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男,河北省隆化县人,1923年出生。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英勇战士,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董存瑞烈士纪念亭位于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这座纪念亭建于1961年,亭子中间是由钢筋水泥建造的纪念碑,外饰白砬水磨石。在纪念碑的正面,镌刻着“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这九个贴金大字,表达了对董存瑞烈士的崇敬和纪念之情。而在纪念碑的背面,则铭刻着用楷书书写的董存瑞烈士碑文,以纪念他的英勇事迹。
董存瑞烈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英雄,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勇敢地冲向敌人的机枪阵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中国人民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模和榜样。
董存瑞烈士纪念亭是对他英勇事迹的永久纪念,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赞扬。每年,无数人前来参观纪念亭,向这位英勇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董存瑞烈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英勇事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董存瑞,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英勇战士。1948年5月25日下午3时30分,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他为了摧毁国民党匪军在隆化中学的坚固碉堡,英勇牺牲。当时他只有19岁。
董存瑞同志出生于怀来县南山堡村,家境贫寒。1929年10月15日,他来到这个世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由于日寇侵占华北后造成的生活困境,他不得不辍学,留在家里帮助父亲劳动。
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八路军勇往直前,与华北人民一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华北人民的反抗烈火很快蔓延到了平北地区,八路军在这里建立了坚固的抗日根据地。在这个时候,董存瑞同志经常听到人们讲述革命英雄的斗争故事。这些故事唤起了董存瑞童年时对侵略者和地主阶级的仇恨,激发了他坚贞不屈的英勇精神。
一九四二年秋天,他毅然决然地保护了当地党组织的负责同志,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从那时起,他开始接受党的直接教育,积极参与对抗敌人的斗争。他曾担任儿童团长和民兵,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一九四五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投身于革命事业。一九四七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党的培养下,他成长为一名坚强的人民战士。他是那个冒着巨大危险救护儿童的英雄,也是一位模范的爆炸专家。在战斗中,他三次因其无比的勇敢而立下了大功。
在即将展开隆化战斗之前,他发表了一份宣誓,表达了他坚定的斗争意志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
他庄严地说道:“党交给我们最光荣的任务,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完成它!我们练兵诉苦是为了什么!我们拼死战斗是为了什么!我们有许多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了什么!不说别的,就看看我们走过的这条路上的老百姓吧,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了给牺牲的同志报仇,为了给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报仇,为了让全中国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小弟弟小妹妹都能上学念书,我们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响第一炮。这次我愿意把生命都交出来,即使受伤也不下火线,即使牺牲也不要把我拉下战场,就把我当成一块土填到外壕,死也要夺取隆化!”
战斗正在进行中,敌人在隆化中学东北角的桥形碉堡中顽强地抵抗,阻碍了我军的前进。此时,人民英雄董存瑞决定采取行动。他拿着炸药包冲向碉堡,试图摧毁它。然而,他的两次尝试都失败了,炸药包滑落到了桥堡边沿,而敌人仍然在不停地射击。董存瑞同志展现了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住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碉堡被炸毁了,勇士与桥堡一同消失!他的英勇行动为我军打开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使我们能够全面清剿敌人。
董存瑞同志以视死如归的精神,英勇牺牲,展现了革命军人的崇高品质。他是中国人民的杰出子女,真正的革命战士,充满榜样力量的共产党员。
英雄的功勋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
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
在1954年12月28日,
碑文简洁凝练地记录了董存瑞烈士的英勇事迹,充分展现了后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董存瑞是一位普通的战士,他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他出生于1929年10月,来自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的董存瑞就担任了儿童团长的职务,他配合当地的抗日武装,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和送鸡毛信等任务,通过这些斗争,他迅速成长起来。
董存瑞勇敢而聪明。在送鸡毛信的时候,为了躲避日伪军的检查,他会将信藏在牛粪里,然后将牛粪放入篮子中,并用牛粪盖住。这样一来,他成功地避开了敌人的注意。
1942年秋天,董存瑞还巧妙地掩护了区委书记王平,帮助他躲过了日军的追捕。因此,他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董存瑞的故事展示了他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勇敢机智的一面。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1945年春天,董存瑞加入了当地的自卫队。随后的7月,他转入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并在之后担任了副班长和班长的职务。抗战胜利后,董存瑞毅然选择跟随部队离开了他的家乡。1947年,他以光荣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董存瑞是一位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的英雄。在1948年1月的延庆大胜岭战斗中,他受命率领全班守卫山顶的制高点。尽管面临着弹药和粮食的枯竭,董存瑞向连长提出了正面佯攻、侧面突击的建议。在追击残敌的过程中,他勇往直前,独自俘获了10多名敌人。在他入伍的3年时间里,他参加了100多次大小战斗,荣立了3次大功和4次小功,还获得了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级也荣获了“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的光荣称号。
1948年3月,董存瑞所在的连队被重新组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董存瑞荣升为6班班长。
5月25日,进攻隆化的战斗开始了。董存瑞所在的6连被派去攻击隆化中学,而董存瑞则担任爆破组的组长。他代表全体战士表达了坚定的决心:“这次,我将毫不犹豫地付出生命,无论受伤与否,也请不要将我拉离战场。就将我视为一块土地填入外壕,即使牺牲也要夺取隆化的胜利!”
董存瑞带领战友成功摧毁了隆化中学东北角的4个炮楼和5座碉堡,打开了外围工事。然而,敌人却在围墙外的干河道上的桥形暗堡中埋伏着机枪,突然向部队开火,造成了严重的伤亡,使得前进变得困难。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董存瑞毅然站了出来,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允许我去!”他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暗堡。在前进的过程中,董存瑞的左腿受伤了,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冲到了桥下。然而,桥形暗堡离地面太高,无法放置炸药包。在总攻的紧急关头,董存瑞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拉响了导火线,与暗堡一同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董存瑞英勇牺牲后,1948年6月8日,第11纵队党委发布了一项悼念决议,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员。他们还决定将6班命名为“董存瑞班”,并将隆化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1957年5月29日,朱德为董存瑞题写了一句名言:“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英勇行为树立了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