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至今,300多年的历史,利用这个平台,经过一代代教育人谋划的班会、班规校纪、主题活动等教育行为,建立了集体学习、生活秩序,而这些的得来大多源自于管教,当然,这是集体教育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人智慧的结晶,但是,读了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以后,让我感知到,教育不止于此,书中告知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汇聚了美好的故事和感动,故事里面有帮助、尊重、怀念、敬佩、敬意等,这就要求教育的属性应该是多元的,不止于管教。
一、教育更应该是一场双向奔赴。
《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篇文章,讲述一个叫朱力奥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父亲非常疼爱他,对于他的学习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为了供养其上学,除了白天在铁路上工作外,晚上,还做一些抄抄写写的活儿,长期繁重的工作,父亲的视力急剧下降、疲惫不堪,懂事的朱力奥趁父亲睡觉后,默默的替父亲完成一些抄写工作,以换取经济收入,但是,长期熬夜造成了他精力不集中,打哈切,作业应付了事,最终,学业成绩下降,父亲的批评越来越严厉,甚至疏远了他,直到一天夜里,父亲发现了灯光下抄写的朱力奥,父亲懊悔自责,而又自豪感动……,故事中,父亲用责任、勤奋来表达对孩子的教育,而主人公则通过默默的替父工作,尝试用自己的肩膀替父亲分担责任、勤奋,这种双向的感知,学习,就是最好的教育,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观:你好好写作业,家里的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盛怒之下的父母指责孩子,哪一次要钱,我没有给你,你考这点分数对得起我吗?孩子反问父母:你一回家就抱个手机刷抖音,什么时候关心过我?……,站在个人的价值观上指责、抱怨,这样形成不了共情,更谈不上教育,教育不止于管教,不止于批评,更需要表达双向的爱,需要共同感知。
二、教育更应该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
《代课老师》一文中,描述代课老师课堂:嗡嗡的响声大到听不见,校长曾两次在教室门口探头张望,“你们安静一下,我请你们,安静一下。”代课教师发出请求,提出警告,但却白费了力气,课堂好像市场上一样,但是这里面也可以看到加罗内和德罗西的改变,不同于众人,直到最后,加罗内突然站立起来,他的脸都气歪了,双手紧握着拳头,用因气愤而哽咽了的声音高声喊道:“别吵闹了!你们是群畜生…..;代课教师明白了,说道:加罗内,我谢谢你……每一位教育者都学着自己老师的样子教育现在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无奈与无助,所谓的经验只不过是对一路坎坎坷坷的总结,所谓的优秀也只是不断优化的结晶,而孩子们有规则意识淡薄的,但也有刚正不阿,路见不平一声吼,极力维护班级规则,感知老师善良的,相信随着教育者经验的丰富,孩子们规则意识的加强,在时间的加持下,最终都能激起内心的善良双向互知,共同完成在教育的道路上对美的追逐,像文中课堂的纪律一样的完美呈现,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打芭蕉;冬遇到春,就有了繁花似锦;教师遇见学生,就有了向美而行。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绝非止于管教,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个双向的奔赴,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人的自我意识、生命感、价值感、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等,使其成为一种自觉,需要师生在共情的赛道上,以学科知识、人生哲理、生活规则等为抓手,共同完成这段向美而行的修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