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鞍山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我们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A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动能加速集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加压奋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积极应对疫情多发频发等超预期因素,加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及时制定出台“2+10”系列稳增长政策举措,推动全市经济加快恢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5%和3%。千方百计帮扶企业,建立“市长直通车”企业诉求直达通道,深入开展“三保三送”“党员干部结对企业”等行动,精准解决企业问题近千个,减轻企业税费负担50.8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2.6亿元,投放支小再贷款11.8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6.5%,新增“个转企”1154户、“小升规”80户,市场主体总量增长6.9%。着力提振消费,精心组织汽车嘉年华、房交会等主题促消费活动20余场,发放惠民消费券3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我市经济展现较强韧性与旺盛活力。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招商机制,新签约、新落地重点项目374个、242个,实际到位内资、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0%和102.6%。构建“1+3+N+10”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攻坚行动,推动全国最大单体地下铁矿山—西鞍山铁矿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刷新国内铁矿石采选项目手续办理速度纪录,创新做法获省政府肯定,被中钢协推广。鞍钢矿业东部尾矿综合利用、帅龙特种金属制品生产基地等60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136个项目纳入省重大工程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新增债券资金23.03亿元,创历史新高。项目建设呈现多年少有的好局面。
一年来,我们坚持延链建群、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深化“双鞍”融合,联合建设国家级综合性钢铁产业基地,探索了地企合作开发矿产资源、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的新路径,鞍钢钢材、铁精矿产量分别增长3.5%和15.2%。建成菱镁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成功举办首届全国镁资源利用学术会议。荣信汇科智能柔性直流输电中心、衡业消防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产,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实施工业“四改”项目275个,投资增长76.6%,数字化改造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高25%。强化数字赋能,新建5G基站1409个,实现乡镇以上5G信号连续覆盖;鞍钢智慧供应链应用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希思腾科上榜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0个,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首发5G云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碧乐城购物中心签约落地,西柳电商产业园服装供货基地启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连续三年超千亿元;岫岩龙潭湾晋升国家4A级景区,鞍钢红色钢铁之旅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8.5%,排名全省首位。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启动钢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新增鞍钢—东大高品质钢材中试基地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实施省级“揭榜挂帅”项目8个,转化科技成果135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55家,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5%,排名全省首位。出台“钢都英才计划”2.0版,“带土移植”高水平人才团队25个,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930人,我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一年来,我们坚持创新机制、做优平台,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出台“鞍心”营商优化提升2.0版,以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整改为牵引,开展五大领域专项整治,深挖症结、系统治理,整改营商环境突出问题77个,无分歧民营中小企业欠款全面化解,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显著改善。加强行政权力下放运行监管,依法回收行政权力109项、调整实施主体5项,实现783个事项“马上办”,70个事项“一证通办”,20项集成事项“一件事一次办”,132项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不动产登记和竣工验收“一站式”办理,高新区、经开区项目审批“足不出园”,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燃气集团与华润燃气实现合资合作,城投集团与建投集团完成整合,冶金集团开展“二次改革”,组建五大板块6户“龙头”企业。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管委会+公司”运营全覆盖,开发园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产业项目差别化用地制度创新,在全省率先实现M0兼容标准地出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鞍山陆港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主体竣工,西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增长65%,我市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出口逆势增长26.6%。积极融入全省“一圈一带两区”建设,与兄弟城市开展48项联合协作,与沈阳合作建设中德汽车产业园,鞍沈产业协同更加紧密。
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融合、互促共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高质量划定“三区三线”,编制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玉佛山景区总体规划、城区建设行动纲要和城区电网、供热等规划45个,规划体系更加完善、牵引作用更加凸显。实施乡村振兴10大工程64个重点项目,粮食总产量达到138.5万吨,喜获“八连丰”,“菜篮子”省级考核获优秀等次。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52.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5.45万亩,连续两年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与中化集团合作构建南果梨全产业链赋能模式,品牌价值达到58.11亿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改造农村路880公里,维修养护农村供水设施182处,绿化村屯398个,建设美丽宜居村72个,“业兴民富村美”的田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用“绣花功夫”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净美鞍山”“绿美鞍山”专项行动,高标准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路30条、花卉景观路10条,更换道路护栏121公里,361个口袋公园走进百姓生活,运粮河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633万平方米、燃气供水供热等管网290公里,开工建设城市综合提升PPP项目首批4项工程,维修改造胜利北路、五一路立交桥等市政道路6条、桥梁3座,建成胜利路大悦城地下通道等人行过街设施3处,打通红旗路等两条断头路,66千伏山南文化系列工程顺利投运,确保主城区未来15年用电无忧。我市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一年来,我们坚持守护青山、厚植绿色,美丽鞍山展现新姿。实施钢铁超低排放改造等环保工程291项,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9天,同比增加10天,PM2.5平均浓度32.2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一,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连创历史最好水平。开展流域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规范治理入河排污口411个,完成运粮河综合整治、达道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7个国省考断面全面达标,国考断面水体优良比例达到90%。开工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稳妥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工建设百万千瓦风电等一批重大清洁能源项目,新增省级绿色工厂6户。完成人工造林2.3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生态治理矿山481公顷,新增绿色矿山16家,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在鞍召开。我市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得到省政府肯定,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
一年来,我们坚持用心用情、兜牢底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到80%,10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投入1.4亿元,实施乡村振兴衔接项目184个,带动1.3万户脱贫群众增收,全市脱贫户、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60人,来鞍就业创业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32万人,增长61.6%。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和6%。社区工作者薪酬平均提高18.6%。聚焦“一老一小”,建成10所街道(乡镇)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20个社区级点位,独居、空巢老人种地收粮“春帮秋扶”模式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优质普惠学位5093个。千山区通过省验收创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双减”工作获教育部表扬,高中教学质量水平创16年新高。完成市中心医院改造、新妇儿医院整合组建,6个专科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联体”全覆盖。开通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启动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改革。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80场,建成城市书房10个,档案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鞍山籍体育健儿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中国奥委会授予我市“奥运冠军之城”。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应对疫情冲击。面对三年来最为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们坚持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科学精准、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小代价高效处置“台安3.29”“海城4.09”“岫岩8.31”及“主城区10.07”等多轮多点多链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共同守护了我们的美好家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要向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咬牙克服暂时困难的全体鞍山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坚持筑牢防线、守住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功应对绕阳河1951年以来和辽河1995年以来最大洪水,重要河道堤防无一决口,水库无一垮坝,人员无一伤亡,实现了河湖安澜、平稳度汛。狠抓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落地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5%和13.5%。有力推进城商行、农信机构化险改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基层“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构建“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黑恶团伙7个;启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刑事发案率下降20%、破案率提高30%,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有力有效化解信访矛盾,我市获评平安辽宁建设先进市。认真做好退役军人保障、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工作,推进审计监督、统计调查、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气象、地震、公积金、慈善事业等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坚持牢记使命、尽心履职,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动政府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持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三公经费预算同比压减20.2%。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92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2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13件,我市获评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以“决不把历史问题遗留给历史”的担当,全力推进土地攻坚、停缓建项目攻坚、盘活闲置资产攻坚,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92.24公顷,盘活闲置厂房24万平方米,启动停缓建工程项目13个,有效破解新港国际广场等一批停滞十年以上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和6.9万户群众多年无法办理产权证的难题,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一批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回望过去一年,我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我们看到,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城市更新现场、在项目企业厂区、在乡村社区基层,每一次艰难险阻都有一批斗士逆行奋战,每一个紧要关头都有一支队伍挺身向前,每一个不眠之夜都有一盏灯火迎接黎明。在这一年的奋斗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给予政府工作最大的理解包容和关心支持;最让我们感谢的是,广大优秀企业家克难奋进、创新创业,为全市振兴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最让我们尊敬的是,各行各业的生产者和建设者在平凡岗位上奉献付出、努力拼搏,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不平凡,我们要为鞍山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奋斗精神点赞!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鞍中省直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广大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和各行各业劳动者,向新闻媒体和所有关心支持鞍山振兴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年度重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矛盾还将在一定时期存在,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还不强劲;营商环境还有差距,开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仍有短板,城市功能品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干部本领不强、作风不实、担当不够,政府自身建设仍需持续加强。对此,我们将树立有解思维,聚力攻坚破难,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力以赴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增加进出口,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质提速,以抓发展、促振兴的新成效,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全力争取更好的成果。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抓运行稳增长,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奋力争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一切工作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千方百计稳企惠企助企。市场主体稳则经济稳,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坚持“第一时间+顶格优惠+政策直达”,为企业减负纾困。完善产销对接机制,做好要素保障、产业链保供,支持企业抢项目、抢订单、拓市场。丰富“市长直通车”平台功能,主动走进企业、走进基层,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存贷款“双增”;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家,力争新增上市公司1-2家。
全力提振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皇冠国际、佳通生态养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宁远农产品批发等传统市场业态提升,举办西柳市场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春秋季房交会、汽车嘉年华、优质农特产品展销等特色促消费活动,活跃假日休闲消费、城乡互动消费、文旅娱乐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夜间经济、楼宇经济,打造5条特色精品商业街,加快推动批零住餐业恢复性增长。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改造升级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发展“五统一”“六进村”模式村级便利店,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加强电商基地建设,扩大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推进电子商务交易额持续增长。深入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鞍山精品”。丰富旅游业态,统筹工业旅游、特色温泉、精品民宿等业态,规划优质文旅路线,举办梨花节、南果梨文化节等文旅节庆活动,推进岫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强化财政支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深化财政体制和事权划分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支出进度管理,严禁窜用专项资金,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盘活低效存量资产,持续开展土地攻坚、停缓建项目攻坚等专项行动,让资产变资源、变资金。
(二)抓投资上项目,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奋力争先。鞍山未来发展关键看项目,重点在项目,要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蹦个高、上个大台阶。
谋划项目提档升级。围绕“五大安全”“三篇大文章”、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紧扣国家、省政策导向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