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小学的时候,依稀记得一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电灯、电话、电视机,有了电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文字上方还配有黑白插图,令人充满无限遐想,也是童年的深深梦想。
那个年代,家乡公路沿线村庄,早早架线通了电,几个偏僻小村,当时因条件限制,直至九十年代初,才全部通了电。听村里人说,我们天水陇右一带的电,由刘家峡水电站长途输送。那时候,整体电力供应不足,停电成了常态,一年加起来,难得有多半年供电正常,也多集中在夏季雨水充足,春秋农忙季节。
再一个就是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盼着灯火通明,热热闹闹过大年,春节时间基本正常,也难免断断续续的,停个半晌午,抑或一晚上。其他时日,偶尔会一两天没电,乡亲们心里很不舒坦,真希望永远不要停电,晚上家里亮堂堂的,出门上厕所也不用害怕了。
那个年代,对停电最深刻的一次印象,大概是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刚开播那一年。乡亲们早就听到这个好消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夏夜的一个晚上,夜幕刚刚降临,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齐刷刷挤在邻居院子里,正当电视画面上,出现孙猴子一个筋斗云,在惊涛骇浪拍打声中,冲破巨石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啪”一下停电了。
这下子人们不高兴了,瞬间站在原地失了神。等了半天,还不来电,一股脑都涌到镇变电所门口(变电所就在村口),拍打着铁大门,此起彼伏地喊着:“快来电、快来电!”所长急匆匆出来解释说:“今晚全国各地的人,都在收看《西游记》,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变压器带不动,推了几次闸,实在没办法供上电……”
当时所长说了一大堆,让乡亲们耐心等待,说不定一会儿,电就突然来了。可大伙左等右等,就是没来电,我们才才不管哪些“废话”,又嚷嚷着让赶紧供电,聚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最后眼看实在没办法了,就在周围一边埋怨着,一边晃悠了好半天,估摸着当晚仅有的一集,早已演完了,才极不情愿地各回各家。
那个年代,忘不了夏日的晚上,因为停电,等大人从地里收工回来,点着煤油灯盏吃完晚饭,在星稀月隐的日子里,黑灯瞎火的,也干不了家务活,只好聚在附近场院里谈古论今,偶尔聊聊街面流传的奇闻趣事,说说田地农活和庄稼收成。孩子们百无聊奈,屁股坐不住就跑开,在依稀夜色下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斗鸡……夜色笼罩下的村庄和田野,远远近近虫子的叫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欢叫声不绝于耳,此时此刻的村庄,处处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充满乡间静谧安逸的生活味道。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那个年代,有电了生活就方便,哪些停电时光,现在想来也是美好的。有时九十点突然来电,还没睡下的人,欢呼大叫:“来电了,来电了!”一些年轻人扑腾起身,围到有电视人的家里,屋子瞬间又挤满了人。如果遇到有好看的电视剧,不想错过接续每一集,没晚便不约而至,主家客客气气招呼大家坐,全然没有半点不情愿。乡村生活纯朴简单,乡亲们彼此关系融洽,邻间偶有小矛盾,几天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的童年时期,囿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大多农村地方没有电,夜晚只能靠一盏简陋的煤油灯照明。九十年代以后,电力事业日新月异,家家户户通电了,劳作一天的母亲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缝补衣服袜子,一针一线纳着“千层底”。父亲们趁着夜色,或者打开院灯,修理白天损坏的农具,手不停息地喂鸡喂猪,喂牛喂马,干起家务活,一家人的身影在灯光下交错重叠着,渐愈融为一副爱的画卷。
还记得,在我上了小学五年级,一直到初中的三年,离学校近的附近村子,学校要求上晚自习。那几年,动不动就停电,有时一停好几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在路边捡来牙膏壳,削去牙膏口,削开牙膏皮,铝皮又软又结实,全都洗凉干净后,找来一根竹棍,把牙膏皮卷成桶状,再用棉花捻成灯芯,小心翼翼地套进牙膏卷里,这样一个灯头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找来墨水瓶,在瓶盖中央钻个小孔,牙膏口倒扣在瓶盖上,将牙膏皮卷成的灯芯,慢慢插进墨水瓶中,再从住校生煤油炉里,吸上半瓶煤油,一个漂亮好看的煤油灯,就成了那个年代,陪伴我们度过青春岁月的“最亲密伙伴”。那时候,记得墨水瓶或玻璃瓶子,家家户户也特别少,同学们出来进去,一不小心碰歪桌子,煤油灯掉地上,瞬间就“报销”了,最后还得重新做一个。于是乎,在上下学路上,捡牙膏壳和玻璃瓶子,积攒数量的多少,也就成了我们“宝贵财富”。
当夜晚来临,同学们争先恐后进入教室,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每个同学的眼里,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渴求。夜幕下,一张张课桌上的煤油灯渐次点燃,一个个小火苗在透过窗户的微风轻抚下跳跃闪动着,一束束灯光在教室里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忆童年时光,晨曦下此起彼伏的琅琅读书声,在灯影里回旋激荡着,兀自飘出窗外,久久回荡在校园上空,孩子们的未来梦想,就像水波一样,慢慢漾开,渐行渐远……
那年月,记得每家的灯泡几乎都是15瓦,瓦数小省电,用时拉线开关,人走灯熄,电费也少。就那么一个小灯泡,用电也特别省,能不用就不用。那时候,外出打工尚未兴起,农村经济来源有限,让乡亲们难免生活捉襟见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日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如今的乡村,生活毅然迈入科技化、信息化,每家每户至少拥有一台冰箱、洗衣机、彩电等,早已不是多么奢侈的事,人手一部手机,更算是很平常的生活了。
弹指一挥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遥远梦想,早已成了过去式。如今啊,电网不断升级改造,电压稳了,电价低了,供电更可靠了。乡亲们不再担心用电,为了响应国家绿色环保,也不约而同换成节能灯,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品牌家电琳娘满目,就连村庄道路两边,安装上节能路灯,晚上走路就跟白天一样,孩子早晨上学一个人不再害怕,大人晚上出行更方便。如今啊,很多家庭盖起了小洋楼,吊灯、台灯、床头灯样样齐全,与城里家庭没什么两样。村村也都建起了文化广场,灯光亮如白昼,每天晚上村民们跳广场舞健身,优美舞姿在灯光的更加动人。
一路灯光,一路歌声。电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留下诸多美好生活记忆。进入新世纪,电力事业更是突飞猛进,随着人们生活改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村里对电网一次次进行改造,再也没有出现过停电限电现象了。近年来,国家电网四通八达,高塔电网纵横交错,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路灯经过靓化美化,晚上华灯齐上,像盛开的一朵朵雪莲花炫丽极了。
有人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让全世界全人类推向更高的文明。灯光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亮,电力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梦想逐步成真。电带来光明,带来希望,现在几乎无法想象没有电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子呢?如果没有电,生活肯定会陷入恐慌无助的境地。
电,你能让遥远的天空接近大地,你能让荒芜的原野变成连绵绿洲,你能让沉重的黄土变得无比轻盈。电,自你走进人类,整个社会都离不开你,家家户户都需要你,世界因你才真正开启了高速运行的列车。
电力连着你我他,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节约用电,绿色环保用电,大手拉小手,让社会发展越来越美好,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日子越过越滋润。
作者:白尚礼(甘肃天水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谨作交流分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