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治理优”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住建局等部门作了发言,讲得很具体、很实在;部分村(社区)分享了经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结合调研情况和工作实际,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一年,全镇上下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主线,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农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粮食安全根基更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总产量达1.8万吨,连续三年实现“双增长”;建成2个智能化育秧中心,良种覆盖率提升至9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
    二是产业振兴步伐加快。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蓝莓、食用菌等优势产业规模突破8000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建成镇级电商服务中心5个,培育农村网红主播20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三是乡村面貌显著改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2个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改造户厕200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新建“四好农村路”30公里,实现20户以上自然湾道路全硬化;绿化村庄河道50公里,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300户。
    四是基层治理成效明显。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划分基础网格180个,配备专职网格员200名,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开展“积分制”“清单制”试点,15个村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纳入积分管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产业发展质效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附加值低,比如我镇蓝莓鲜果销售占比达80%,深加工产品仅占20%;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10个村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但仍有5个村不足10万元,“弱村空壳村”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仍有短板。部分偏远村湾道路狭窄、安防设施缺失,雨季积水、冬季结冰问题突出;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灌溉渠系损毁率达30%,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公共服务配套不足,20%的村卫生室设备简陋,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仅60%。
    三是基层治理能力亟待加强。少数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谋发展、抓落实的劲头;部分村“三资”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养老、教育等领域民生诉求仍需加快解决。
    四是生态环保压力持续增大。畜禽养殖污染反弹隐患依然存在,部分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使用率不足70%;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问题尚未根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秸秆综合利用率虽达85%,但离“零焚烧”目标还有差距。
    同志们,“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农村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全镇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五大振兴”目标,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升级、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奋力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局面。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守牢“两条底线”,夯实农业发展根基
    1.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要稳定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3.2万亩、总产量不低于1.85万吨。抓住当前春耕关键期,加快推进育秧播种、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收。二要强化耕地保护。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2000亩撂荒地整治,确保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5万亩以上。三要提升生产能力。加快推进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配套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设施;推广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等数字农业技术,新建5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一要健全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监测,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精准识别,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今年以来新纳入监测对象23户78人,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二要强化产业就业帮扶。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蓝莓深加工、食用菌产业园等联农带农项目,确保每个脱贫村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产业;开发乡村公益岗位200个,组织脱贫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300人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就业全覆盖。三要深化结对帮扶。落实“干部包户”制度,重点关注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帮助解决就医、上学、就业等实际困难,让脱贫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二)做优“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要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重点打造“南部蓝莓、中部粮油、北部食用菌”三大产业带:南部6个村扩大蓝莓种植规模,建成500亩蓝莓智慧果园,引进1家冻干蓝莓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中部3个村依托优质水稻资源,发展“稻虾共作”2000亩,注册“**香米”地理标志商标,推动大米深加工;北部4个村扩建食用菌产业园,新建100个标准化大棚,开发香菇酱、木耳脆片等产品,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二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年内引进或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新增县级以上示范社5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9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