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春和景明,万物新生。今天我们相聚于此,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顺利毕业、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路关爱和陪伴你们的师长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回首求学路,在交大攻读研究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家的感受可能各有不同,但都会有一些共同的思忆与怀念。在图书馆纵览群书的上下求索,在实验室夜以继日的反复尝试,在思源湖畔信步漫谈的互相启迪,在南体霍体挥洒汗水的酣畅淋漓……你们成长于此,收获友谊、拓展视野,于科研训练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你们逐梦于此,“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融入血脉,“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的价值追求也将成为同学们远行的指引和前进的动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变局、变革、变化成为我们身边的高频词,世界形势纷繁复杂,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无论是科学技术、工业创造还是文化产品,都不断地惊艳世人、开创新的历史。身处风云际会的时代,阔步前行的祖国更让我们充满创新创造的底气和信心。今天大家即将奔赴山海,未来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希望大家始终葆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活力,勇于突破认知极限、超越思维局限、拓展人生界限,去创造无限可能、迎来无限精彩。围绕“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这一主题,杨振斌书记和我一起,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第一,勇于探索,突破认知极限。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探索未知始终是推动社会和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正是对浩瀚宇宙、微观世界、社会运行中诸多未知的追问,激励着人们迈出勇敢探索的脚步,不断拓宽认知边界,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塑造了愈发美好而多彩的世界。
深渊是地球表面最少被人类探索的环境之一,事实上,相较于太空探索,当前人类对海洋的研究与认识甚至更为不足。2021年,由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肖湘教授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发起的“溟渊计划”,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向万米深蓝发起挑战。每下潜一米都是对设备性能的巨大挑战,每停留一秒都是对探索未至之境的无畏坚持。研究团队顶着5次超强台风的冲击,在压力高达1100个大气压的深渊里,成功采集并处理了马里亚纳海沟及其临近深渊区的宝贵样品近2000份。历经三年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而又异常繁荣的深渊生态系统,构建了全球唯一的深渊生物大数据库并向全球开放共享,为开发深海生物资源、服务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全新赛道。今年3月初,团队第一阶段研究成果面向全球发布,标志着我国深渊生命研究实现国际领跑。目前,肖湘老师正带领七名交大师生,赴东南印度洋深渊区开展新的科学考察。
同学们,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有许多尚未得到破解、甚至还未被提出的问题。认知的极限是相对的,它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都会有所不同,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永不受限、探索脚步永不停息。希望大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怀有对事业的专注力和敏锐度,瞄准制约发展的深层次堵点难点问题,于“快时代”中下“慢功夫”,持之以恒、不懈钻研,向着更高处攀登、更深处迈进,努力成长为所在领域的开路者、突破者和引领者。
第二,交叉融合,超越思维局限。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呈现出高度交叉集成的特征,诸多新问题都难以依靠单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得到解决,只有敢于打开知识边界、破除思维藩篱,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推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才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创造出重大的创新成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9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