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达好中国方案,帮助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与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结合点,应将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贡献力量作为重要使命与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将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坚定的政治自觉与政治担当,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一,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人才流动、全球人才竞争是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全球化在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沟通的能力。
美国为应对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提出了“全面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从全校层面系统思考国际化发展,将国际化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价值体系与学校定位中,进而影响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X于19X年在《X》中提出大力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并在X官方国家教师网指出“政府将要求所有学校都采用全球公民的培养模式”。19X年,欧盟制定了鼓励欧洲学生走向世界的“X计划”,到19X年,X国家又提出“X进程”,旨在消除欧洲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俄罗斯积极加强与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推动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努力提升其国际化人才竞争力。非盟提出“一体化战略”,鼓励高等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推动成员国学生的国际流动。印度通过开设区域教育研究中心,利用英语语言优势,促进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泰国与多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建立联系,为泰国高等教育向这些国际组织培养和输送国际化人才创造了可能。日本在19X年提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具有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能够面向世界的日本人。韩国在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输送国际学生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国际学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于19X年提出培养“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除了主权国家以外,国际组织也从全球公民教育的角度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X年就全球公民教育问题发布第一本教学指南《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该指南能够帮助成员国确保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学习者发展成为有信息获取能力、批判认知能力,能深入社会,具有伦理意识和懂得参与的全球公民。
第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使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只有培养和吸引足够多具备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一个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同样,如果一所大学培养不出具有国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4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