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调研报告: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调研报告(4149字)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以下简称“三全育人”),并强调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并对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提质转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当代学生政治认同的共同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总结“三全育人”视域下实践育人的主要特点,分析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新路径,是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实践育人的特点
1.育人目标明确。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是使青年大学生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体而言,实践育人强调引导青年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转化,并在实践转化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认知新时代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凸显实践育人功能。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公开讲话”,实践育人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引领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科学、有效地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修正大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育人模式多样。实践育人模式与高校理论教育相比,在育人模式上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有利于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提高育人效果。实践育人模式可以根据不同高校学生的偏好差异等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选择,实践育人活动的参与方式既可以以个体为单位独自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模式,还可以集体组织;实践活动场所可以是校内组织,也可以是校外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以教师为主导,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此外,考虑到突破时空限制的需要,实践育人有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线上途径展开,育人模式丰富多彩。3.育人思维系统。在开展实践育人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系统育人思维。系统育人思维是指教师需要摒弃割裂的思维模式,注重育人过程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采用关联式、融通式育人思维。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于用割裂的思维模式进行单一学科范畴教学,忽略了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简单机械地认为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仅是落实智育的任务,单科课程落实的任务就是“单育”,整体全面的育人目标被割裂为单一的、孤立的目标。而实践育人有利于打破学科领域和学科逻辑的界限,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的系统育人思维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育人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是人不断发展进步的两大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而当前,高校对实践育人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学生仅仅是被动、任务式地参与社会实践。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于学校而言,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人为割裂了实践育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有的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是硬性完成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忽略了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忽视了高校实践育人是系统育人工程,把实践育人完全边缘化。其二,对于学生而言,实践育人的主动参与性没有被充分调动,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到学校对实践育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被动接受学校安排学习任务的固化思维,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现象。
2.实践育人队伍建设不足。实践育人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决定着高校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质量的好坏,也是实践育人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当前,部分高校更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而忽略了实践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3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