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出塞诗引起了后人对龙城飞将不同的猜测,明明奇袭龙城,还有阴山大决战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的是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可很多人却以李广有飞将军之名把头衔安到李广的身上。
以前的我也没有太注意这些事,可前一段看别人写的历史架空小说夸赞了卫青而暗示了李广大决战关键时候迷路。有人留言说李广因为名气太大,直接对上了匈奴主力。我看到后就也留言了一下论名气卫霍的名气不更大?可怎么都是他们奇袭别人,而不是被围,野战被围不是更加说明将领不行么?更何况迷路跟名气也扯不上关系啊。
就这样回复后刚开始我也没太当回事,毕竟看小说留言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可万万没想到,我这么一条留言却换来了几个人的火力想象。
我说李广主动出击匈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他们就说带的兵不同,卫霍是嫡系,兵士素质兵甲马匹都是最优的。
我说刚开始武帝给的机会是相同的,四路大军每人统领一万,结果卫青长途奔袭屠了匈奴祭祖圣地龙城,而李广却陷入包围全军覆没。你说武帝给李广的兵士差,可陷入敌军包围,又或者迷路也能怪士兵头上?难道是士兵指挥不行才让李广落入敌方包围的?后面迷路也都怪士兵?他们又说是李广的名气太大了,撞上了匈奴的主力。
我说论名气李广还能大过卫霍?可名气大后依然是卫霍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也没因为名气大而被重兵包围,依然是屡次大败匈奴。真正的千古名将不应该都是包抄袭击别人么?而不应该屡次成为被包围的一方,历史上,被包围或者被袭击兵败的将领多了去了,难道都要怪自己名气太大才会遭遇对方主力成为消灭对象么?每个将领打败仗是不是都要归咎于遇到对方主力了?然后一些人就开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了,说什么他再菜也进了武庙的,我再猛也是注定无法青史留名的,还说李广本身可以在家养老但依旧选择上了战场,如果是我,可能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面躲着了吧。
辩论到这里就变味了,有人说李广守边疆我怎么不叫了,又有人说卫青守不住城,换卫青来边疆早就被打穿了。对此,一直主动出击消灭匈奴与国门之外的卫青我也没法评论守城这点。
奇袭龙城的是卫青,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使漠南无王庭的是卫青,卫青墓的形状也是根据阴山形状打造的,善守的李广就没去过龙城,也没在阴山防御过,难道仅仅靠一个飞将军的名号就认为龙城飞将是李广么?龙城飞将不能指卫青奇袭龙城像飞将一样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