升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强化担当作为。
    坚持以“镜”正身,涵养明纪守纪正气清风。以先锋模范为镜。充分发挥xx毛泽东旧居和革命历史纪念馆、锅蒙山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作用,用好xx特色的红色资源、廉政资源、家风家训等“活教材”,精心设计“xx毛泽东旧居—中华桂花文化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5条党员教育精品路线,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说”宣讲比赛2场,带领党员干部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史,学习弘扬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严守纪律、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反面案例为镜。将党纪法规教育、专题警示教育等课程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用好用活身边典型案例,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新任职干部、年轻干部等不同主体,组织200余人通过旁听庭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用“案中人”点醒“梦中人”,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反躬自省为镜。结合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巡察检查整改“后半篇文章”,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督促党员干部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工作有章法、动作不变形。
    坚持以“动”正行,致力执纪护纪正绩为民。铆足创新驱动的闯劲。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相结合,紧盯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深化“知、督、促”工作机制,通过“三库一表一指引”工作法,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开展“打深井”式监督;建立《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项目清单》,重点围绕群众关切的村集体资金使用等22项公开事项,明确公开内容具体要求47条,进一步织密织牢监督网。用足多方联动的巧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强基固本相结合,组织开展基层党建互评、互促活动13场次,重点对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以及党务公开等工作进行全面“体检”。截至目前,针对发现的“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不规范等117条问题现场提出整改建议78条,帮助基层党组织及时查缺补漏、举一反三,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群众能力水平提升。鼓足惠民行动的干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相结合,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下真功夫、研真问题、提真对策,组织安排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政治监督、队伍建设等重点调研课题15个,充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凝聚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更大合力。
    

“三注重”增强党员教育“三性”

    近年来,贵州省xx县深入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任务要求,围绕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精准分类施策、创新形式载体、强化实践运用,全面提升党员教育体系建设整体效能,推动党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注重分类指导,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特点,设置相应专题,分类组织全县10个领域8个群体党员开展年度党员集中轮训。抓好“一把手”提能培训。坚持县乡村三级统筹联动,完善“上下一体”指导工作机制,推动“三级书记”率先参与,采取连队式编组、训练式教学、问题式研讨方式,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结合岗位职责强化思考实践。抓实各领域集中培训。以按需施教、精准滴灌破题,科学规划年度培训“时间轴”,运用“课件+现场”“课堂+基地”等多种培训模式,持续开展分众化、差异化培训。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调查问卷反馈方式,做到因需定学,切实增强培训吸引力、提升培训效果。抓牢全覆盖“兜底培训”。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聚力破解党员教育现实难题,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全面梳理各行业领域培训情况,对特殊群体党员,采取远程培训、送教下乡、送学上门等方式,推进党员教育培训不间断和全覆盖。五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72期、培训党员1.4万余人次;督促指导各党委(工委)开展兜底培训150余场次、培训党员0.7万余人次。
    注重载体创新,推进党员教育“多样性”。持续在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等方面下苦功、用硬功,努力夯实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着力铸魂、育能,科学设置课程。紧扣党员教育基本任务,不断优化教学布局、完善课程结构、严肃学习纪律,帮助广大党员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打造“板凳课堂”“行走课堂”“指尖课堂”,扎实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融合,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着力线上、线下,灵活培训方式。借助贵州网院、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线上培训载体,组织全县党员在线学习,切实解决工学、劳学矛盾。积极对接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省组干学院等省内外教育培训机构,分领域落实培训内容,圆满完成从2019年开始,用5年时间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的目标任务。着力外请、内培,育强师资队伍。坚持“专、兼、邀、聘”并举,从全县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党务工作者、专业技术人才等群体中,择优选聘65名兼职培训讲师和红色文化解说员。推行岗位练兵、结对帮带、教学竞赛、实践锻炼“四维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县委党校师资能力素质,不断夯实党员教育培训基础。
    注重实践运用,体现党员教育“导向性”。紧扣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服务于民的实际成效。严肃组织生活制度。采取压责任、建机制、强培训方式,推动各基层党组织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随机抽查等方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确保广大党员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党员教育工作档案,从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实践锻炼三个方面全流程记录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同时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情况纳入台账管理,用好正向激励、负向约束两张“积分清单”,不断提升党员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积极性。推动学用成果转化。持续在党员作用发挥上聚力,深入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把学习身边榜样与加强经常性教育相衔接,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在职党员“双报到”主动服务社区发展,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基层一线发挥作用,以生动实践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成效。截至目前,共推荐评选市级“身边榜样”5名,选树县级先进模范10名;6457名农村党员按照“一人一档”方式组建积分制实绩登记档案。
    

推动“党课开讲啦”“声”入人心

    近年来,新疆xx州xx县将“党课开讲啦”活动作为党员教育培训质效提升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关键点,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实现全体党员“集体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聚焦“讲什么”,定制党课主题。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光辉历程等,讲述微党课,全景式、立体化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引导党员以学增智、以学促行。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章党规,依托党纪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将身边案例典型融入其中,引导党员用党纪党规校正思想、规范言行。突出党课的针对性,通过党务工作者讲业务、老党员讲传统等,涵养党员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挖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讲先进、讲做法、讲经验,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敬业奉献。
    聚焦“谁来讲”,打造精品党课。紧盯党组织书记关键少数思想引领作用发挥,组织全县400余名党组织书记自下而上开展“我是党课主讲人”微党课擂台赛,通过党组织书记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结合本职和县域发展讲重点、研难点、疏堵点等,以“头雁效应”引领“雁阵齐飞”,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党性修养及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将“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相结合,开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竞演赛,常态化开展“身边榜样我来谈”微分享活动,通过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结合自身事迹谈感悟、讲奉献,讲述身边各领域先进典型奋斗历程等,引导广大党员在身临其境感受榜样事迹中受教育、强党性。依托各级党员教育培训班、主题党日活动,鼓励青年党员骨干上讲台讲思想、谈感悟、话变迁、议发展、谋事业,激励青年党员立足本职、担当作为。
    聚焦“怎么讲”,探索授课形式。突出原创、形式创新,采取访谈互动、曲艺演出、情景表演、音乐剧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亮观点、说事理,增强党课的生动性、可视性和传播力。以“我是党课主讲人”微党课擂台赛、“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竞演赛等为契机,组织预赛优秀党课在本领域、本系统进行试讲、巡讲,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对“党课开讲啦”活动中涌现出的50余部优秀党课作品进行剪辑,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开辟“党课开讲啦”专栏,在微信平台、抖音、视频号等媒体进行展播,搭建党课学习“指尖课堂”,将优秀党课搬向“云端”,推动党课学习由“面对面”向“屏对屏”、由“说教式”向“共享式”转变。让党员随时随地受教育。发挥惠远烈士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伊犁将军府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林则徐家风馆和央布拉克村村史馆等党员教育示范点作用,采取现场解说、专题访谈等形式,让党员身临其境受教育。
    

“345”耦合发力 打造党员教育“新矩阵”

    近年来,河南省xx市xx区立足特色优势、紧贴党员需求,通过深挖“三种资源”、坚持“四个注重”、创新“五个结合”持续发力,创新打造党员教育“新矩阵”,助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深挖“三种资源”,让资源“活”起来,打造党员教育“新载体”。xx区以党员干部需求为导向,深挖教育资源,打造具有xx特色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实现党员干部在“家门口”随时“充电”。一是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以“敢打必胜、科学决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依靠群众”的淮海战役精神为主,教学点包括河南省第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通过淮海精神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提升作风能力。二是商丘古城官德家风基地。以“清正廉洁、忧思天下、节俭修身、扶危济困”品德为主,教学点包括应天书院、张巡祠、“清德碑”、陈家大院等。通过古城官德家风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和传承立党为公、清廉为民、勤政务实、担当负责的理念和自律、勤劳、廉洁、节俭的良好家风。三是打造基层党建观摩基地。以“全新型”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基层党建、“xx红e”智慧党建三大品牌为主,突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创新组织设置、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着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治理能力水平。目前,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全区809个基层党组织、近3.1万名党员在xx党员教育基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坚持“四个注重”,让党课“实”起来,提升党员教育“新质效”。xx区坚持把提升党课质量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四个注重”,让党课“实”之有味,促进党员干部教育提质增效。一是注重党性原则,在党课政治方向上下功夫。突出党课姓党原则,旗帜鲜明地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理论路线、党的历史等。二是注重贴近基层,在党课实用实效上下功夫。注重党课“接地气”,多说“大白话”、多讲“身边事”。区委统一安排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点,聚焦中心工作,面向基层党员讲党课,现场解决基层难事。三是注重红色传承,在增强党课感染力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把课堂设在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秘书处旧址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四是注重抓常抓实,在推动党课常态化上下功夫。注重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结合,开展“不忘初心、满怀激情、在奋斗中感受幸福”讲党课活动。近年来,已累计开展“党课开讲啦”专题党课1600多场次,培训党员干部72500多人。
    创新“五个结合”,让党员“动”起来,激发党员教育“新动能”。xx区以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为导向,着眼经常、紧盯需求、注重实效,创新“五个结合”,提升党员教育学用效能。一是党员教育与干部教育相结合,采取“一个平台、不同人员、多个班次”的形式,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党员、干部、公务员、驻村干部和人才等进行集中培训。二是专家讲座与领导授课相结合,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区委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聚焦中心工作带头讲授专题党课。三是线上视频培训和线下示范培训相结合,运用“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视频会议系统,依托区、乡基层党校阵地,采取线上视频培训和线下示范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培训。四是区级普遍轮训和基层兜底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委党校和各乡镇(街道)党校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分类施教,分层次抓好各类党员教育培训。五是研讨交流与效果测试相结合,集中学习后,分小组及时组织召开研讨交流,逐个谈学习、话体会、理思路。同时,集中研讨后,采取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培训成效。目前,利用智慧党建视频会议系统,在“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中共培训党员32600多人。
    

“建管学用”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实效

    近年来,新疆xx市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覆盖面广的优势,着力在“建、管、学、用”等方面精准发力,聚力推动小平台发挥大作用,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建”好阵地,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将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作为拓宽全市党员培训的重要阵地,先后建成各基层党组织终端站点71个,涵盖机关站点42个、乡(街道)、村(社区)站点21个、两新组织站点1个、学校站点6个、国有企业站点1个,覆盖党员2243人。积极争取援疆资金93.6万元,针对基层站点电脑、音响、投影等设备老化问题进行更新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基层站点硬件资源,确保基层站点高效平稳运行。
    “管”好站点,提升工作水平。健全制度保障,制定完善《xx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工作职责》《xx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等7条站点运行管理制度,并一一上墙公示。严格实行站点管理AB岗工作机制,细化责任落实,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站点第一责任人,选优配强乡(街道)、村(社区)两级管理员,注重将政治立场坚定、责任心强、敬业精神好、电脑操作水平高的村级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到远教管理员队伍中来,通过不定期分片进行“小班化”技能培训,使管理员懂基本原理、懂现场管理、懂上机操作、懂设备维护,会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会排除一般性故障,努力打造一支素质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队伍。
    “学”好理论,抓实党性教育。坚持政治统领,突出政治功能,通过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征求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实现“共性+个性”学习模式。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xx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等对党员群众进行教育培训,持续推动党员(远程)教育与党员经常性教育、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有机融合,进一步促进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见实效。
    “用”好资源,助推乡村发展。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覆盖面广、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深入开展党员和群众就业技能培训活动,采取“远教+培训”方式,联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精心挑选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深入群众一线开展花卉苗木栽培、林果业种植、电焊电工、餐饮烹饪等现场培训、技术指导,带领更多的党员群众学技术、保增收。同时,坚持站点对外开放,实行群众“随到随学”“谁需谁学”的灵活学习方式,充分满足党员干部群众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增强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的实效性和实用性。近年来,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36场次,受惠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
    

打造党员教育培训“聚能环”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重大部署。近年来,山东xx县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的“时”与“势”,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紧扣主题,把握党员教育培训“深度”。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业务能力培训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等,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指导性。一是抓牢理论教育。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使政治理论教育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第一课”,采取邀请专家授课、领导讲学、党员研学等形式,统筹各类资源深化党员理论武装,引导党员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抓好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使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主题明确的党性教育系列课程,将本地红色文化、吉祥文化融入党课设计,先后推出《党的发展在仲山》《抗美援朝老战士回忆录》《如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等特色课程,不断提升党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抓实技能培训。关注实际应用,使培训内容能够真正为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立足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从乡村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方面不断完善培训内容,设置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养殖能手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法规解读等课程,切实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今年以来,县级举办各类示范培训班12期,培训党员1.6万余人次。
    建强平台,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广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建设网络培训平台和移动学习APP,为党员提供便捷、高效、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一是用好“现场阵地”。依托镇街党校(党员教育中心)搭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开放“驿站”,推出一批党性锤炼项目、素质拓展项目、互动实践项目,既抓理论武装又传授农技知识。今年以来,共推出30余个培训项目,其中纸坊镇党校推出“团队配合”素质拓展项目、梁宝寺镇党校推出“就业技能”实训项目在农村党员中广受好评。在“七一”“十一”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党性体检”“五型党员”等五条党员教育精品教学路线,开展5次研学游活动,组织党员进行现场体验、沉浸教学,鼓励党员晒身边故事、亮自身问题,促进党员教育培训从走、看、听向思、悟、行提升;二是用活“线上阵地”。创建“零距离直播间”,设计“红心向党、初心为民、匠心筑梦、暖心服务”“四心”系列课程,邀请专家学者、县直单位业务骨干、先模人物对全县党员进行线上培训。打造流动党员“千里‘嘉’书—零距离”专属直播间,实现教育培训“异地同堂、异时同效”;结合“我来讲党课”“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拍摄制作《初心—厚德有庆 芳华不老》《扎根沃野 筑梦乡村》等党员教育电视片,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让党员学习从“面对面”延伸到“屏对屏”。三是用实“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百‘嘉’讲师讲百课 万名党员争先锋”——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宣讲活动,组建4支讲师队伍,开设“红色夜校”“一线课堂”,将课堂从会议室搬到一线车间、田间地头、小区庭院等场所,对党员干部开展面对面的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今年以来,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展宣讲活动达1200课时以上,参与党员1.2万余人次。
    丰富载体,增强党员教育培训“鲜活度”。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党员教育培训载体,进一步促进党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一是督学管理抓实效。注重对党员学习情况的跟踪和管理,建立健全督学促学机制,强化学时管理制度,常态化通过“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在线调度党员学时具体情况,定期成立督导小组实地抽查党员参训率,参训情况与评先树优情况相挂钩,通过月初发通知,月中发提醒,月末发通报,助力党员教育抓实抓细抓出实效。二是“翻转课堂”接地气。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指导基层党组织定期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板凳小课堂”等“翻转课堂”,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土专家”“田秀才”等走上讲台,由“我来听”变成“我来讲”,通过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启迪思维,将教学内容向学习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党员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三是为民办事解民忧。开展“敲农门、听民声、办实事”等活动,组织党员参与文明创建、纾难解困、问题帮办、政策宣传等实践锻炼,促进党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锤炼党员干事创业本领,增强担当作为能力。今年以来,累计为农村、社区帮办事项300余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个。
    

“书记讲给书记听”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

    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2024年以来,山东xx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明白人”“领头雁”的作用,常态化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xx县‘书记先锋’宣讲团巡回讲学”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和基层党组织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优选贤师,广聚各界翘楚。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聚焦基层推荐、内选外聘、活动发现三项机制,严把审核关口,明确准入条件,在全县范围内严格筛选师资人才。印发《关于推荐xx县“书记先锋”宣讲团成员的通知》,按照个人申报、党组织推荐、审核试讲等程序,推荐宣讲师资39名;依托xx县原有党员教育师资库及周边县市区优秀书记讲师,按照教学形式优、课堂氛围好、学员评价高等标准,内选外聘师资21名;依托“我来讲党课”“擂台比武”“榜样讲党课”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学员上讲台”等活动,发现师资15名;最终成立起由优秀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机关党支部书记、“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等组成的75名“书记先锋”宣讲队伍。组织师资开展教学技能培训90余人次,提高教学能力。同时,对师资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队伍有质效、有活力。
    多元课程,汇聚实践智慧。坚持需求导向,结合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打造政治理论、工作实务、政策法规、先模事迹、改革创新5类课程。在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重大课题的同时,从时代思考什么、事业要求什么、党员呼唤什么的现实进行切入,融合乡村治理与服务、廉洁自律与作风建设、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等内容,帮助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工作成果。
    成效显著,凝聚发展动力。强化组织领导,县级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xx县“书记先锋”宣讲团巡回讲学活动的通知》,制定巡回讲学计划,组织“书记先锋”宣讲队伍定期开展巡回讲学活动。同时,引导各基层党组织组建本镇街、单位“书记讲给书记听”讲学队伍,依托每月“主题党日”,邀请“书记”上台围绕工作讲经验、谈做法,带头学习“榜样”先进典型事迹,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8期,培训书记450余人,活动影响力、感召力显著提升,持续推动活动见行见效。
    

党群阵地“全域提升” 服务质效“全面升级”

    近年来,江西xx市xx区聚焦部分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条件差、服务功能弱等问题,以“大抓落实年”为契机,全面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域提升”行动,通过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三种模式,推动村级组织场所“全域提升”,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实现“小阵地”服务“大民生”。
    一是强化布局体系化,谋篇布局“新阵地”。外出学习调研,组织镇街有关负责同志赴先进地考察学习,借鉴好做法、打开新思路、提高新水平。全面摸排了解,对全区77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摸排行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分类施策。突出党建引领、紧扣群众所需,出台《xx区关于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域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对45个已达标的村开展巩固提升行动,32个未达标的村开展优化提升行动。分级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的理念,分步骤对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进行“焕新”,通过下拨党费、投入各类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等方式支持村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强化资金保障。
    二是突出功能综合化,织密党群“连心网”。突出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整体性、规范化、高效率,达到设计更优、功能更强。对原有阵地基础较好,在保留原有设施基础上原址改造;对活动阵地设施老旧,但区域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较好的选址新建。全面规范77个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童心港湾、青年之家等功能阵地,筑牢为民服务“暖心阵地”。制定出台《xx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各镇村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规范设计、统一功能布局、统一信息平台,做到功能设计“七统一”、政策制度“十上墙”,推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整体质量提升。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新建阵地主体建设7个,正在建设3个,提升改造阵地28个。
    三是推动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新格局”。坚持把“最高效的服务”留给群众,围绕群众需求,全方位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质量,为党员群众及时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在每个党群服务中心均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代办点和网格办事窗口,全面落实“错时延时”便民服务。健全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做到干部岗位、值班安排、联系方式“三公开”,确保“事事有人办、时时找到人”,引导村“两委”干部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生活制度,让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学习教育、民主议事的重要平台和党建引领、服务村民的“根据地”。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级“三务”公开,提高村民参加村级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建设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利用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为基层党建减负,提升智治水平。
    

“人才超市+联络驿站”凝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为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及本土人才短缺问题,今年以来,新疆xx市xx区聚焦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项目的人才发展需求,搭建“校地”合作平台,设立乡村振兴“人才超市”和联络服务驿站,探索乡村振兴人才领航新路径。
    坚持农村需求导向,设立乡村振兴“人才超市”。走访农业农村局、科技局、文旅局、人社局等部门单位和全区所有行政村,调研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牧民实际困难,分领域建立需求清单。吸纳高校专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124人,梳理人才行业类别、学历层次、产业规模等要素信息,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超市”。采取“乡村问单+用户下单+超市配单+人才结单”服务模式,开展项目需求调研、育种科研试验、科研项目攻关、人才帮带培育、农牧病害防治、品种选育指导、惠农政策宣讲等“全链式”服务活动,共解乡村振兴发展难题。
    衔接高校专家团队,建设乡村联络服务驿站。联合新疆农业大学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围绕绿色生态循环、稻田高产栽培、规模畜牧养殖、农旅融合发展等领域,设立集科研项目攻关、技术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培训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联络服务驿站7处。新疆农业大学选派18名农村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作为乡村振兴联络员,农牧民直接问计策联络员,联络员对接博士专家“寻方取经”,有效解决农业产业技术难题及本土人才短缺问题。
    聚焦重点产业项目,释放人才融合发展效能。围绕粮油、绿电、绿矿、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等重点农业产业领域,依托乡村振兴联络服务驿站挖掘“五乡”人才和特色产业项目,联合“人才超市”共同申报自治区“2+5”重点人才计划项目,帮带培育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等“头雁”人才和新型“三农”人才121人,释放乡村振兴“人才超市”作用,提升乡村农业产业发展质效。截至目前,乡村振兴联络服务专员联合“人才超市”的各类人才开展走访调研10余场次,梳理助农服务需求103项,服务农户牧民200余人次。
    

“点线面”联动助推党员教育提质效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教育培训是增强肌体活力的一剂“良药”。云南省xx县通过建立共享师资、开设“特设课堂”、丰富党内生活,“点线面”联动持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效。
    聚焦“关键点”,建立“共享师资”。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的关键点,聚焦优秀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等群体,采取“自主申报+组织推荐”方式,摸排选报44名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业务骨干,组建涉及政治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专兼职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实行年度考核、动态管理评价机制,持续优化师资配置。同时,发挥师资库讲师专业化优势,在县级主体班次和各单位自行开展的培训中,邀请不同领域讲师上台授课,通过现场直评、课后反馈、总结交流等方式,及时调整授课形式,优化课程内容设置。今年以来,聚焦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创办公司)、基础党务等内容,邀请“共享讲师”培训1000余人,推动州级优秀师资下沉基层一线,最大限度发挥党员教育培训优质师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效能。
    紧扣“主干线”,开设“特色课堂”。针对当前农村党员分布比较分散、学习渠道窄的实际问题,紧扣教育培训这条主线,开设送教上门、田间课堂、现场课堂等形式的“特色课堂”。充分整合县级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等,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一村一品”、特色种养殖业技术、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培训。用好各行业部门技术指导员、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组成的“产业红色人才服务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送技上门”,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探讨,实打实解决问题。充分挖掘xx烈士陵园、加依武装暴动旧址、玉屏镇大份子枇杷母本园、白河镇腊哈党员培训基地、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县内现场教学资源,为党员开展现场课堂提供平台。今年以来,共开展送教上门235次、田间课堂13期1230人次、现场教学13场次。
    拓宽“覆盖面”,探索“多样形式”。立足支部党内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匮乏、吸引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将过一次“政治生日”、讲一次专题党课等列入“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计划,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同志追忆入党情怀,铭记入党初心的庄重仪式,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今年以来,共开展2期204人次。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依托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新媒体平台等线上阵地,推送学习内容83条,定期组织党员收看4期“3+X”重点学习内容,把定时定点培训变随时随地学习,增强党员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员教育有效覆盖;结合“四双”活动,把党员教育融入到具体实践中,实现“以教育促实践、以实践促教育”的良性循环,积极发动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31场次。
    

“望闻问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近年来,贵州省xx县xx街道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望闻问切”工作方法,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扎实的作风,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望“居民诉求”,强基筑垒,靶向精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小组分布、区域特点等因素,按照每30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划定了65个基础网格,织密“四级联动、一网贯通”的基层服务组织网。将所辖5个社区合理划分65个网格,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联动网格化服务体系,将基层党建、社区警务、卫生健康、物业服务等工作有效融合,实现基层治理“一张网”。并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工作原则,制定第一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职责清单,分类明确社情民意联排、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政策法规联宣、环境卫生联治等10项工作职责,通过发放明白卡、召开培训会等方式,真正让下沉干部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闻“民声民意”,多多益善,声声入耳。畅通“红城微家”“12345”“小区业主微信群”“党员服务热线”等线上“点单”渠道,依托“力量下沉·网格赋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载体,整合机关单位“双报到”党员干部、退休党员等畅通辖区群众线下“点单”渠道,通过“线上 + 线下”双线结合,向群众收集急难愁盼、反映强烈、渴求强烈的烦心事、揪心事。辖区居民通过线上平台“点单”,申请解决婚恋纠纷、邻里纠纷、财产纠纷等烦心事、揪心事。
    问“群众之策”,问计知需,对症下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邀请退休老干部、党员群众等代表,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民生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可行性的“金点子”,用群众“好计策”办好“惠民实事”。整合单位年轻党员、新就业群体党员、退休支部党员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带头走进群众,积极参与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健康义诊、交通值守、防电信诈骗等服务活动等事务,在参与活动时及时发现、认真解决辖区内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结合“党支部+网格长+党员”基层治理“铁三角”,全力营造“党员群众一起干”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切“服务命脉”,真抓实干,凝心聚力。通过“1 名下沉干部兼职网格员 +1 名社区干部专职网格员”的“双网格员”方式,划定党员责任区 51个,整合司法、综治等工作力量,提供法律咨询、司法救助、纠纷调解等多元力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 17 支,充实网格力量,聚焦辖区“一老一小一特”,提供代购代办、政策宣传等暖心服务举措。结合“胡坤调解工作室”“劲松工作调解室”“老皮说事室”等社区个人调解工作室,通过“巡诊”与“坐诊”相结合的模式,对社区矛盾纠纷每天按时进行“接诊”,联合网格员上门“就诊”,将矛盾纠纷直接化解在家门口,切实解决群众关键小事,构筑了一张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矛盾纠纷立体防控网。
    

用活“土”资源打造“新”课堂

    近年来,甘肃省xx县xx镇紧紧围绕“挖掘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和研究功能”目标,就地取材、依托原有“土”资源打造思政“新”课堂,为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提供平台和载体。
    在内容上“创新”,“小故事”挖掘“大道理”。结合不同受众需求,深入挖掘故事资源,编写“新”讲解稿,把久远的故事,转化成适应不同群体需求的讲解内容,打破“时空隔阂”,让“讲故事”变成“讲方法”“讲思政” 。在“李培福学习教育基地”,讲“最不像县长的县长”,让党员干部品悟“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党员本色;在“马锡五审判方式学习教育基地”,讲“眼里的光”,让党员干部明白“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党员担当,在“知青学习教育基地”,讲“知青岁月的一顿饭”,让党员群众感悟“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干群深情。
    在讲解上“走心”,“体验式情景”实现“思想上成长”。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创新讲解方式形式,在原有“土味实景”上打造身临其境的“新”体验情景,引导观众现场感受来自书本之外的“历史温度”,在所见所闻所感中“入脑入心”。在马锡五审判方式学习教育基地,编排“审判情景剧”,让参观人员“置身其中”,坐在村口石凳上,唠着嗑参与“故事”,从案情讨论的“热辣滚烫”到案情审理的“茅塞顿开”,观众每一次为“给个说法”的期待和出力,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成长。
    在宣传上“出新”,培育“星推官”照亮“启明星”。在对外宣传形式上,转变宣传方向、创新宣传载体。主动邀请本土党员群众打卡“教育基地”,了解“家乡榜样”,唤醒“乡土情结”和文化认同,充分发挥“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星推官”的宣传优势,征集打卡小视频、讲解小视频、宣传小视频,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优秀视频,推选“最佳星推官”,在焕活宣传“内动力”的同时,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覆盖面,让教育基地成为真正“用起来”的“启明星”。
    

“农”墨重彩 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是跃升的动力,也是开拓的使命。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也需以新质生产力定向领航,向新质生产力寻策问道,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山东省xx市xx镇新埠村是一个农耕文化富集的传统村落,当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大村向现代农业强村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新埠村立足资源禀赋,紧盯发展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先立后破,以“新农人”为第一资源,以“新农具”为第一动力,以“新农业”为鲜明导向,探索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埠村农业发展,实现以“新”促“新”。
    “新农人”玩转“新农活”,释放人才强农动能。所谓“新农人”,是与传统的农民相区别、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农业从业人员,是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他们既埋头深耕,也抬头看路。xx镇新埠村党委书记侯松山是新埠村“最大”的农民,也是新埠村的“新农人”典范。他牵头成立青岛西寨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土地耕种新模式,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3000余亩,变“小田”为“大田”。他带领农户科学开展绿色防控,服务区域农药用量减少30%,化肥用量减少20%,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70.4万个、农膜残膜和化肥包装废弃物11吨,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化“粮田”为“良田”。在侯松山的带领下,新埠村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他们寻农耕文明之“根”,切粮食安全之“脉”,用“心”也用“新”,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向乡村汇聚,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埠动能”。
    “新农具”耕出“智慧田”,澎湃科技兴农活力。***总书记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用也愈加强劲。五月份,冬小麦进入灌浆期,此期既是争取粒多粒重的关键阶段,又是开展“一喷三防”的重要节点。在新埠村的麦田里,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四台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机手在地头遥控无人机定速、定高、定量喷洒农药,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水肥一体化系统设备正实时获取麦田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及养分含量等数据,运用物联网技术,对麦田进行科学配水、智能灌溉,节水节能“精准投喂”稳产量。“讲给农民千万遍,不如带领农民干一遍。”新埠村依托合作社,全链条组织开展玉米青贮、精量播种、秸秆打捆、烘干存储现场作业,更直观、更准确、更快捷地让农户知晓、接受和应用这些绿色高效“新农具”,从“会种田”转变成“慧种田”,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新农业”融出“新赛道”,驱动产业融合发展。***总书记指出,“现在发展乡村产业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就是要点“绿”成“金”,依靠可持续发展带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近年来,新埠村联合镇域其他村庄,跳出“一域”看“全局”,将“一村一落”连点成线,构建“同心研学”共富联结体。串联刘谦初红色文化园(红色文化)、烛竹马起源地孟家村(非遗文化)、华美城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中国传统村落官庄村(传统文化)、廉家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等高品质研学ip,探索出了一条集现代农业、研学活动、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农文旅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形成“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多元价值转化,催生乡村产业新动能。
    

变乡村博物馆为思政“第二课堂”

    近日,***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浙江省xx市xx县xx镇充分发挥xx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多措并举将这座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浙江省三星级乡村博物馆打造成为思政“第二课堂”,让广大听课人达到“身临其境”接受文化洗礼、对理论知识点“茅塞顿开”的良好学习效果。
    突出“第二课堂”的“历史感”,精雕细琢让乡味地标成功“出圈”。乡村博物馆要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立足“一馆一策”,做到“土”得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xx镇通过卫城综合保护工程,按照“与地域环境相融合,与文化需求相匹配”目标,将方宅打造成xx博物馆。xx博物馆原是xx大地主方宝财的住宅,建于民国17年,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庄重典雅,各间以方形壁柱相隔,墙壁以青砖砌筑,顶部用精美的彩绘雕饰,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拿馆名石上题写的“xx博物馆”这五个大字来说,这是我国著名苍南籍书法家谢云所提的字,字体被称为“鸟虫体”。可以说,xx博物馆的一砖一石都是展示xx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突出“第二课堂”的“现场感”,发掘资源让乡土旧物焕发“新生”。乡村博物馆要“活”得长久、精彩,必须创新展陈手段,提高展陈水平,把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展陈设计。在总面积为800平方米的xx博物馆中,70多张历史图片、40多件实物按照时间线罗列xx历史沿革,既有瀛洲兴乡、卫城兴镇,还有名流商贾、风土人情。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页页典籍的映照下,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凝固,思考和心绪在这里激荡,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文物的生命力在唤醒。事实证明,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能让文物“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培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突出“第二课堂”的“体验感”,以文助旅让乡村振兴持续“加码”。乡村博物馆既是凝聚乡情民心的家园,也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在xx这座气质独特、源远流长的古镇,传承着夏益锦戏曲盔头、清明祭、财神祭、九月半、太极拳等灿烂的非遗文化,凝聚着xx人民的智慧结晶。xx博物馆充分考虑受众需求,通过“博物馆+非遗”,开设非遗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夏益锦戏曲盔头制作等非遗项目,拉近非遗文化与公众的距离,这里已成为了解这些非遗文化的热门“打卡点”。同时,xx博物馆编制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并借助新媒体手段,开发了备受青少年欢迎的研学游路线。体验式消费的火爆带动了周边居民就业,为年轻人提供了留在本地发展的机会。
    

找准“三要点”练好党员教育管理“三招式”

    近年来,河南省xx市xx县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聚焦“联系难、管理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持续做好流动党员的摸底排查、创新培养、联系服务等工作,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找准“立足点”,健全流动党员基础信息“明白账”。精准摸底排查。针对流动党员分散性广、可控性弱的特点,按照“全域覆盖,精准摸排”的原则,以14个乡镇(区)为单位,通过干部入户走访、物业联合排查、企业提供信息等方式,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地毯式”摸底登记工作。完善信息台账。按照“一县一库、一镇一册、一村一表”的标准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做到“五个掌握”,共梳理流动党员1002余名。健全联系制度。建立“党委牵头+党组织负责+群团参与”的多元共管体系,通过各级党组织书记定期走访座谈,开展流动党员“红色家访”活动,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发放“红色家书”2000余份,收集流动党员问题诉求500余条,有效发挥基层党建“红色”纽带作用。
    把准“关键点”,探索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新路径”。健全教育形式。紧扣流动党员行前、外出、返乡三个重要时间节点,采取“行前谈心谈话、外出双向共管、返乡补课教育”的模式,不断完善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维度。利用河南省“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开展网络在线学习,通过流动党员微信群、“xx先锋”抖音号等系列平台,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丰富学习内容。常态化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线上线下培训班,将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主题党日活动等与“党课开讲啦”、党员轮训等有机结合,在全县37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图书室,投放《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方便返乡人员随时随地接受学习教育。紧扣教育主题。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联系流动党员,寄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学习礼包”2000余册。利用中秋、春节在外党员集中返乡之际扎实开展“微党课”“红色书籍”送归程等活动170余次,依托县乡村三级党校阵地,开办流动党员培训课程200余次。
    瞄准“落脚点”,确保流动党员发挥作用“不掉队”。凝聚发展思路。发挥流动党员信息灵、思路宽、社会阅历深等优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集流动党员建言献策1000余条。召开“爱家乡·议发展”经验交流分享会15场次,鼓励优秀流动党员传授外出学到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模式等,在助力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引领作用。组建11支流动暖心小分队,组织300余名流动党员认领水电维修、志愿巡逻、爱心送考等服务事项,设置生态环境标兵、政策宣传标兵、邻里互助标兵等荣誉称号,发挥流动党员表率作用。吸引人才返乡。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健全联络服务等工作机制,主动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发展情况及回乡意愿,注重发掘流动党员中讲政治、善服务、能带富的“领头雁”,深入实施“归雁工程”,吸引400余名流动党员和能人志士回乡创业、回村任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我来讲党课”让党课形式“亮”起来

    近年来,贵州xx市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拓宽“我来讲党课”平台,通过书记带头讲、典型示范讲、青年争先讲,将党课的“独角戏”变为各级党员讲故事的“群英会”,营造“人人讲党课、处处是课堂、声声入人心”的浓厚氛围。
    书记讲给党员听。明确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领导干部为“我来讲党课”第一责任人,广泛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讲、机关书记率先讲、村(社区)书记现场讲、企业书记一线讲,层层压实授课主体责任。将“党课开讲啦”活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机结合,将党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模范带头作用,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多视角、多维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市各项决策部署,提升普通党员政治能力和党性修养;围绕改革创新、基层治理、经济建设等中心大局和业务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授课,提高广大党员促改革发展、为民服务的能力本领。
    先进模范带头讲。将“党课开讲啦”与“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相结合,邀请先进典型人物和“身边榜样”讲党课,以情景式、访谈式、微视频等形式,把身边人的先进故事、优秀案例以党课方式呈现,引导广大党员身临其境感受榜样事迹。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先进模范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优秀企业家、致富能手谈工作经验和创业故事,老党员、专家学者讲革命历史和精神传承,“土专家”“田秀才”传授种植“土经验”“致富经”,乡村振兴工作、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聊一线奋斗故事等,以现身教学方式让党课更接地气、更有生气,实现党员群众愿意学、听得懂、学得进,有效提升党课质量和针对性。
    青年党员有话说。以“党课开讲啦”优秀党课评选活动为载体,探索“青年党员上讲台”形式,广泛发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青年党员上讲台话发展、谋事业、图振兴,通过以“比”促学、以“学”促进的方式,激发青年党员主动学理论、学业务,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聚焦青年党员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命题、点题,引导青年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联系先进典型事例,交流思想,分享体会,促使青年党员们立足岗位争先锋、深入基层一线解民忧,以青春党课的活力和共鸣,助推党员教育“走新”又“走心”。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180余人次,先进模范上党课10余人次,青年党员上党课20余人次。
    

打造多元阵地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近年来,四川xx州紧扣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力量、用好网络平台,把阵地做优,把师资建强,把载体做新,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打造“学院+基地+课堂”阵地。高质量建设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彝海结盟分院和彝海结盟、会理会议教学基地,新建扩建6所区域性党校,形成“1院2基地N教学点”办学格局。充分挖掘“***总书记的xx足迹”,紧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高标准建设昭觉县三河村等42个现场教学点,打造“脱贫攻坚暖心路”等5条红色教学路线,开发《彝海结盟铸就民族团结的不朽丰碑》等12门专题课程,让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开展“党群同心·感恩奋进”党课擂台赛,组织各级阵地讲师“比武打擂”,以情景演绎、时空对话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打磨《经典红歌中的党史》等特色微党课2000余堂。
    打造“专家+书记+党员”师资。坚持党员在哪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遴选1900名理论专家、先进典型等讲师,组建“摩托宣讲队”“马背宣讲队”等党课小分队850支,开展“专家送党课”活动,把课堂摆到农家小院、火塘边上。结合“党建月会”,坚持领导示范讲、书记带头讲,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讲授专题党课2.2万余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结合基层实际,聚焦移风易俗、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防地灾等重点工作,组建乡村组流动“红喇叭”宣讲队1.1万余支,常态进村入户开展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宣讲。
    打造“现场+直播+云端”课堂。设置“直播课堂”,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建立“彝州学堂”网络微党校,将“感党恩、比变化、话振兴”党员教育主题活动和全州骨干党员培训、驻村干部培训等课程“一键推送”到全体党员。设置“图文课堂”,办好“先锋xx”系列平台,开设“主题教育”“党员群众话心声”“党员云笔记”等专栏,推送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学习感悟等1000余条,年点击阅读400万余人次。设置“视频课堂”,结合“党徽在闪耀·一线看奋斗”等活动,制作展播微课件30余部,将理论学习展现在眼前、传播到耳边。
    

打造“三味课堂”构建党员教育立体矩阵

    安徽省xx市xx区xx街道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来抓,紧盯党员教育质效,构建党员教育立体矩阵,打造“三味课堂”提升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推动专业化学习端口下移。
    “理论课堂”固魂,手不释卷守持党员教育“原味”。充分发挥街道党校主阵地作用,“广视角、多渠道、全方位”挖掘街道党建资源,成立由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党委书记、共建单位在职党员、退休老干部党员等14人组成的“xx讲师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结合社区治理、法律政策、安全生产等各领域重点工作精心编制课程内容,截至目前已开展党课8场,参学党员达400余人次,切实做到深入思考学、示范引领学、聚焦问题学。建立“联合备课”制度,邀请区委党校专人指导,每季度集体研究确定课程编排、授课内容及形式,预先公布7个课程选题供辖区基层党组织按需点课。实行“学员评课”模式,听课党员围绕环节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水平等方面填写反馈意见表,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完善相关课程设置,提高党员教育工作质效,目前共收到反馈意见30余条。
    “现场课堂”补链,身临其境增强党员教育“回味”。紧扣“红色”主基调,拓展党员教育阵地,依托辖区改革开放精神主题教育馆、“重走长征路”党性主题公园等“家门口”党建教育基地,积极探索观摩式、体验式、沉浸式教育形式,形成“课堂+基地”实训模式的教学方式,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学习。截至目前,党建教育基地参学党员已达910余人次,将老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作为特邀讲解员,结合自身经历开展“老党员讲红色故事”“学思想 践行动”等系列微党课4次,覆盖党员220余人次。将理论学习从室内搬到室外、从集中变为流动,充分利用安置小区便民休息点打造“移动课堂”,变“书记讲”为“党员讲”,由老党员轮流开展领学诵读活动3次,保障理论学习接地气、有温度、见成效,最大限度刺激党员“学习味蕾”。
    “一线课堂”赋能,深入群众增添党员教育“甜味”。面对面问需交流。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员志愿者”三方联动体系,领导班子围绕物业议事、生活垃圾分类等事项开展走访调查67次,社区党员、网格员立足岗位职责,依托网格化管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50余件,摸排梳理群众诉求。实打实纾解困难。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党员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依托“楼道板凳议事会”等形式解决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小区改造等问题350余个,开展上门服务200余次。心贴心志愿服务。以街道机关党员、双报到在职党员、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变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为多样的“互动式”学习,截至目前,开展小区反电诈知识进社区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志愿活动千余场,500余名党员参与,覆盖辖区居民11000余人次。
    

“红色嘉油站”为党员教育管理“加油助力”

    为有效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江苏省xx市xx市xx社区党总支以“红色嘉油站”为载体,为党员搭建学习教育、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的平台,通过“三聚焦”为党员教育管理“加油助力”,进一步激发了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聚焦党员发展,规范流程严把质量,打造“新鲜血液”的供给站。
    广泛撒网、择优选苗。“红色嘉油站”是“民事瞭望台”,也是发现“优秀种子”、“培育墩苗”的优选之地,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红色嘉油站”的前瞻性作用,注重挖掘热心社区公益、助力社区发展的优秀中青年,通过审核筛选形成“入党后备人才库”。
    夯实责任、全程跟踪。由专人全程负责党员发展工作,从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全程关注入党人员的重要情况,借助“红色嘉油站”志愿服务平台,对党员进行全方位观察培养,同时收集整理党员档案材料,实现党员发展工作各个环节闭环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的同时,培养新党员、吸纳新力量,为党的肌体补充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聚焦党性修养,强化党员理论学习,打造“补钙壮骨”的加油站。
    “红色课堂”培根铸魂。结合新业态党员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社区党总支在红色嘉油站开设“红色嘉油角”,党员可利用歇脚的碎片式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或远教助学,确保理论学习不掉队;社区党总支也常态化通过“三会一课”、红色海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同时,定期运用远程教学平台,开展红色影片展播学习活动;充分挖掘身边市委党校优质培训资源,提升党员学习成效;发挥共建单位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党员到“七战七捷纪念馆”、“xx市烈士陵园(华指馆)”开展实境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
    “橙色课堂”凝心聚力。强化党员廉洁教育,通过廉政党课专题分享会、廉洁纪律一起学等形式深入开展党规党纪学习;组织党员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引导党员明确底线红线,树牢责任意识;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等制度,建立党员管理“橙色预警”机制,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纵深推进。同时组织党员学习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党员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的浓厚氛围。通过正面教育、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形式,筑牢党员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夯实党员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聚焦责任担当,激发党员作用发挥,打造“有温度的”服务站。
    健全“家门口”服务点,助力党员作用发挥。每周一下午,“红色嘉油站”便化身“公益服务站”,党员志愿者轮流到站开展服务。同时社区将“嘉油站”延伸到居民小区,在每个小区设立“居民事务红网格服务点”,党员干部带头坚持每周到小区“巡、值、听、办”的模式,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以“便民代办、困难代理、民意代言”,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惠民服务“零距离”。做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激发在职党员“8小时之外”的活力;引导全体党员加入“红色帮帮团”,依托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履职尽责、发挥特长,为困难家庭送温暖,为病残家庭送健康,以实际行动助力志愿服务“嘉”。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居民所需”与“党员所长”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党员在日常服务、突发事件、重大项目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党员结对群众,党员认领微心愿等形式,为社区“一老一小”提供爱心帮扶;依托“红色嘉油站”为党员居民寻找工作“牵线搭桥”,解决居民近就业、快就业,切实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党课进村屯让党员教育更“走心”

    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年轻党员难以集中、流动党员工学矛盾等难题,广西XX区XX县xx镇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把优质党课搬到自然村屯,把党课讲台搬到农家院落,搬到党员身边,为党员源源不断输送“精神食粮”,助推党员教育质量提质增效。
    书记走进村,学习“不出村”。组建以镇党委书记为队长的“1+12+4”党课轻骑队,通过“镇党委点题、党支部选题、支书定题”,每月轮流到村屯、教育培训基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设“党课讲堂”,采取理论宣讲、专题党课、微党课等方式,用大白话、土话,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史”、湘江战役、长征精神等内容,并穿插分享自身经历、心得体会,使党课更生动、更有效,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就可参加党课互动学习。截至目前,组织12名村党组织书记和4名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屯开展“党课讲堂”活动共50多场,为农村党员“充电赋能”。
    指尖云党课,学习“不掉链”。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需求,运用“党建云互动”系统,开设指尖云党课,综合利用“八桂先锋”系列平台等优质资源和强大功能,有效整合xx镇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实时推送党的最新理论、传播党建知识、宣传先进典型、发布工作动态等,引导党员把掌上手机变成有效的学习载体,足不出户就能观看指尖云党课的优质党课,实现随时随地“充电”。截至目前,推送党务小课堂50余期,发布微党课、微视频200余条。? ?? ?
    板凳微党课,学习“不落后”。为进一步推动党课接地气、聚民心,结合农时农事特点,积极发挥板凳微党课贴近群众的优势,运用群众语言、立足百姓视角、结合身边案例,在大树底下、村民家门口面对面、心贴心地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讲明白、讲清楚,让党员群众都爱听、听得懂、能领会。并结合大夜访大走访活动,在每堂课后,组织党员群众围绕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实时收集党员群众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幸福乡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携手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截至目前,开展板凳微党课16场,收集意见建议25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个。
    

“三抓工作法”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

    近年来,四川省xx市xx区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程,突出抓基础强体系、抓活动带经常、抓亮点求突破,全面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确保全区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抓基础强体系。一是强化培训赋能。深入实施党员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制定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通过读书班设专题、主体班定专章、重点班开专课,分层分级举办共同富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班次27个,培训党员干部1.05万人次,凝聚起抓产业、促发展、创共富的思想共识、行动合力。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深化区委党校建设,融合基层党建示范点位、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以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教育供给为抓手,打造阿署达村党校现场教学点等培训阵地,探索推出“重走矿山路”等3条“沉浸式”精品研学线路,市区一体办学机制不断完善。三是强化教育实效。搭建“xx区先锋”师资共享平台,从市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中择优遴选讲师56名,建立动态党员教育师资库,开设思想理论、经济发展、实用技术等精品课程93门,为农村、社区、国企、学校等领域“示范送课”43堂,切实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抓活动带经常。一是提升活动“力度”。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学习内容定期推送、固定党日活动、党员述学评学等制度,持续深化主题党日示范活动,先后推出学习身边榜样、弘扬三线精神、共建幸福农庄等活动5期,录制“共富花开·做先锋党员”等视频2个,用好样板引领形成竞相学习的良好风气。二是拓宽活动“深度”。打造“观听讲干”立体化党员教育模式,用好“书记龙门阵”“青年党员说”等资源,定制“共同富裕”“钢铁星火”等主题党日“特色菜单”,制作《基层有我·请党放心》主题宣传片,举办“奋进新征程·答好新考卷”有奖知识竞赛,多维度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三是彰显活动“温度”。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依托“花城e+”智慧管理平台,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公共服务、小区治理、环境整治等问题,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一平台”服务机制,累计办理小微实事58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个。
抓亮点求突破。一是“余热生辉”践初心。着眼全区67.8%的离退休党员群体,突出政治引领、发挥作用、激励关怀,打造“银耀花城”“爱谱连锁”“跃思帮帮团”等党建品牌,开展小区坝坝会、院落恳谈会等“身边党课”35场,引导88名离退休干部组建“银发人才库”,激发离退休党员新活力。二是凝“新”聚力促提升。创建“攀小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打造“党建+人才”创客中心、“攀小东之家”驿站等新兴阵地21个,发布“悦动红色商圈”月享活动计划,举办“巧手筑梦想·匠心创辉煌”等专题活动13场,持续抓好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学习教育。三是“流而有学”更有为。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一卡通”制度,制作党员学习教育登记卡885份,打造流动党员学习点5个,广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1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