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的故事广为流传,最让人称颂的就是“禅让制”了。黄帝死后,孙子颛顼帝即位。颛顼帝死后,侄子帝喾即位。帝喾死后,自己儿子帝挚即位。但是帝挚没干出什么成绩,弟弟帝尧即位。帝尧觉得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行,最后将帝位传给帝舜。帝舜虽说经过七代后沦为平民了,但起码根正苗红。舜觉得自己儿子商均不成才,所以传给了禹,而禹又是颛顼帝的孙子。为什么几乎都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不继承帝位待遇也不差。
从五帝本纪中的小故事中就可以看出,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获得自己姓氏的有14人。皇帝的正妃嫘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虽然没有获得帝位,但至少也被封为诸侯了。
而且,帝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太凶恶,愚顽,不能用。并且说出这样一句话“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让一人得利。”可见,有能者居之在当时是普遍共识。
舜即位之后,象征性地做做样子,把帝位让给丹朱,但是诸侯不接受丹朱,所以,舜觉得这是天意了,然后登天子之位。
舜后来觉得自己儿子商均不成才,把帝位让给禹,禹同样象征性地做做样子,把帝位让给商均,但是诸侯不接受商均,所以,禹继承帝位。
帝位让出去之后,后来的继承者会亏待自己的儿子吗?不会的。
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享有封地,分别在唐和虞得。而且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服饰,用自己家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会把他们当做臣子对待,表示不以帝位压人。
由此可见,不继承帝位的待遇也不差。
整个环境对于帝位继承人要求比较高,儿子不适合,也坐不住。
上古时期,要想坐稳帝位,必须要有成绩才行,不然很难服众。要么德才兼备,要么贡献巨大。像帝尧制定历法,教给民众按照相关节令从事生产活动。像舜校正四时节气,颁布新历法,统一音律和度量衡,承办四个罪人,天下悦服。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成绩斐然,天下诚服。
而帝喾传位给儿子帝挚,但是帝挚做不出成绩来,只能换人了。
所以说,那个时代,卓越的成绩,良好的品德自己众人的拥护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帝位很难坐稳。
名声很重要。
那个年代的人对名声是非常在意的。尧传位的时候,就说了,不能为了儿子一个人的利益让天下人受害。
而舜在家里是受排挤,甚至是被迫害的。他父亲让舜修补谷仓,结果却在下面放火,舜用两个斗笠保护自己,逃开了。
后来又让舜挖井,舜长了个心眼儿,挖井的时候在侧壁挖了一条暗道。他父亲和兄弟一起往井里填土掩埋,企图杀死舜,最后舜从暗道逃走了。
但即使如此,舜依然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可见,舜对于自己的外在形象还是非常在乎的。但是私下还是非常谨慎的,不然怎么会事先挖暗道?
另外,历史中说的五帝可没有大禹。按理说,大禹治水的功绩并不小,甚至超过了前面的功绩。为什么大禹不在五帝之列?难道仅仅是先后顺序的原因吗?我认为不是!
从大禹之后,禅让制就没有了。大禹本来是把帝位让给益,但是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天下臣民都不拥戴他,而大禹的儿子启比较贤德,所以益也做做样子让位于启,然而让出去了就真让出去了。于是,启继承了天子位,从此开始,都是传给儿子,不再禅让了。也许从大禹开始,禅让制没了,从而影响了后人对于五帝的划分吧。
所以说,禅让制是有客观条件约束的,也许那时候家族观念大于家庭观念,始终会以家族利益作为最大利益。因此,对于帝位继承人的选择上来讲,能力,品德才是入场券。儿子不行的话,后续待遇也不错,自己还能留下美名,综合考虑下,也就不传给儿子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