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A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安排。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引领。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生动载体。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理性阐释和整体性研究,弘扬好、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耦合
文化主体的同一性。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同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从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看,其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各族群众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红色文化内含着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其本质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集体身份一致性和共识性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以民族为单位,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多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思想观念范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的主观认知。因此,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其培育主体和目标主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即各族群众,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规定。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主体属性上具有同一性。
价值指向的一致性。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指向维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意识”作为对客观实在的主观认知,渗透着一定的价值取向。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例外。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红色文化不仅蕴含着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等价值内核,而且凝结着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追溯,而且这一理念建构的核心转向了更具有未来发展指向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不仅关注各族群众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而且引导各族群众在对“共同体”的体认中增强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质言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传承红色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二者在价值指向上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
实践延展的同向性。从实践维度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践行都是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展开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提供中华民族砥砺前进的精神力量。A强调:“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同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守望相助。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不断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才能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思想保证。可以说,弘扬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作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二、红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功能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能够不断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坚定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2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