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资料之二(55篇18万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资料之二

2024年7月16日

目 录

一、专家学者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6
  2.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13
  3.中央党校科研部主任陈曙光:
   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23
  4.李忠杰: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29
  5.吴瀚飞:不断领悟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 33
  6.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涛:
   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定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0
  7.对话程国强、黄承伟、涂圣伟: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45
  8.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二级教授刘锐: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58
二、省委书记
  9.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62
  10.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以实际行动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践行者 72
  11.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分答卷 82
三、评论员文章
  12.任仲平: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88
  13.人民日报评论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104
  14.人民日报评论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107
  15.人民日报评论部: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 110
  16.人民日报评论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113
  17.人民日报评论部: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 116
  18.人民日报评论部: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 119
  19.经济日报评论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 122
  20.经济日报评论员:改革脉搏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 126
  21.经济日报评论员: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129
  22.经济日报评论员:同向发力增强改革整体效能 132
  23.经济日报评论员:“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 135
  24.经济日报评论员: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138
  25.《求是》杂志评论员: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41
  26.中国改革报评论员蔡若愚: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为一种思想自觉 148
  27.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 151
  28.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 153
四、经验总结
  29.从立改废释看新时代改革开放: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156
  3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63
  3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170
  32.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180
  33.世界眼中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奋楫扬帆勇向前 189
  34.坚持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 197
  35.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202
  36.世界眼中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奋楫扬帆勇向前 212
  37.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20
  38.坚持党的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229
  39.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39
  40.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248
  41.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257
  42.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66
  43.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75
  44.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84
  45.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92
  46.以科学方法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 302
  4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311
  48.谱写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司法行政新篇章 318
  49.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323
  50.辽宁省政协在深化改革中展现担当和作为:十年奋楫促振兴 327
  51.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333
  52.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339
  5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昌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346
  54.东莞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综述:激荡改革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355
  55.普洱市奋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局面 362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
(2024年7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召开,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使党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在于聚焦全面性、攻坚性(治本性)改革,其全面性就是改革的全面性,全方位、各领域都进行改革,其攻坚性就是改革的治本性,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显著的制度优势更好地治理国家(简称“中国之治”),注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坚持人民至上,更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真正解决人民生活“好不好”的问题。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人民当作主体,依靠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主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主体或动力主体,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无法推动的。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推动主体或动力主体,对改革的参与度相对比较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更需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来,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主体或动力主体。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正汇聚民众智慧,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人民群众畅所欲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人民当作目的,为了人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处处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价值关系的高度凝练。在这种关系中,人民群众是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终极目的而存在的,也是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而存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作为价值追求的主体而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简要表述为:使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当家作主,很好理解,暂不赘述,这里着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百废待兴,人民缺吃少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实际上就是关注人,特别是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这是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的基本价值追求。
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有其哲学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坚持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的价值追求,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初期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之上的,也是以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所实现的富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为人民大众的价值立场。
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有其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据。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即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制约,人民的需求层次只能限于“物质文化需要”,这种“物质文化需要”主要就是实现人民物质富裕。
随着物质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与此同时,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暴露出来:片面追求GDP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某些疏离。依据新情况、新问题,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针对“以物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有其哲学基础。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当时人们对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关系认识并不全面,结果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打破了以物为本的窘境,使人的主体能力和作用凸显出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不是对以人民物质富裕为本的否定,而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不仅包含继续实现人民物质富裕的价值追求,而且还包含对人本身发展的尊重、对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强调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实、安全感更足。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和灵魂,具有文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跃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人民当作尺度,人民至上
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或尺度到底是什么?任何社会历史发展,都必须坚持动力、平衡、治理相统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第一,要把能激活人的创新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作为基本标准或尺度,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
第二,要把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根本标准。
第三,当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出现失衡的时候,要把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重要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人民生活“好不好”是最为紧要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需要坚守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相对注重“物”的发展,物本逻辑成为主导;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人本身发展的时候,我国应把推进人本身的发展推到时代和历史前台,相对注重“人”的发展,人本逻辑应成为主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衡量和评价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地区之改革成效的标准,自然离不开“物”的尺度,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尺度,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相对注重经济发展的人文取向,注重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尺度。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人民当作根基,扎根人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坚持走群众路线,凝聚民众合力。我们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来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不能把人民群众置于改革之外来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这个根基来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不能离开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来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其主体、目的、尺度都是人民。由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把人民当作根基,牢牢扎根于人民。
第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动力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积极性。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在人民。
第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平衡机制,促进公平正义,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在人民。
第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平衡和谐稳定。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
(2024年6月14日)

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高起点上整体谋划并推进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到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再到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价值取向与方法路径,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升华到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
一、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支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经济思想人民立场的科学性,已得到了新时代实践成就的反复印证。从国内成就来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科技实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明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坚定不移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这些重大成就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期待,使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国际成就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本国国情,从自身出发以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的姿态汲取有益经验,不通过掠夺他国来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不是“国强必霸”“以邻为壑”的现代化,而是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从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到全球各国的共同繁荣,从中国式现代化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具有广泛的价值延展和世界意义,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经济思想人民立场的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一脉相承。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理论的先进性。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坚持这一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成为当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前沿高地。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工作的重心也从过去追求高速增长转向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实践。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保障经济行稳致远。第二,坚持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底线,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其中保障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开展一切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三,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四,坚持实事求是,以时代眼光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避免国民经济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产业空心化局面。
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回顾改革开放史,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性地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并分别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取得重要突破。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方向和路径逐渐明确。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打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提计划经济为主。党的十四大报告则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应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则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理论上,改革的逻辑逐渐清晰: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出发,阐释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把改革的本质归结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变革,并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从生产关系的基础出发,改革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作为调整生产关系的主要措施。通过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确定改革的总体模式,以所有制改革为基础,利用“增量改革”的办法协调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这一定语,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产物。作为与计划相对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具有效率高、竞争充分、最大限度激发主体积极性等优势;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也暴露出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失灵和生产过剩现象。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有效遏制了恶性竞争与盲目的利润追逐,促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领导改革与建设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独立提出,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理论、所有制结构理论以及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等基础之上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机整体。我们党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展现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改革永远在路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保持理论和政策创新的先进性、科学性,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更高水平。
三、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并指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这对包括经济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更艰巨的任务要求。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转化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要在历史视野下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重大意义,总结未来推进路径。第一,加强宏观经验阐述基础上的微观分析。现有研究主要从历史视角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总结其关键特征和重大意义,但从现代化的全局视角出发,不可避免地忽略了经济领域的微观细节、忽视了企业和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激励和实践。宏观层面的事实并非微观层面的简单加总,缺乏微观基础的研究存在科学属性不强、解释力度不足等问题。第二,注重典型事实发掘基础上的理论框架构建。部分研究仍未脱离西方视角,往往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为标准,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对比,这种“西方中心论”视角难以真实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就。未来研究需凝练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事实,全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研究体系,实现理论体系的飞跃。
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要在实践维度上加强重点领域研究。第一,深入挖掘中国特色典型事实,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例如,从西方现代化理论来看,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技术等要素条件,但中国在这些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却创造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奇迹”;再如,从长期到短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中国式规划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指挥棒”作用,但如何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资源配置、平衡信息集中与地方自主性之间的矛盾,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中国课题。对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典型事实的有效挖掘,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经验升华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前提条件。第二,着重关注制度设计和创新过程,坚持短期和长期相结合。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经济体制创新。具体而言,在预期管理方面,学界多关注发达经济体所采用的央行前瞻指引等预期管理方法,并将其模型化为系统理论,中国则不拘泥于西方的短期预期调节,而是更注重长期稳定的预期管理;在宏观调控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宏观调控,以穿越数个经济周期的趋势思维来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以扩张或者收缩的经济政策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上述体制和机制设计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有待进一步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凝练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第三,亟待推进研究范式革命,坚持定量与定性、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在显著推动数字经济在中国发展繁荣的同时,也对经济学研究的现行范式构成了挑战和革新需求。要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就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数据的便利,构建全面、科学、系统、可操作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成就,助力重点领域的改革实践向纵深推进。
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要在中西比较中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制度优势及其对世界历史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意义。一方面,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对已有现代化方案的深化和超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集中体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的阐述中,即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社会人口体量较小的现代化、贫富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的现代化、对外侵略扩张的现代化、环境资源紧张型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超越,则表现为在生产力条件相对落后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既没有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同时又与全球化进程保持密切联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成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学者多次宣扬“中国崩溃论”,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表明,中国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挺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但我国经济总体运行状况仍保持平稳。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宝贵素材。另一方面,总结中国式现代化与已有现代化方案之间的共同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发展的全过程中,不仅深深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禀赋条件,也遵循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化的一般趋向,并广泛学习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其他后发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广泛利用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些共同规律也在二战后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中得到检验。中国的巨大人口体量和中国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要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规律与世界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只有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和实施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时代担当。我们应继续团结一心、矢志不渝,迎接挑战、攻坚克难,以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共同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

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中央党校科研部主任陈曙光
(2024年7月4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抓好改革的事情,关键也在党。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实践证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改革得以全面推进、不断深化,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正确认识形势、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应对挑战,把各领域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推动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一、确保改革始终坚持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历来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绝不能变。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40多年前。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在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下,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能改的坚决改,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能改的坚决守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一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根本性问题上,在涉及改革方向、立场、步骤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讲模棱两可的话,不做遮遮掩掩的事,不犯颠覆性错误。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二、确保凝聚改革共识汇聚合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然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改革的任务格外艰巨,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凝聚共识很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改革事业越是向前推进,越需要积聚最广泛的力量;改革越是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越需要上下同心、共渡难关。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干。汇聚改革合力,要强化统筹协调,改革恰如十个指头弹钢琴,既要有重点、有节奏,又要统筹兼顾、做好协调;汇聚改革合力,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保证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汇聚改革合力,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在中国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把各方面力量汇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在改革道路上继续攻克一个个难关,爬过一道道坡坎,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动力。
三、确保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最大程度凝聚群众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这深刻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开放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获得力量之源。
党是改革的领导力量。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最核心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从根本上离开了改革的正确方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党的领导与群众创造统一于改革全过程。一方面,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改革怎么展开,需要人民的深入实践,改革是否成功,人民的体验最有说服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越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从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将其提升为推进改革的方针和政策,使改革的方案设计更符合群众期待,使改革的政策主张更接地气,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党领导、谋划、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不断夯实群众基础。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确保央地协同配合步调一致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3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