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但他成功逃脱,并变卖家产。在危急时刻,他得到了富豪卫弘的资助,并以"忠义"为旗帜,广纳天下英雄。除了乐进、夏侯惇、李典等人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假借天子密诏,在天下发出檄文,得到了十七镇诸侯和北平太守等人的响应。最终,他们集结了约20万的兵力,推举袁绍为盟主。董卓和袁绍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集团化正面作战。在作战的前期,董卓拥有猛将华雄和吕布,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英勇奋战迫使吕布退守关上。读完这一章,我对于曹操的智勇和组织能力深感佩服。他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广纳人才,并成功地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同时,他的决策和行动也展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勇敢。这一章的情节紧凑,充满了战斗和紧张的气氛,让我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袁绍的资历胜于能力的官场规则在立他为盟主时得到了佐证。曹操起事后,袁绍等十八路人马纷纷投向他,按照一般逻辑,曹操应该成为盟主。然而,曹操却提出了推举袁绍为盟主的建议,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大公无私、以事业为重的心胸和大局观。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个人资历决定了官场的规则。袁绍的祖上曾担任过"四世三公",他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非常庞大。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曾祖父袁京、爷爷袁汤、生父袁成(袁绍的养父)、叔叔袁槐这五人都曾担任过"三公",应该更准确地称为"四世五公"!"三公"是东汉时期指司尉(负责军事)、司徒(负责民政)、司空(负责建筑)的最高官员,位高权重。可见,曹操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他自己虽然没有实力,尽管有能力但肯定无法与袁家的实力相抗衡,所以公开高调地支持袁绍成为盟主是上策!
2、十八路诸侯投曹操反董卓是出于真心扶汉献帝吗?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年大将军何进计划召集天下诸侯讨伐宦官时,主薄陈琳曾劝告何进,指出各诸侯心怀鬼胎。这么短的时间过去,诸侯门的本质可能变得更加险恶!他们都知道曹操假传圣旨,但却没有揭穿,大家都装作不明白,毕竟曹操在前面领头,即使失败也没有太大损失。然而,在这场混乱中获胜的机会太大了,谁不希望在战乱中获取最大利益呢?他们并非出于真心扶持汉献帝,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3、张飞的骂人技巧令人佩服。在虎门关与吕布初战时,他直接用"三姓家奴"这样的词语来辱骂对方,真是言辞犀利,一语中的,将吕布卖弄自己的嘴脸暴露无遗!当然,吕布对此毫不在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