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消防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部在2018年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而设立,下设消防救援局承担灭火救援和应急救援工作。至此,我国消防救援工作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由原来的现役体制转向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在诸多消防救援工作中,消防战训工作是一项是凝聚战斗力的基础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消防救援队伍履行职责。目前,消防战训的人才培养工作在新时期下面临体制局限、综合素质薄弱、培养环境单一等困境。
    一、消防战训工作现状
    (一)消防救援战训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障碍
    无论是现行的职业化或者是之前的部队服役制,消防战训人员队伍组成普遍存在年龄小、文化程度不高、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少等现象,在入职之前消防救援经验几乎没有,需要在工作中做好系统培训和持续学习才能胜任工作。目前消防战训的内容相对传统,对社会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所带来的技术革新研究不足,跟不上新时代的需求,没有及时将新的救援技术和理论知识进行整合编写成教材供战训人员学习。受多方面现实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消防战训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并不健全,人才培养一直受到限制。消防战训人员工作内容单一、专业进修培养机会少、自我职业发展受限,造成中坚力量出现断层,优秀的消防战训人才难以生成和保留。目前,消防救援任务多样,火灾类型复杂多变,防火技术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也成为消防救援部门的主攻方向,对消防战训工作的关注度不高,造成消防战训人才培养机制在职业化改革后没有及时更新。消防战训中所涉及的教材、师资、实训、考核、经费等都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体现不明显,没有通过战训达到提升战斗力的目的,间接导致消防战训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近几年,尽管各级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消防战训人才的培养,采取优待措施,在专业技术评定、管理职位选拔上也做了优先安排,但在短时间内扭转局势存在困难,处于困境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是十分影响战训人才的专业素质教育与培训工作开展。消防战训人员在这一背景下无法得到优质的思想教育、灭火救援能力指导。
    (二)消防救援战训人才数量不足、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新时期的火灾数量和形式呈现多样、复杂、多发的趋势,对于消防救援队员数量要求巨大。据统计,我国现有消防救援人员约**万人,而2022年我国火灾共计**万起,尤其出现园区、建筑群、森林等特大型火灾,使得救援任务十分艰巨。人员数量不足既影响了火灾救援的快速及时性,也对消防救援人员造成较大的人身安全威胁。消防救援战训人才不单单从数量上,还有年龄上及文化水平上都存在不足,综合素质偏低。根据国家消防队伍职业化现行要求,面向社会招录消防员要求年龄在28周岁以下、身体素质好,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只要具备基础教育高中学历。这导致大多数消防救援人员年龄较小,没有学过专业基础知识,对火灾原理、工程技术、救援模式等缺乏了解。而在职的消防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专业知识上研究不透,业务理论水平比较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建筑结构、建筑消防设施、石油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危化品理化性质等不够了解,对执勤战斗条令、作战勤务规程、安全防护常识等也不认真学习和研究,似懂非懂,容易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在实际的消防救援工作中,尤其是火灾事故现场,大多数消防救援人员实战经验少,很容易出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的情况,导致无法胜任救援任务甚至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对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势在必行。
    (三)消防救援战训队伍人才职业化困难
消防员职业化是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英国设有消防学院,专门负责消防员培训。美国则是要求全部消防员职业化,消防救援任务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职业化需求是国家改制之后发生的,至此“消防员”成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职业化的转变会使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人才队伍更稳定,救火经验得以代代相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牺牲的情况。改革后现役有经验的消防人员可以继续留任,发挥消防骨干的培训作用,同时因为迈向职业化,人才来源充足,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会更严格,如需要消防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战培训经历。促进消防救援整体人才素质的提升,行业可以良性、有序地得到充分发展。但是,目前情况是职业化后消防员整体待遇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管理岗位设置和职业规划上升空间小,内部转岗、外部应聘的通道相对较封闭,短时间内还处在职业道路没有明确方向的困境中。目前基层人才存在任职时间短、辖区灾害类型少、抢险救灾经历单一的问题,造成决策指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4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