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党建评论汇编(34篇)

2023年9月党建评论汇编(34篇)
目录

1.“一以贯之”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字文章 3
2.把握好魂脉和根脉的深刻内涵 6
3.把握网络强国建设的“变”与“不变” 11
4.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 14
5.从“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看“第二个结合” 17
6.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思想营养 21
7.打破“安全孤岛”,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25
8.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 28
9.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 35
10.党员干部要在网络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 39
11.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做“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 41
12.更好发挥在职党员在超大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46
13.进步不是“自我设计”出来的 52
14.领导干部须不断涵养人格修养 55
15.民主生活会不能没“辣味” 60
16.莫做“小油条”挺膺“真担当” 63
17.莫做拈轻怕重的“甩手派” 66
18.年轻干部不能有工作“摆烂”心态 69
19.让干部教育培训“提味增鲜” 72
20.让问题清仓见底 75
21.善听群众“拍砖声” 77
22.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79
23.为什么要坚持自信自立 82
24.为学莫重于尊师 85
25.问题整改莫避重就轻 89
26.捂热“冷板凳” 90
27.心怀“五情” 奋斗青春 92
28.以人民为中心续写网信为民新篇章 96
29.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升斗争本领 99
30.正确政绩观如何践行 107
31.织密“三张网” 护航网络强国建设 111
32.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114
33.主题教育切莫“脱节断档” 119
34.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121

“一以贯之”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字文章
?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广大党员干部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实践经验上,趁热打铁,“一以贯之”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承前启后,书写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字文章。
    坚持“一”丝不苟,让理论学习更深一层。理论学习是铸魂之基,是强能之要,更是党员干部履职之需。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仅停留在看过、听过、学过、记过,不能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习好、把握好、落实好上走前头、作表率,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做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标准,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切忌囫囵吞枣、不懂装懂。
    坚持习“以”为常,让调查研究更实一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在全党蔚然成风、产生实效。”由此可见,调查研究作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看家本领”,不仅要能用会用,还要常用多用,使之习以为常。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存在“一阵风”“三分钟”“走过场”等现象,久而久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容易束手无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经常性、随时性、广泛性、正确性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形成具体措施,及时调整优化,真正解决问题。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将经常性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的习惯和自觉,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使大兴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
    坚持潜心“贯”注,让推动发展更进一步。A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矛盾问题变化无穷,唯有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才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以“啃最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精神攻难点、破难题,开新局、促发展。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等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有则改“之”,让检视整改更严一点。检视整改作为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检视的深度、整改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检视浮于表面、避重就轻,整改大而化之、隔靴搔痒,不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如果“小病”不治、小错不改,那么“小病”就会变成“大病”、小错就会变成大错,最终害人害己。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在检视问题时要不遮不掩,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敢于揭短亮丑、刀刃向内,以“刨根问底”的精神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在整改落实时要动真碰硬,做到责任实、措施实、成效实,使整改措施真正收到实效,同时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总结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把握好魂脉和根脉的深刻内涵
?
    A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之所以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魂脉,是因为百年实践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科学理论,已成为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既不是教条式的坚持,更不是机械性的照搬,而是把握住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实现了有机结合,这既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创造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影响力,就在于其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就在于其植根人民之中,是为人民立言和代言的理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是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A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辟,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所在。
    根脉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依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要以历史文化作为支撑。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就在于其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是我们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和前提。
    文化拥有诸多特性,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一个。只有守住了主体性,才能守住文化的根基,才能使其深深扎根于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使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加厚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坚守魂脉和根脉,不仅是一个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更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两个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而魂脉和根脉的提出则进一步深化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在体现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同时,又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
    我们的根脉孕育在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之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作为凝聚着厚重国家智慧的中华文明,其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华文明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体现了诸如“修齐治平”的人格要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禀、“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爱国情怀、“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天下为公”的和平思想……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每位中华儿女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且已深深内植于我们的根脉认知当中。
    坚守魂脉和根脉,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贯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贯通和融通就为我们指明了“结合”的路径,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观过去以察未来,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在湖南长沙考察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时,A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靠的就是“魂脉”和“根脉”的共同力量,二者缺一不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也就成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的方向。
    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不仅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注入马克思主义当中,使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能够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滋养,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从而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守党的理论创新的魂脉和根脉。
    

把握网络强国建设的“变”与“不变”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不断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大步向前。
    “变”的是一字之差的“战略目标”,“不变”的是“共治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屋建瓴,明确提出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一字之变,变的是战略定位,中国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向国际社会加快传递网络强国的勇毅担当。随着网络技术的最新讲话系列,信息化革命浪潮深刻席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在应对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国团结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从未改变。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推动全球网络建设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变”的是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不变”的是“举旗亮剑、敢抓敢管”的担当姿态。A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建设网络强国征程中,要一以贯之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互联网,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绷紧网络安全“意识防线”。要保持敢于“站出来”亮剑的担当姿态,真抓真管,面对虚假诈骗、谩骂诋毁、教唆暴力等行为,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要立足自身岗位,敢于“亮剑”、重拳出招,带头主动发声、正面宣传,持续形成高压的“正向”态势,助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健康康的网信发展环境。
    “变”的是与时俱进的“人民需求”,“不变”的是“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初心。A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网络不仅拓宽了群众的视野、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更承载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建设网络强国征程中,要始终保持服务为民、人民至上的初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精确感知群众的“冷暖需求”,为群众做好贴心服务。在关注“每条留言”“每个诉求”“每件小事”上下功夫,坚持网上问政、网下发力,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畅通沟通渠道、感知民生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真正把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手中”,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人民切实享受到建设网络强国的美好成果。
    

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
?
    近日,A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深化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新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理论的时代,理论的生命力正在于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在伟大变革中不断推动思想理论向前发展。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离开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正的理论必须是对中国实际的深刻把握,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着眼解决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实际问题。
    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什么叫理论工作?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在实际斗争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概括了各种东西,得到的结论又拿到实际斗争中去加以证明,这样的工作就叫做理论工作。”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就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对国内外、省内外的情况,对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用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对原有的结论进行纠正、补充、丰富、发展。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境界。
    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担当。A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党的理论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A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就要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从而引领实践、指导实践,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描绘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思想有多伟大,实践就有多壮阔。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发出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在攀登思想新高峰的征途上,我们要高举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当代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夺目的真理光芒。
    

从“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看“第二个结合”
?
    A总书记指出:“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用“更重要”和“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定义“第二个结合”,此中意义非同凡响。
    什么叫思想解放?简言之,思想解放就是思想领域中的变革或更新。在实践中,思想变革或更新的规模有大有小,大到可以成为一场社会运动,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真理标准大讨论等热潮,都是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小到可以是对某种经典教条或传统习惯的突破。历史上许多思想解放往往是从小至大、由微见著的,甚至是从对某一科学定律的打破而开始的。如哥尼白的天文学说,本来只是作为托勒密天文学说的对立面出现的,但却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的宇宙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皆具有这种特点,都是由对某一专业领域原有教条的突破,继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成为影响人们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观念形态。
    那么,“第二个结合”为什么就成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呢?
    首先,“又一次”的“又”意味着“第二个结合”不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而是继改革开放初期那次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的“又一次”。上一次思想解放冲决的禁区是“两个凡是”,而这次思想解放要突破的思想禁锢不是那种至上的外在命令,而是人们心理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和对西方文化的迷信。不自信束缚了自主性和创造力,迷信成了灵魂铁箍和精神枷锁。因此,必须破除迷信,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个明摆着的道理是,“第二个结合”旨在使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统一,而统一的基础就是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的能够阐扬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话语体系。然而,君不见,只要一提到“现代化”和“现代性”,眼前出现的几乎全是西方话语,这反映了我们自己头脑里空空如也。由于迷信西方,只能到人家的思想库中去东挑西拣。殊不知,西方学者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理解充其量仅是一家之言,而且由于时空的错位,都不足以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变革和伟大实践。“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如不突破这些“洋八股”,那只能是缘木求鱼。
    其次,必须指出,不破不立,不是为了“破”而去“立”,而是为了“立”需要“破”。破除“洋八股”,创立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叙事话语体系,这是“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来说,要创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其相关范畴为话语主轴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独立理论体系。思想和理论创新历来是一个艰难过程。“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的结果,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什么叫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换言之,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就是决不能在思想、文化、精神上成为西方的殖民地。
    由此可见,“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味着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另一方面要坚决抵制一切漠视和抹黑中华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行,尤其要批驳那种丧失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的虚无主义思潮,抵制崇洋媚外和褒西贬中的错误倾向。
    最后,树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对立面主要是西方中心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解放”的标准是“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标准最能体现当代中华文明主体性,并以此统一全党认识,锤炼人民意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第二个结合”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逻辑主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理论升华,它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纵深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目的就在于以“第二个结合”为导向,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总结中国经验,展现中国特色,阐明中国道理,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
    

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思想营养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习主席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我们仍需不断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思想营养,确保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永葆性质宗旨本色。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明确回答了政党的阶级性问题,强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它要比世界上其他政党站得高、看得远。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着力防范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党保持旺盛生机和强大活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从源头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和底气所在。要做到始终“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一是最彻底的刀刃向内。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革命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政党,共产党人应该是最不知疲倦、无所畏惧和可靠的先进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自觉将自身作为革命的对象,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在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中滤杂质、清毒素、割毒瘤。二是最无私的自我牺牲。这是《共产党宣言》内蕴的精神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生动注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品格,这一品格赋予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勇气,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根本保证。三是最坚定的革命斗志。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的过程充满了沟坎和荆棘,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坚定的革命精神和高昂的革命斗志。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同样需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四是最纯粹的政治清醒。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政治清醒起始于《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内核,贯穿于党的自我革命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底色。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这告诉我们,《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要确保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相统一。《共产党宣言》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由最彻底、最坚定的先进分子组成,这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本质属性。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党的纯洁性作为基础,先进性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只有强调党的先进性,党才会始终如一地注重统一思想、纯洁组织、整顿作风和严肃纪律。要确保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相统一。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主体自觉的能动活动,在遵循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规律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革命主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始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需要党员干部自觉查找思想上的差距,也需要纠正行动上的偏差,以坚定的自我革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确保组织推动与个人主动相统一。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目标的实现,单纯依靠革命主体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同向发力。新征程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依赖组织与个人的有效联动,既要依靠组织强力推进,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次次深刻改造、深度重塑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推动事业进步。
    

打破“安全孤岛”,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对于网信事业来说,更应守住安全底线、实现更好发展。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开幕式等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自2014年举办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活动,宣传了网络安全理念、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推广了网络安全技能,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将继续以此为主题,通过论坛、研讨、展览、竞赛等形式,鼓励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全面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随着互联网发展,人们意识到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用不好,会成为一些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的工具。从现实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警示我们必须更加正视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携手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红利源自技术,网络安全呼唤技术支撑。9月10日至16日,今年的网络安全博览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等展区,将呈现着技术赋能安全的成果。从治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看,不断完善网络治理体系,需要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社会安全保障,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维护网络安全就能有的放矢、精准有效。
    理念决定行动。守护网络安全,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相对的、共同的特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动全身,既需要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又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在全社会播撒网络安全的种子,深扎在每个人的心中,萌芽、开花、结果,才能汇聚共同责任,把安全观念真正转化为维护安全的行动。
    守护网络安全,需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更要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理应做好战略、战术上的“排兵布阵”,这是网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适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场力量防护,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账。换个角度看,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也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一部分,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网络空间没有“安全孤岛”,维护网络安全也没有旁观者。以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在全社会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真正筑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广大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

    2023年9月,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A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新时代新征程,从服从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出发,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设教育强国。
    一、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的当代价值
    有助于优化师德师风建设。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A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A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师德师风是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直接因素。师风师德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格特质、道德作风、精神品质、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阶段背景下,师风师德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师德师风就是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牢记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的政治使命与政治责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家精神是新中国人民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群像的精神描绘,为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正衣冠、端品行、明是非”提供新的精神标识。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可以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和基本遵循,还可以作为教师量化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从而净化师德师风环境,优化师德师风建设。
    有助于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立身之本。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党的十九大中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明确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价值坐标和战略方位。“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赋予学校新的教育使命与责任,更要不断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与实践指向。弘扬教育家精神,要使其充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理想信念,从中汲取价值力量,涵养精神世界,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A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丰富多元的精神谱系,一代接续一代的百年奋斗表明了精神谱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具有与时俱进、接续发展的特质。保持精神谱系的时代性、开放性必然需要不断为精神谱系凝练新内容、创新阐释。教育家精神是新中国教育工作者们在教育和学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教育工作者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弘扬和凝练教育家精神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新契机。为此,要从服从、服务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出发,在话语上凝练教育家精神内核,在实践中挖掘新中国教育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事迹,推动教育家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
    有助于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席卷而来。其中以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成为推动一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当前,各国不断强化信息数字领域的战略部署和安排,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博弈逐渐演变为围绕信息数字技术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更表明要在未来国际竞争和博弈把握主动,为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之伟业,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实现前沿信息数字技术自立自强。然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仅需要政策导向、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等物质层面的支撑,还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教育家精神的出场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树立起强烈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导向,促使其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A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全国5.4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小学实际入学率不足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到2022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6%,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高等院校数量从建国初期仅有百余所到如今三千余所,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从强调教育为少数精英服务到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系列教育工作的成就和转变的背后离不开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新时代,要着眼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立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局,牢牢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瞄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教育始终是在服从和服务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中展开的。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现代化。对此,A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建设教育强国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者是同向同行的。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要发挥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发挥教育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典型的榜样作为个体不仅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作为一种价值载体还集中反映出一类群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优秀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导师,能够向学生传授信息、理论、方法,更是精神上的导师,具有精神引领作用,能够以自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精神品质向追随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激发追随者学习、看齐、模仿的行为和意愿。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要树立当代涌现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家的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挖掘榜样典型的闪光点。
    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影响着教师工作信心和教育热情。要提升教师的身份认同,需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当前,随着教师待遇保障的提高、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的拓展、师德师风教育的开展,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的身份认同,助力教育强国战略,需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严厉惩治污蔑教师群体、制造教师与家长对立的不良媒体。其次,学校要拓宽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正确的合作态度。最后,要强化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和表彰,设立物质奖励制度,实现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制度的正向激励合力,使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精心从教、终生从教。

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

    A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应增强担当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干事创业敢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全力干出高质量发展实绩,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多作贡献。
    坚定理想信念。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定向领航,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做事”不“做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要校准人生坐标,既不汲汲于名利而让自己陷入“内卷”的困顿,又不戚戚于失意而令自身置于“躺平”的窘境,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审视思考历史、当下、未来三者的关系,把“失意”当考验,把“失落”当磨砺,专心如一、滴水穿石、行稳致远,让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过程之美、成功之美。
    厚植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厚植信仰根基,凝聚人民力量,坚守为民情怀,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历史伟业。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要树牢群众观念,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带头贯彻落实好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天职,解决好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等实际困难,把工作落到实处。要染“烟火气”、浸“泥土味”、沾“人情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走出机关,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扎根一线,与群众零距离,联系最紧密。
    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风险面前不畏缩,困难面前不逃避,挫折面前不气馁,挺膺担当、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在“焦头烂额”中磨炼意志,不“和稀泥”,不当“和事老”,为弱者说话,替群众着想,为百姓撑腰。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深耕专业领域,苦练扎实“内功”,“解锁”核心技能,时刻保持“知不足”“不自满”的姿态,孜孜不倦地强化业务能力学习,掌握适应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法,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善于站在全局高度思考,善于思考大局,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透过现象看本质,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要遵法纪、讲原则、持正义、守底线,无论内事外事,都不能拿原则做交易。面对利诱,不丢立场、不失原则;面对威胁,坚守阵地、不闯红线、不触底线。
    坚持善作善成。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所面临的“时”与“势”,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把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作为重中之重,迫切需要各级干部争当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党员干部要紧盯“把事干成”的目标下功夫、求作为,围绕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的“七个强省”的总体目标,紧盯十一项重点任务,深入思考“六破六立”思想内涵,抢抓机遇、奋楫争先,真抓实干,做到“忠专实”“勤正廉”。要牵住“牛鼻子”,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棋眼,找差距、补短板、争先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强化法治思维,注重科技赋能,重视协同联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善于出新招,打破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跳出舒适区,不走寻常路,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善于变策略、换打法、优路径,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以决战的心态、攻坚的姿态、奔跑的状态,促发展、惠民生、出实绩。

党员干部要在网络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

    网络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网、懂网、用网,做到线上线下一个样,积极做好国家网络安全的“宣传员”“护航员”和“监督员”,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加强宣传教育,以一带百当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员”。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新时代的趋势,但也带来网络安全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努力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用科学与事实应对错误思潮与不当言论,团结凝聚网民积极向上参与网络,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好维护好网民的精神家园,当好国家网络安全的“宣传员”,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强化安全意识,以身作则当好国家网络安全“护航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主动掌握网络安全基本技能,学会准确识别网络上的陷阱和骗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勇于斗争、敢于亮剑,提高信息鉴别能力。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积极举报违法不良网络信息,促进网络内容建设,严守信息发端,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坚决抵制一切侵害、破坏网络安全的非法行为,主动加强网络安全操作技能和知识储备,完善网络安全监测体系,补齐网络安全防护“短板”,当好国家网络安全的“护航员”,使互联网无“洞”可钻。
    保持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当好国家网络安全“监督员”。守好网络安全防线,更好为人民美好生活护航。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工作,及时排查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隐患;要进一步增强网络风险防控意识,切实提高企事业单位网站的安全性、可预防性,重点对单位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网站和公众号管理进行检查监督,搭建网络服务新桥梁,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不断优化网络安全和保密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密培训,提高网络办公安全保密防范意识,当好国家网络安全“监督员”,提升网络安全能力。

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做“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
?
    案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报,云南省煤田地质局原党委书记胡克宁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显示,胡克宁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管党治党宽松软,大搞一团和气,罔顾**国法,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且涉嫌犯罪,应予以严肃处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另一则报道显示,赣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黄林邦利用职权将自己的学生、老乡等亲信提拔或调整至重要岗位,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小圈子”,尤其是在干部人事调整中拉帮结派,相互帮衬,拉票吹捧,在校内外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如此,黄林邦在岗位调整、提拔使用上挟私报复,把不听“招呼”、提出不同意见的干部当成“眼中钉”,以此虚化监督、规避监督、拒绝监督,甚至对抗监督。造成赣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好人主义”盛行,部分干部不敢批评、不敢提意见,不敢负责、不愿负责,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纵观上述案件可以看出,这些领导干部的共同点就是管党不严、治党不力,原则底线失守、责任担当缺失,不愿得罪人,搞一团和气。《中国共产**律处分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近年来,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这样的“一团和气”“好人主义”之风悄然盛行,美其名曰“搞好团结”,但这种对错误思想和行为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的“团结”“和气”就如同一味“慢性毒药”,久而久之,将会危害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坏风气,也损害集体。A总书记强调,一团和气、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团结,而是涣散,也是一种麻痹。实践证明,搞无原则一团和气,表面上看可以掩盖问题、掩饰矛盾,实际上却容易造成一个地区或单位软弱涣散,纪律松弛。
    搞无原则一团和气,观其情形,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愿亮剑、不敢斗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面对大是大非没有态度、置身事外,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发声,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原则,在原则问题上放弃思想斗争,没有立足党和人民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有的甚至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要求阳奉阴违,影响了党的权威和领导地位,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二是在错误面前当好好先生,不报告、不抵制。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放弃党性、忘记职责,只想当太平官,用一团和气代替团结、和谐,面对错误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批评不批评,该纠正不纠正,实际上这已经破坏了政治生态,给党造成严重损害。三是对错误的处理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有的领导发现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本质上还是护着、捂着,讲话是避重就轻、批评是蜻蜓点水,板子高高举起,每次都轻轻放下,没有做到严加管教,这种管理不力、处理不严,实际上已经破坏了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搞无原则一团和气,探其实质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我们党向来讲实事求是,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原则和立场,讲政治、对党忠诚都是具体的、实在的,那些分不清是非、搞不清立场,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的领导干部,说到底就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实践证明,在“一团和气”之下,立场站位、党性原则、纪律规矩基本会被丢在一边,底线就容易被突破,就会导致软弱涣散,失去战斗力。再者就是担当精神不足。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看似与世无争,实则明哲保身;看似与人为善,实是私心太重;看似是一团和气,实则是不作为、不担当。缺乏担当精神就会导致宽容错误、纵容腐败,搞“皆大欢喜”“你好我好”的结果背后就是“隐患重重”。
    搞无原则一团和气,其原因是理想信念不坚定。A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失守,就会消磨斗争意志,丧失斗争精神,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理想信念不坚定也会导致党性修养不足,站不稳人民立场,把握不好公私二字,就会以维护自己私利为出发点,从而会选择一团和气,做老好人,明哲保身。搞无原则一团和气也是纪律意识不强的表现。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平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失对**的学习,缺乏纪律意识,特别是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识不清,有“枪打出头鸟”的观念,因此选择“隔岸观火”,而且认为“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为了维护“团结”,不会有什么危害,更谈不上违纪,从而导致这种风气蔓延扩散。
    我们党历来反对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第一,要广泛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和**教育,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底线和原则意识,充分认识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性。第二,进一步发扬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精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三力”,主动摒弃无原则一团和气,不但自己要走得正、行得正,还要拒绝做“好好先生”,面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时不能有怕的思想、不能畏首畏尾,而是要勇于坚持原则、亮明态度,及时提出批评并予以纠正,这是义务,更是责任。还要加强斗争本领养成,讲究斗争艺术,追求斗争实效。第三,进一步加大纪律执行,强化制度保障。要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从制度建设上规避掉做“老好人”的空间。要严格纪律执行,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树立制度权威,比如要带头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组织生活有“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要加强对纪律执行的监督,加大政治巡视和政治巡察力度,保障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应有的主体责任,推动净化政治生态,确保无原则一团和气的风气消失殆尽。
    

更好发挥在职党员在超大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社区作为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运行的“底盘”。A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A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社区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法路径。
    近年来,为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北京市持续做实“双报到”工作,全市广大在职党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防汛抗洪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社区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冲锋在前、拼搏奉献,展示了良好形象。?
    当前,超大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把“居民所需”与“党员所长”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容和载体,加快构建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格局,真正使社区有力量、单位有抓手、党员有锻炼、群众有实惠。?
    发挥在职党员特长满足群众需求?
    社区党组织作为桥梁纽带,一头连着居民的现实需求,一头连着在职党员的潜在资源。能否健全完善在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常态长效机制,盘活更多沉睡资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验的是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
    实践中,有的社区动态更新涵盖在职党员职业特长、服务意向等要素的报到台账,通过网格收集、热线办理等形式及时掌握群众诉求,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方式,推动在职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变大规模无差别式发动为精准发动。有的社区在组织活动上给予在职党员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度,支持有相关特长的在职党员担任各类兴趣小组组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走街串户服务群众。有的社区改变组织活动的传统形式,打破时空限制,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鼓励在职党员担任楼门院长、兼职网格员等,搭建了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有的社区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公告栏和媒体宣传在职党员先进事迹,向表现优秀在职党员的单位党组织寄送感谢信、感谢函,提升了在职党员的荣誉感。?
    实践证明,在职党员是最容易组织动员起来的力量,也是实打实的治理资源。社区党组织要加快转变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式,变管理在职党员为盘活治理资源,牢牢把握供需对接和沟通反馈这两个关键环节,丰富在职党员奉献社区的形式。对于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在职党员,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反馈给所在单位党组织,让干事的人有动力。
    把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实绩与个人发展进步结合起来?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心要放到加强教育管理、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上。组织在职党员回社区服务既是延伸教育管理链条、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抓手,更是巩固党在城市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在党员对回社区服务普遍形成思想和行动自觉之前,单位党组织越重视,在职党员的参与度就越高。?
    实践中,有的单位通过讲党课、谈心谈话等宣传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引导在职党员“管好自家事、关心楼院事、参与社区事”,从“8小时党员”延伸为“全天候党员”。有的单位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与社区常态结对共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回社区报到并认领服务岗位,形成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有的单位推动各支部与党员报到社区建立常态沟通联络机制,定期了解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将开展“双报到”工作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并要求党员在组织生活会上报告服务群众实绩,既压实了党支部管理责任,又掌握了党员8小时外的真实表现。有的单位将社区党组织提供的在职党员年度评价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正向激励了在职党员担当作为。?
    实践证明,在职党员回社区服务既能充实党在城市基层的工作力量,也是从严管理党员、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有效举措。各单位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责任,主动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加强日常提醒督促,在民主评议党员、评优评先时综合考虑回社区报到服务情况。?
    把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主人翁意识结合起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A总书记指出,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强化,既需要立足岗位争创一流,还要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社区是在职党员生活的家园,也是树牢群众观点的最好课堂,在破解群众难题的过程中能够增强为民造福的责任心,在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中可以体味为民尽责的获得感。?
    实践中,有的在职党员扎进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救灾和重建一线清淤泥、通水电、修道路、做消杀,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守望相助、共建家园,让鲜红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有的在职党员与孤寡、失能老人、残疾人结对子,定期上门探视,义务买药送餐,使社区弱势群体得到良好的照顾。有的在职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健康咨询、应急救护、小件维修等服务,以点滴小事赢得了群众认可。有的在职党员在业委会、物管会、议事厅中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由被动参加社区活动转为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协商,以主人翁姿态投入更深层次的社区治理。有的在职党员将回社区服务与蹲点调研结合起来,在社区跟踪在职党员所在单位惠民政策落地情况,结合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党员有样子,党就有力量。广大在职党员要珍惜组织提供的锻炼机会,牢固树立“主动亮身份、回家做实事”的实干导向,在社区走好群众路线,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努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模范行为为党旗增光添彩。?
    

进步不是“自我设计”出来的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干部特别是有些年轻干部热衷搞“自我设计”的现象比较突出。
    现实中,有人一味地设计自己的“当官路线图”,搞“缺什么补什么”或“要什么拿什么”——当强调学历时,就千方百计先“混”个文凭;当强调经历时,就主动要求下基层“镀金”,让履历“看起来很美”,一个不少、一样不缺,各种“包装”“设计”千方百计、五花八门。
    还有人把自己的成长台阶、任职年限算计得精准到位,连什么时候当科长、处长,什么时候任局长、厅长等都设想好了,于是掰着指头算年头,快到点了就四处找关系。所谓“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没挪动四处去活动”,不耽误、不错过、不踩空,让每一步都无缝衔接、环环相扣等等,不一而足。
    干部进步到底靠什么?怎样才能进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方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什么是进步?职务提拔当然是进步,但思想和本领的提升是更重要和更持久的进步。要注重不断练好内功、提升修养,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而不是“削尖脑袋谋位子”,一门心思搞“自我设计”。
    进步不是靠“自我设计”出来的,而是靠实践干出来的。实践是大熔炉,也是大学校、大摇篮,离开了火热的社会实践,个人进步无从谈起。实践是跑马场,也是赛马场,干部行不行、能不能提拔使用,应该到实践中去摔打和识别,让实践来考察干部、让实干来使用干部。
    进步不是靠“自我设计”出来的,而是靠组织培养出来的。从一个干部的成长、成熟到成功,从教育管理到委以重任,组织的培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组织培养,个人能耐再大,即便干成了一两件事,也不可能持久,更干不成大事。组织的培养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是干部行稳致远的正途。
    进步不是靠“自我设计”出来的,而是靠群众认可出来的。不要错误地以为群众人微言轻,有道是:你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台上。事实一再证明,群众不认可、口碑差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最终会掉队,被淘汰。
    说到底,有些干部把个人进步锁定在“自我设计”上,折射着认知上出了问题、进步观出现扭曲。即便现实中有少数干部因为善于“经营自己”、精于“自我设计”而“进步”,但这不是主流,更不应是导向。正确的导向是你想着工作、干好工作,让组织想着你、管着你,让“进步不该、不能也不必靠自我设计”成为普遍共识和价值追求。
    

领导干部须不断涵养人格修养

    A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近段时间,通过反复研读《A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等权威学习读本,我对A总书记作为大国卓越领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领导干部要自觉涵养人格修养,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统一起来,以扎实的业绩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
    修炼“坚如磐石,风雨不动”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政治品格。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中。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瞻仰革命纪念地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讲述革命先辈先烈忘我追寻崇高理想、舍身守护信仰火种的故事饱含深情。在讲到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时,A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对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要时刻牢记A总书记谆谆教导,对照衡量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六个标准”,既胸怀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贡献力量。
    修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A总书记的讲话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自始至终、一览无余。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在基层调研中接触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在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拳拳之心,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铮铮之誓,再到“我是人民的勤务员”的不渝初心,无不蕴含着A总书记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宏大境界和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的远大格局。我们要以此自勉,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修炼“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责任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从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从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到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韬伟略、远见卓识、战略定力,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继续保持坚韧不拔的韧劲,不断激发改革创新的闯劲,始终激扬攻坚克难的拼劲,时刻铆足脚踏实地的干劲,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修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强调“养成了历史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并联系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奋斗史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联系10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阐明党和国家的光明前景。我们要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历史方位,自觉汲取历史经验,主动担当历史责任,保证我们党不断走向光明的未来。
    修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A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发扬实干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坚韧作风把实事求是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10多年来,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燕山脚下、渤海之滨、太行之畔,跨越三省市,调研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上游、中游、下游,走遍沿黄九省区,为了大河岁岁安澜;黑龙江、吉林、辽宁,整体调研东三省,擘画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图景……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民主生活会不能没“辣味”

    最近,参加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有关单位和部门相继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对照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具体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不能没有“辣味”,不能开得一团和气,批评和自我批评都不能“走过场”,这样才能真正开出效果。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是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从既往情况看,有的民主生活会之所以没有开出应有的效果,主要在于缺乏“辣味”,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有顾虑、有保留,放不开手脚,自觉或不自觉地掉进了形式主义的“坑”。一曰“太简”,批评与自我批评都太简单、太琐碎,不是说些不痛不痒、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吞吞吐吐、避重就轻,结果是“虚晃一枪”,没有触及真正的问题。二曰“太浅”,批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6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