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我省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信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紧紧围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我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办法,涵盖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各个环节,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这些制度的出台,为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管理范围逐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从一般公共预算逐步延伸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了四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覆盖。同时,绩效管理的对象也从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支出,基本做到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
3.评价质量稳步提升:加强了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规范了评价流程和方法,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对一些重大项目和政策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项目和政策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4.结果应用不断强化:建立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和部门,在预算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项目和部门,减少预算安排或进行调整。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预算单位的绩效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强化结果应用,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了预算单位不断改进管理。
5.基础工作持续加强:加强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培训,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建立了预算绩效指标库和标准体系,为绩效目标编制和绩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开发了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绩效目标申报、运行监控、评价等工作的网上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财政干部和预算单位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财政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清醒认识问题,增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紧迫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观念,没有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一些单位对绩效目标编制不重视,目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导致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脱节。
2.管理基础较为薄弱: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指标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准确反映项目和政策的绩效情况。绩效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给绩效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数据共享和应用不够充分。
3.评价质量有待提高:部分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不高,评价内容不够全面、深入,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准确反映项目和政策的真实绩效。一些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9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