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报告
    A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农村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群众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农村发展是影响新时代中国走向更高更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是进行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为整个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也是提高农村发展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党员干部是沟通基层党组织与上级组织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和道德品质,能够为农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农村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发展一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党员干部作为农村发展中的特殊群体是带领乡村发展走向更好、更强的领头羊。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不断深入与新时代思想理论的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经济建设为先,忽略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国家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为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更是大力兴修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农村经济也在持续向上发展,生产方式、生产模式不断升级转型,农村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虽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财力物力的支持。由于经济比较落后,部分农村地区更关注农村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却忽视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农村党员干部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上,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在着重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钻政府政策的空子,贪图个人利益,很难起到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因为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充分的财力投入,导致教育资源不足。
    2.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农村党员干部流动性的影响。对于流动性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正逐渐成为农村工作的难题。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靠拢,导致农村党员干部的流动性变大,即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可能一年中很长时间在外务工、经商,或者在农村任职的党员干部很多来自上级委派、大学生兼任,农村流动性党员干部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样很难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导致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得到好的实施。
    (二)文化建设不足,不良社会风气“趁虚而入”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使得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农村党员干部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对农村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但部分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长期投入不足,一些封建迷信、贪污腐败、人情消费等不良社会风气仍然存在。
    1.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较为严重。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居民劳作之余,文化生活较为单调,给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党性低、缺乏法律意识的农村党员干部贪污腐败情况较严重。例如贪污农业补贴,国家为了让农民的种地成本降低,给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民下发农业补贴,这些农业补贴要经过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下发,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直接扣取这项费用,让农民群众失去了这份利益。这样思想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在一些偏远乡村数量相对较多。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于国家政策,觉得政策符合自己利益则去作为,不涉及自己个人利益的则不作为甚至滥作为。
    2.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人情消费现象较为严重。人情消费的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也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在进行村干部竞选时,有些人投票选举不是看能力而是看关系,靠家族势力当选党员干部的现象在农村依旧存在。在开展扶贫工作时,一些真正贫困的家庭得不到补贴,而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不符合条件的亲戚却能享受。这样的农村党员干部的存在不仅影响国家的政策实施更影响农村的发展。
    (三)整体素质偏低,主导地位稳定性不足
    农村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地区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直接决定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由于国家战略扶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群众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等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更是迈向新台阶,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但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水平相对而言依旧偏低,仍有很大的提升进步空间。
    1.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文化层次较低。在农村地区,存在转为严重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组成结构不合理问题,农村党员多为中老年党员,缺乏新生力量,这些中老年党员干部的受教育水平大多为初中或小学,他们由于年龄、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时代性科学性;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面对开放复杂的网络信息,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缺少科学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很大困扰。
    2.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法治观念较为淡薄。A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缺乏法治观念,不能运用法律法规治理乡村,会增加乡村治理的困难性,更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因为法律意识的缺乏,对于国家政策喜欢按照习以为常的方式去处理,不按法律办事,不断寻找规避、变通的空间和可能性,法律制度被架空,致使违法违规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变大;部分农村地区党员干部具有一定的“小农”思想,缺少科学观念,这种思想在农村党员干部身上的体现就是只满足自己的温饱或者全家人的温饱,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涉及个人利益的去做,不涉及个人利益的就得过且过甚至不作为。
3.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能力、政策解读能力不足。调查走访发现,在村委担任职务的农村老党员干部,以男性居多,他们一年中一半及以上的时间要忙农活以及一些“家务”活,这样两头忙的党员干部在农村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党员干部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开展思想理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任务量大、内容繁杂、责任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封闭的山区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工作更是一件任务量巨大的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足加上文化层次低,以致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一直受到制约。政策解读能力是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仅要具备学习理解上级政府所传达政策内容的能力,还要具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群众解读文件的能力。但是由于部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够,缺乏对专业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4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