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金融系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为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既是检验金融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保障。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全省金融系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培训班。在此,我深感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这一重要课题。
一、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其政治性的具体体现。
党的领导确保中国金融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和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金融工作在正确的方向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护航保驾。多党制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成为其政党拉锯战背后资本逐利的工具,大量资本投机导致实体经济萎缩、两极分化加剧。方向正确,行则将至。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中,面临不同的时代形势和发展任务,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贯彻始终的。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要始终坚持党中央这个领导核心,始终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1924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衙前农民协会在浙江萧山建立起全国第一个革命金融机构——萧山衙前信用合作社。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百年变局和经济全球化逆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将金融工作嵌入国家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党领导中国金融业走好开拓创新之路、自信自立之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经受住了重重挑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承担着不同的时代使命,以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例,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围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要求,坚定推进金融改革,确保金融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大型国有银行从举步维艰到创造跃升国际一流银行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革道路,为金融改革成功给出“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在世界经济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稳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在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上,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日益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在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善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相继实施“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设立科创板,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党领导中国金融业走好行稳致远之路、长治久安之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金融系统形成强大抗风险合力,使我国成为大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金融事业稳健发展,坚持将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不断增强金融市场韧性,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2023年,我国GDP较上年增长5.2%,国际金融论坛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决定了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发展之路的显著区别。
(一)金融富民,统筹公平与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金融不能成为服务于少数人逐利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西方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将公平和效益对立起来,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导致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市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形成“财富集中—政治权利集中—财富再次集中”的垄断循环,中产衰落、阶级对立、社会撕裂的趋势日益加深。金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并正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一方面,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要做大全体人民的“蛋糕”,而不是实现少数人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定了金融工作的方向就是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金融为民,维护人民利益谨守“三条线”。金融自由化外衣下是财富掠夺。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实际上演变成为强国对弱国的“自由竞争”、资本对劳动的“自由竞争”,本质上是强者对弱者的掠夺。随着金融自由化逐渐盛行,西方国家通过货币霸权转嫁危机,在一轮轮金融危机中收割大量财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手段成为掠夺资源的工具。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的重要内容。要在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的同时,严守金融创新的底线、红线、高压线,避免借金融创新之名乱创新,引发金融乱象。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能以创新的名义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不搞伪创新,这是创新的底线。金融创新最终服务人民需求、让群众获益,金融产品、业务模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民切身利益,特别是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要更加慎重。二是不违规增加地方隐性债务,这是红线。扎实推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把好地方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坚决遏制“一边化债,一边新增”。三是不以任何形式借创新的名义助推资本运作下的资本无序扩张和资本空转,这是高压线。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以金融创新为名、以资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套娃式嵌套”等资本复杂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5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