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XX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调研报告

XX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调研报告
(9篇)
报告【一】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写字既是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写好汉字终身受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各科作业(包括语文作业)的卷面整洁度在下降,大部分学生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能达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求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的汉字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作文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因此,开发、开设书法课程,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已显得尤为必要。

  柳河县拥有一大批书法人才(其中许多人是学校老师),具有深厚的书法底蕴,已形成浓厚的书法氛围,为打造“书法之乡”积累了必要的条件,更为开发书法课程,开展书法教学活动提供了社会基础、课程资源和质量保障。

  针对以上情况,教育局本着“学习写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原则和目标,将书法作为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教育有效途径,特别把书法课列为我县地方课程开发的内容之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我县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书法文化的独特课程资源,20__年__月12日,柳河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杨雨梅同志带领全体督学、各校校长及相关单位领导,到柳河县实验小学,就我县开展书法教学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工作中,听取了实验小学柳梅校长的工作汇报,并实地考察了实验小学的书法教室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实地查看和访谈及与各校校长交流了解到,我县的书法教学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全县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推广普及书法教育,提高全县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书法教育成为我县学校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一)明确书法课程目标

  通过开设书法课程,使我县中小学生逐步感知祖国语言文字形体美的深刻内涵,了解书法的历史及相关文化知识,在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写字”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开设书法课程,促使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练就过硬的“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基本功,以自身高超的书写能力为学生示范,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促使学校营造书法艺术的良好氛围,利用书法教学活动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通过开设书法课程,为柳河县打造“书法之乡”活动奠定基础,培养人才。制定了不同年段钢笔字、毛笔字的书法学习目标。

  (二)完善书法课程体系

  根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开发了一套“书法”教材。教材共分硬笔和软笔两部分,软笔书法14册,供3——9年级使用,硬笔书法18册,供1——9年级使用。1、2年级以练铅笔字为主;3——9年级钢笔字和毛笔字同步训练。

  (三)强化书法课程管理

  1、以“书法”教材为蓝本,开齐、开足、开好书法课程。做到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评价。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2、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和书法教科研工作,为开好书法课程提供有效保障。

  学校挑选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作为书法组组长,带头开展书法教学和教研工作。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各校书法教师进行培训,教科研部门适时组织书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书法水平和授课能力,推动书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保证了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3、学校把书法课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之中。

  制定了书法课程考核细则与考评方法,科学使用考评结果,督促、激励教师扎扎实实地开好书法课,杜绝课程流于形式。学校在重视学生规范书写的同时,注重了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从学前教育入手,从学前班抓起,只要动笔,就要强调坐姿和执笔。每个班级的前面张贴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图,为学生示范。

  4、营造书法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书法活动。

  学校把“书法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班队会、晨会、家长学校以及校刊、黑板报等宣传写好汉字的意义,介绍书体等书法常识,介绍历代书法名家、名作,推广古今书法名家及身边书法名人的练字经验等,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让学生享受写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1、写字与教学质量检测挂钩。

  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学校在组织每次教学质量测试时,要在语文试卷中设置5分,用于考察写字质量,其中1——3年级要把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列入考察之中,可占2分,写字质量占3分;第二个层面,期末考试时,进修学校设计的语文试卷中,也要有5分用来考察写字;第三个层面,即写字的质量与中考和小学质量检测的成绩挂钩。即中考时,在语文总分中额外加5分用来评价字的规范程度,全县小学质量抽测时,语文试卷的总分中,也有5分用来评价字的规范程度。

  2、书法教育教学与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挂钩。

  教育局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检查评价书法课程的开设情况与效果。评价结果计入各校校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3、建立评比奖励机制。

  每学年举办一次全县师生现场书法大赛,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并举办书法展览,展出优秀书法作品。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对书法课程所需书法工具准备不充分,有时发生丢笔、落墨的现象。

  2、个别家长对孩子书法学习过程的不理解以及急功近利。有些家长将学生作品获奖作为书法学习的终极目标,给孩子和老师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使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五、三点建议

  1、学校统一购置笔墨纸砚。这样既保证了正常书法课所用的工具,使书法教师不必操心用具准备工作,同时统一购置书法用具,又可以减少浪费现象。

  2、学校增设书法教室。学生们只要空手来到书法教室即可上课,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使学生们学习书法更加轻松自如。

  3、争取家长支持。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与家长沟通,明确学习书法目的,避免功利与浮躁。督促并保证学生在家每天有一定的练笔时间,做到“天天练”。使学校、社会、家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都来重视书法教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调研报告【二】

  一、调研目的

  依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对全镇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设、体育艺术群体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器材、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采取的促进策略与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各中小学、教学点

  (二)调研方法

  1、问卷法:

  调查体育艺术教师师资队伍状况;经费投入;未来7年发展规划。

  2、访谈法:

  与体育、艺术教师、校领导、办事处教研干事及学生面谈。

  3、观察法:

  看档案资料;看场地、设施设备;看器材

  三、调研综述

  (一)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成绩

  1、开齐开足了课时,严格组织管理

  根据调查发现,全镇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教学管理的依据完全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导性文件,各校体育艺术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下设由主管副校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实施。各校均开齐开足了体育艺术课时,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做了细致认真的安排,并得以落实,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实群体活动,竞技成绩、艺术成果喜人。

  其中全镇各校积极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两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克服场地、器材、经费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学生群体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有训练内容、方法,有训练记载,充分调动了义务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以体促智,以体育美,以体育乐的目的。“课外一小时锻炼活动”开展率达100%。

  在各校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及运动队训练达98%,俱乐部式的体育艺术教学法模式营造了生动、活泼、友善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各校坚持举办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展月或季体育艺术活动,如“三大球”、“三小球”、广播操、拔河、踢毽子、歌咏比赛、美术作品展等小型多样的比赛活动,在参加各级体育、艺术比赛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体育艺术教育设施简陋,但成果喜人。

  3、体育艺术教师素质迅速提高,稳定教师队伍

  积极响应国家、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争取指标先后组织体育艺术教师到武汉等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体育艺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创建平台,落实体育教师服装等有关待遇,并在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真正提高体育艺术教师地位和待遇。

  (二)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艺术教师地位不高,编制不足。

  调研中发现,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师人均每周上课在14—18节不等,但额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纪课改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校1—2年级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保证每班每周4节体育课,其它年级3节体育课。目前体育艺术教师编制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村小师资严重匮乏,学生只知道上体育课就是玩。

  从教师年龄和职称结构看,中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仅占5%,而高级职称为零。从社会舆论看,虽然近年来反复提倡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可实际落实还是远远不够,存在的差距还很大,轻视体、音、美和对体育艺术教师的偏见依然存在,多数学校在评先评职时不能够考虑体、音、美学科的特殊性和艰苦性,晋级评优存在偏重文化课教师的现象,体育艺术学科教师评高级职称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体育艺术教师被迫转岗或下海,造成体育艺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2、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失修。

  义务教育经费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财政困难,尤其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学校体育艺术不能很好开展。调研发现,许多学校体育艺术经费所占比例不到学校教育经遇的1%。有的学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艺术工作不够重视,在资金筹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给予解决。

  部分学校体育艺术场地设施建设不够科学,部分设施被占用,体育艺术设施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由于养护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设施的使用寿命,致使器材频繁损坏,甚至报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春、秋、冬多风季节,各校体育场地扬尘现象严重,很大程度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给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三)促进体育艺术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的策略与措施建议。

  1、加强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师资培训。

  对于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体育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体育艺术的开展给体育艺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更要有突出的学识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风范,还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法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知精神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必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加大体育艺术教师培训的力度,教育部门应把体育艺术教师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一方面要抓住“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培训工作,制定政策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我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形式,对现有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校际相互观察、交流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职体育教师和有兴趣的富余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和函授状大队伍。提倡校际之间教师相互聘任。促使他们更新知识,增进专业教学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使体育艺术教师享受与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积极性,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2、不断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要严格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中规定的体育经费,努力达到全国平均,在经费的使用上,每年应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实解决有些领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计划但难以落实的问题。在教育经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艺术经费增加创造了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艺术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也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经费,迅速改变学校体育艺术遭遇严重短缺的局面。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学校体育艺术场馆设施不被侵占,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配置,从制度上保证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卫生、安全、整洁、舒适的现代化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翠绿的草坪、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运动场景中,去奔跑、去跳跃、充满生机和活力地成长发展。

  3、重视群体教育,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形成。

  实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仅重视体育艺术课程教学而且还应重视群体活动和兴趣小组的训练等群体教育,坚持每年举办两次田径运动会制度,积极组织“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师生体育、艺术汇演活动。因此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校的群体活动。建立青少年业余体育艺术俱乐部,组织多种运动项目的课外训练运动竞赛,并以“体育与艺术”“积极生活”为主题,有计划的开展体育艺术节等活动。建立群体教育的评估标准,把体育艺术群体活动作为对学校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要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认知水平、体育艺术素质、体育艺术能力和意识着眼,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新体系。将体育艺术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课内、课外、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育模式。采用教育部门、体育艺术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多边互动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

  4、加大体育艺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力度。

  其中体育艺术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艺术的目标,国家教育部把体育课改变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是我国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临新的教育观念、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体育艺术课程必须加大改革和建设的力度,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修订体育艺术课程计划,使体育艺术教学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弹性化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艺术实践能力和体育艺术素养,使学生的终生体育艺术思想形成和发展。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间互动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体育艺术教学环境。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调研报告【三】

  去年以来,x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管、学、用”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市五县二区中,率先完成远程教育试点建设,受到省远程教育办公室表彰,__年3月全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现场会在该县召开,濮城镇、王楼乡被评为市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主要做法

  (一)抓发动,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精心部署。县远程办结合工作实际,对试点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从站点的选址、场所的选定、房屋的修缮、设备的安装调试、管理人员的配备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各个环节都作了统一的安排和要求。三是严格督查。由县远程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乡镇、村,开展调查研究,检查和督促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有效地促进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公开栏、报纸和“x县大河网”等阵地,大力宣传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及时反映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二)抓实施,全面完成站点建设。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各乡镇、村积极筹措资金,对规划建设的站点和村党员活动室进行整修,部分村还新建了村室,配齐了课桌椅,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达到了“八防”,即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雷、防雨、防磁、防高温;实现了“三通”:通路、通电、通电话,为远教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乡镇共投入20万余元用于村党员活动室改扩建。二是推进站点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先将12个乡镇接收站和10个试点村作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安装。目前,296个终端接收站点(其中乡镇直12个接收站,行政村284个接收点)建设全面完成,并全部投入使用。三是统一配套建设。在站点配套建设上,我县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牌匾制作,统一印制学习记录簿,促进了站点建设的规范化。

  (三)抓培训,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一是网通公司组织培训。结合设备安装,在站点建设时对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使其基本掌握操作技术。二是县远程办组织培训。按照站点管理员分级培训的原则,县培训乡镇接收站管理员,乡镇培训村管理员,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县远程办组织对全县12个乡镇远程教育专干和284个村级站点技术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再由各乡镇远程教育专干对本乡的村级管理员进行继续培训。先后在白衣阁、张庄、陈庄和濮城四个乡镇,对全县296个终端站点管理员进行了分片集中教育培训,经测试合格后为管理员,并统一制作配发了上岗证。通过强化培训和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抓管理,促进站点规范运转。一是管理制度化。印发了x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学习运用制度、管理员职责、信息反馈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等制度,由各乡镇按照统一的规格和模式规范上墙,从而使远程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管理规范化。推行了节目预告制度,由村党支部每次把要播放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或通过广播提前预告节目安排,使党员群众能够有选择地进行收看,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三是管理特色化。对于建在行政村的站点,实行乡镇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增强了乡镇包村干部的责任心,同时也加强了对村支部的监督。

  (五)抓教学,充分发挥站点作用。一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成立了以科技、教育、广电、农牧、林业等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2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