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深悟论述强作风,巾帼奋进新征程
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人心向背,更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深邃,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身为XX市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我深入研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后,深感责任在肩,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深悟论述要义,夯实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一)洞察重大意义,筑牢使命担当。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直观展现,亦是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关键“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回首往昔,革命战争年代,党秉持“三大作风”,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步入新时代,党面临的环境与队伍不断变化,作风问题呈现复杂态势。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长期执政进程中,党内作风问题愈发凸显。若作风问题解决不善,党就可能面临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风险。故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将作风建设视为关乎党生死存亡的大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身心投入到作风建设工作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明晰本质属性,锤炼坚强党性。作风问题,追根溯源是党性问题。作风体现的是党员的形象与素质,其根源在于党性。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看似细微,实则都与公私、公款、公权紧密相连。抓作风建设,需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在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理想信念犹如根本,作风恰似外在表现,本正才能形聚。对于共产党人而言,能否解决好作风问题,是检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关键标尺。同时,党性、党风、党纪构成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我们要时刻以总书记要求为指引,积极参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将其作为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持续锤炼党性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坚强的党性引领优良作风的养成。
(三)把握核心要义,坚守人民立场。作风问题的核心,在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键在于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总书记强调,党要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诸多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却,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弃,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磅礴力量。我们务必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精准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与规律,带头践行群众路线,将心系群众、情系百姓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在工作中,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对标论述要求,聚焦作风建设关键环节
(一)狠抓规定落实,严守纪律红线。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与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总书记指出,制定规矩要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然制定规定,就要严格执行,动真碰硬。规矩是用来约束行为的,必须从紧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并非最高标准、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拿出恒心与韧劲,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日常习惯与自觉遵循。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人民群众切实看到作风建设的成效与变化。
(二)深化纠治“四风”,营造清正风气。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风”问题成为党内脱离群众现象的集中体现,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形式主义表现为知行不一、文山会海、弄虚作假;官僚主义体现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享乐主义呈现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9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