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章译文翻译,论语12章译文翻译七年级上册

继续解释第十二篇的第20章和第21章。

论语12章译文翻译,论语12章译文翻译七年级上册

解释:

子张孔子“什么是读书人?怎样才可以算是通达的读书人?【达,通达的意思,时时都能够不离道的根本就是达道,现在人称为达人[呲牙]】”

孔子回答说“你先回答我你所谓的通达是什么?”

子张说“在国里必定有好的名声,在家族里也必定有好的名声。”

孔子说“这种人只是享有盛名,不是所谓的通达。我说的通达之人,本质正直且好行义事, 同时这人也会通过审查人的言语,观察人的表情来判断被审查人内在的真假。在具体做事时,通达的人甘愿居于下位。他在国家做任何事是不会离大道,在家族里办事也同样是处处不离大道。你刚刚所说的那些是一心求名誉的人,外在一副很仁厚的样子,而行为却是相反。因为有仁厚的外表包装,所以内在就不怀疑了。”

论语12章译文翻译,论语12章译文翻译七年级上册

解释:

樊迟跟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游玩,他问:“敢问夫子是如何增进自己的崇德,修去内心的邪念,分辨不明的疑惑?”

孔子说“问得好!先办对大众有益的事,而不是先计算自己能得多少利益,这不就是在长养自己的崇德吗?【崇德】

专注于改变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专注于攻击他人的恶,这不就是在修去自己内心的恶吗?【修慝】

为了一时的愤怒忘却了自身及父母的安危,因小失大,这难道不是很迷惑的事?”【辨惑

论语12章译文翻译,论语12章译文翻译七年级上册

延伸:

说到辨惑,孔子教樊迟在碰到愤怒的时候要释怀。孔子的另外一个徒弟子张也一样问过辨惑,孔子的回答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是告诉子张要练习遏制欲望的功夫。这样看来愤怒和欲望是迷惑两种表现,因此辨惑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愤怒和遏制欲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