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省*县*镇*村位于*,和*故居相隔不远,是由*村和*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户、*人。曾是一个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产业发展十分薄弱的省级贫困村。该村长期以来以农耕为主,村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田和外出务工,经济基础非常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老人、农妇、儿童多,导致大量宅基地闲置、大量农房“空心化”。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研学旅游,利用村里闲置的宅基地和村小学打造了*个热门景点“*”和“*森林营地”。*年,共计吸引接待游客高达*万余人次,接待来自全市各学校的研学团队*批次,*村的旅游营业收入超过*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
一、*村创建特色文旅村庄的优势
首先,*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距离*市区仅1个多小时车程,离省会*也只要不到2h的车程,毗邻*都市圈,是周末和假期里城市居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镇近年来新修了一条宽阔的*大道与*高速相连接,从省会*或者外地来*旅游都很方便,交通十分便利。
其次,*村具有良好的红色、人文资源优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故居等红色资源及自身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坚持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的模式,同时充分挖掘*村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利用村里的闲置农房、传统*民居,还原历史集市,打造乡村文创“*”研学旅游基地项目,建设集红色教育实践培训和党建实践中心、乡村生态旅游、亲子研学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
最后,*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境内生态环境优美,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适合优质农作物的生长。为了充分利用*村的生态资源,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优质农业,大力推进优质稻、水果、中药材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集中连片建设了500亩(1亩约等于667m2)优质稻田,200亩黄桃、柚子和100亩玉竹等基地,更有“一米菜园”特色农事体验基地。
便利的交通、深厚的红色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乡土气息浓郁的土特产等构成了*村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村创建特色文旅村庄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村特色文旅发展的基本经验
近年来,*村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其红色、人文、自然资源和历史底蕴,在盘活村里原有闲置宅基地的基础上,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集乡村旅游、特色研学、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发展道路。
找准发展定位,打造“*”研学品牌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个村庄想要获得发展和新生,必须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有差异化。*村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据考察,在20世纪20、30年代*村曾是周边乡镇市集的主要集中地,原有*等20余类作坊,人称“*”,每逢集市,人声鼎沸,盛况空前,但随着战争和炮火,人员流动,原有的作坊不复存在。为恢复这一盛况,发展乡村旅游。在2019年的时候,*村村委联合*国际旅行社,成立*文化旅游公司,*国际旅行社投资*余万元,村集体占股*%,在*村利用闲置农房,还原乡村本色,打造“*”等特色研学基地。
目前,该村已有面条坊、扎染坊、酒坊和豆腐坊等*个工坊投入运营。*年,该村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建设),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建设投资*万元,建设餐饮及培训中心,建成后将能同时容纳*人就餐、*人培训,直接带动就业岗位*个。与*国际旅行社“联姻”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以农家体验、手工制品创作等项目,吸引人们开展研学游、亲子游。以往鲜有人来
的村落如今热闹非凡,特别是节假日,来乡村旅游的人员络绎不绝,“*”也成为市内网红景点。该村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游客在手机上就能及时了解*村关于旅游、研学和红色培训等信息。*年,该村共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收入达*余万元;到*年,共计吸引游客达到*万余人次,接待来自全市各学校的研学团队*批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万元。同时,其也积极引进电商平台,在新村部侧栋一楼,*本地电商正陆续入驻这里,利用“乡村旅游+电商带货”的模式,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路,增加村民收入。旅游与电商相互促进,逐步形成品牌化。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守护老屋留住“乡愁”
***总书记2015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就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建设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既要看得见发展,也要留得住乡愁。*村“*”和“老屋书吧”改造成功的秘诀正是基于此。“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一边对传统老建筑进行原样修复,一边对其内部构造进行改造提升,既保留了*传统老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也更新了配套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
*村贫困户老黑将自己的闲置老屋出租,村委会在保留其原本土砖结构的基础上,对内部房间进行改造,将原本破旧落后的土房子改造成了一间宽敞明亮的书吧—“大湾学堂”,*年老黑的书吧营业收入超过*万元,成功脱贫致富。*村还有一间空置的传统土砖房被改造成了“老房子博物馆”,在村委会的带头下,“老房子博物馆”收集了很多老物件,不仅有传统的农具,还有一些是地方乡贤捐助的历史古物,村委会也打造了一些公告牌对老屋传承和发展进行展示讲解,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体验*传统民居和“*”工艺,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这充分说明,保护古迹与建设乡村并不矛盾,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也完全可以融为一体,这样既保护了传统建筑,留住了乡愁,也发展了乡村,带动了经济发展。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总书记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村致力于发展模式创新,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农户以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直接入股,利润与投资者按比例分配,而且既可以约定保底租金,再进行部分入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2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