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医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我院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院面临新院建设学科发展、科研突破、分级诊疗等重点任务和严峻形势。根据XXXXXX和xx卫计委关于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主体思想及要求,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经认真研究讨论,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医院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医院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院事业发展的攻坚阶段,面对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门急诊大楼和新院区建设等形势与任务,全院干部职工在学校和省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推动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优质资源不断扩增,医疗服务能力增强。
    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明显扩增。到“十三五”末,医院编制床位增至4200张(XX院区张,新院区2000张),年服务门诊人次达150万,住院人次万;核准开展“试管婴儿技术”、“自体骨髓移植”、“肿瘤生物治疗”等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共计280项;忠山院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实现病人自助查询、付款结算、预约挂号等功能;新增高端CT、3.0MRI、直线加速器、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和西南地区第一台小动物PET-CT,医疗设备总值由4.8亿元(2010年)提升到7.3亿元(2020年);与叙永县人民医院、赤水市人民医、川南矿区石油医院等12家医院签订技术帮扶协议,有53家医疗单位与我院开通双向转诊通道。
    医院坚持管理出效率,管理出质量的原则,组织全院质量大讨论、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推广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成立质控中心、重新修订护理质量标准等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达到100%,肝胆外科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建成省内唯一护理器械研发实验室,是xx第三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急诊、肿瘤、新生儿等9个专业专科护士培训工作。
    2014年,医院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复查。
    (二)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学科建设再上台阶。
    “十三五”期间,医院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20项,总资助经费482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8项,总资助经费1005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88项目,其中xx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3项,获授权专利69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1420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文章147篇。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组建了xx心血管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整形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xx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增至18个,核医学科综合专科声誉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二,内分泌科被评为全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示范单位。医院与新泸州火炬化工厂开展合作,开发生产氧-18等显像剂、诊断试剂,并力争注册转化为临床诊断试剂。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研发新药,与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临床技能培训基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格认定复核检查。有5名专家分别当选xx医学会核医学专委会现任主任委员、儿科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感染病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皮肤性病专委会侯任主任委员、xx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三)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继教规培稳步推进。
    医院十分注重学生学风建设与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引进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及课程考核方法。截止2020年底,共建设院级精品课程15个,省级精品课程8个,有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3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3名教师获得泸州老窖“金教鞭”奖、15名教师获得泸州老窖“金教鞭之星”奖;近5年来,临床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考研上线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在全国排名第15名,全国总分第一名是我校毕业生);由我院培训的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连续5年蝉联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三次(全国连续5届进入全国总决赛12所院校之一);医院成功申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5+3”项目试点单位,2020年底在培住院医师1040人,护士321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全科医师、规培医师、临床药师、内镜与微创等培训提供了完善的保障,医院被评为xx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继续教育基地。
    (四)医院基础条件改善,总体规划稳步推进。
    在省、市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十三五”期间,医院顺利完成忠山院区内科大楼改扩建工程、新门急诊综合大楼建设、院区内道路与电梯改造、后勤综合保障服务等项目,最大限度改善忠山院区基础条件和后勤保障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工程(1000张床位,建筑面积18万㎡)进展顺利,2020年底完成住院大楼封顶,职工周转房建设按步骤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医院各项基础建设投入经费达7.9亿元。
    (五)推进人才兴院战略,科学管理加快发展。
    医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十三五”期间,医院新增xx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后备人才37名,省卫生突贡优秀中青年专家6名,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17名,后备人才19名,新增博士61名,雷正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郑思琳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先进个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工作受到国家卫计委表彰,邓存良被评为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模范院长”。医院与国家卫计委人才服务中心长期合作,组织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主动带领周边基层医院发展,主办的“巴蜀医学健康论坛”、“川南医政沙龙”品牌活动,为周边市县级基层医疗机构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医院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一岗双责”的要求,重视职工教育,注重医患沟通与医疗缺陷管理,接受社会对医疗服务的监督,通报处理了一些态度不好作风不实的人员,将行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还不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与政府建立三方协调机制,依法妥善处置医疗纠纷,医院医疗纠纷发生和赔偿总额均呈下降趋势。2014年,迎接国家卫计委涉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活动检查受到好评。
    (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医院国际视野。
    医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三五”期间,与荷兰马斯特里赫大学医学中心、德国阿沙芬堡医院、以色列希勒雅法医学中心、日本昭和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等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稳定学术往来和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医院完成各类项目派出国(境)中长期进修学习45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共计82人次;派出医院行政后勤管理干部、临床科主任110人次赴台湾进行培训学习,派遣5人赴美国、德国、日本攻读博士学位;邀请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团体到我院讲学及学术交流共计36次,先后聘请了14名国际知名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医院积极支持国家外交政策,“十三五”期间,共派出了援外医疗队员10人次,目前仍有3名同志在外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医院社会形象。
    医院专业应急救援工作经历了多次实战的检验,已具有较高的水平。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圆满完成了“芦山地震”、“鲁甸地震”、“桃子沟矿难”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出动医疗应急救援人员200余人次,抢救、诊疗伤员及灾民数千人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表彰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医院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或自己组织的的各种爱心帮扶活动,近5年来,各类爱心捐赠价值超过200万元,组织各类义诊600余人次,完成6家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任务。派驻专人到对口帮扶的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医院成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帮扶医院,让更多贫困聋儿恢复听力,融入社会。
    (八)加强党建推进民主,不断强化支撑保障。
    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着力抓好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学习教育活动和治理“庸懒散拖”、“选人用人突出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等活动。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题党日”等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按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两代会议事规则,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分片联系科室”等联系群众的制度。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两个主体责任,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创三优、铸利剑、树新风”、“清风校园”活动,加强对大宗物资采购、项目招标、人员招聘等重要工作的全程监督。5年来,医院收到病员及家属赠送的锦旗733面、感谢信484件,拒绝病员及家属红包324万元。
    2016年,医院制定了第三个“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结合“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不断创新并持续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开展“创先争优”“双十佳”“感动医院十大人物”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展示医院良好形象,推出了改版官网、官方微信、微博,利用现代媒体和光媒通讯技术提升医院的品牌价值。出版了《医院文化新论》《医院文化学》《医院危机管理》等多部文化专着。组织丰富的工会、共青团活动,将其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载体,提升职工文化品位。急诊科和儿科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医院被评为“全国省级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二、“十四五”时期医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医院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机遇期与重大转型期,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以健康促小康”、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同时,xx大力推进“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将对我省卫生事业产生深远、立体、全方位的影响,为加快我省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医院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面深化医改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健康服务业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xx打造千亿医药产业,泸州建设百亿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更名医科大学,这些都为医院的发展搭建了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为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综合变革的关键时期,大型医院的体量式发展已经受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保支付、医药分家等政策的影响。医院之间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但是我院的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与打造一流医院、一流学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医院编制床位与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未能达到国家标准,员工中博士学位占比偏低,尤其缺乏领军人才和国内知名专家。
    二是重点学科建设还是短板。特色或者优势学科缺乏高端的人才引领,学科分布存在“碎片化”现象,难以有效形成合力,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是科研创新能力还需提升。高层次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原创性、标志性研究成果不多,学术成果影响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培育力度还需加强。
    四是医院运行管理模式还需认真思考。以新院区为主,忠山院区为辅的办院格局需要充分调研,统筹推进。
    
第二部分“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建设西部一流学科、一流医院,成为川滇黔渝结合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是医院“十四五”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卫生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医院发展紧跟世界一流技术,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医院定位
    医院坚持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立足川南,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努力建设西部一流学科、一流医院,成为川滇黔渝结合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和“健康xx”建设,到2025年,医院将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机制,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三大发展战略
    1.实施医院卓越品质战略——注重学科发展与医院内涵建设,实施多学科救治工程和优质服务工程,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病人就医感受。
    2.实施国际交流合作战略——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流诊疗技术,打造一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知名专家团队。
    3.实施一院两区发展战略——加快康健城项目建设,统筹一院两区的发展定位,逐步实现新院区为主、忠山院区为辅,专科特色鲜明,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和康复养老有机结合的办院格局,预计到2025年,医院资产规模将达到50亿元。
    (三)五大提升工程
    1.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依法监管,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争取获得省级医疗质控中心1-3个,新增市级医疗质控中心5个,认真落实省卫计委下达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提升病人就医满意度。
    2.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导向,打造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培养一批优秀师资,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
    3.人才和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加大学科领军人才引进,力争引进长江学者等高层次荣誉称号专家1-3名,国家荣誉称号专家1-2名,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增加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
    4.总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康健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医院优质床位总数达到4500床。寻求忠山院区新形态发展定位,改善就医环境,科学统筹两个院区资源配置、学科规划、人员配置等工作。
    5.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合理、可扩展的信息系统架构,标准化对内对外接口,标准化数据元,形成以电子病历为业务主线,以HIS为数据核心的临床、医技、手术室、麻醉科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等级达到国内一流。
    四、重点任务
    (一)医疗质量与技术创新。
    1.实施国际合作工程,与德国、以色列和英国知名医院共建“中德神经外科内镜培训中心”、“中以国际创伤修复培训中心”、“中德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搭建高水平医疗救治基地,建立“慢性复杂伤口诊疗中心”,提升医疗水平。
    2.实施多学科救治工程,在肺癌MDT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开展各种肿瘤的多学科救治工作。筹建胸痛中心、推广脑卒中防治工作经验,为救治疑难重症病人搭建平台。实施急救医疗体系工程,形成三级救助网络,健全院前急救体系。
    3.加强质量监管,完善院科两级质控中心建设,坚持开展医疗质量大讨论、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日间手术,扩大临床路径管理、日间手术病种覆盖范围和入组比例,实行病种规范化治疗。
    4.实施优质服务工程,按照国家卫计委关于《切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给予病人优质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5.实施医防结合工程,加强慢病防控管理,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糖尿病为试点,实施“三师共管”,实施慢病“医防结合”,为“医养结合”创造条件。
    6.依法科学推动各级各类学科新技术的开展,建设好川南产前筛查中心,争取恢复器官移植定点医院资格,积极推广开展试管婴儿、骨髓移植等技术。做好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医院建设工作,要求2021年完成指标,达到定点医院要求。
    (二)临床教学与继续教育。
    1.强化传统临床教学优势,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努力推进临床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工作激励和竞争机制。加强教育管理,完成审核式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时、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
    2.重点抓好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优势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和巩固各级精品课程,加强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建设,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争取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
    3.国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创建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继续加强规范化护士、医学类技师培训工作,探索和总结经验,力争部分培训项目纳入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加强技能中心建设,建立微创、模拟训练室。
    4.稳步推进“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的管理模式,在临床医技科室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X)。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加强医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三)科研平台与成果转化。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打造1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室。进一步提升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研究课题的能力,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奖项1-2项,增加高被引论文的发表,调整激励政策,争取顶级SCI论文的突破。
    2.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大团队攻坚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购买国外大文献数据库,整合学校和医院优质资源,打造跨学科研究平台,瞄准方向、汇聚人才,促进“大学科”和“大科研”的发展。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搭建有政策支持、资金引入和转化指导的成果转化平台。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研奖励标准,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高质和高效转化。
    4.完善科研及学科评价体系。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对医院科研工作进行分类信息化管理,动态考核。
    (四)人才培养与机制建设。
    1.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导向,XXXXXX发展建设为契机,做好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支持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到国外知名院校研修学习,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建设。
    2.积极储备优秀人才,加快优势学科建设,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按照国家要求比例配置,做好人才引进,补充差额人力资源,加强中青年人才培养,积极为其成长搭建平台。同时,根据西南医疗康健城建设进度,分梯队做好人才储备。
    3.打造学术型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学历层次,“十四五”期间每年选送博士学历、学位培养人员名,博士后流动站培养3-5人,选派中长期培养150—300人,博士比例达到20%。到2025年,新增博士60名,硕士500名,副高以上职称200名。
    4.完善医院人事考核、评优量化体系,完善医院《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管理办法》等。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新的人事薪酬制度,解决招聘人员待遇、休假等问题。
    (五)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
    1.依法治院,科学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职代会职能,建立专家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护理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其职能,实施专家治院,专家决策。健全医院决策督察机制,提高医院决策执行力。
    2.加强制度建设,调整机构设置,按责设岗,按岗配置,明细岗位职责,细化优化流程,推进各部门、科室精细化管理。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保障职工福利待遇的稳步提升。按照国家规定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特别要提高编外人员养老保险缴纳比例。
    3.加快医院总规(忠山院区与康健城)建设进度及水平,全面改善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后勤精细化、数据化、社会化管理,按照市场规律和灵活高效的企业化运行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科学做好医院财务整体规划,全面实施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HRP),包括集团财务、资产管理、成本核算、费用报销,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实施互联网+医疗工程,建立远程医疗,将对口支援、定点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3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