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写在前面的是:知道方法是没有用的。
中高考的数学,说到底是个技术。没有足够的训练量,只靠老师讲课……需要很高,很高,非常高的天赋。
所以,如果觉得思路可以接受,请务必把习题跟上。高考以前的学习,只有手会才是真的。
千万不要欺骗自己。
训练量没有上去,直接给答案也是无用。对各类符号不够熟练的话,数学答案背起来很麻烦的。能帮你的,要么是谁让你在考场上直接抄,要么是外星人帮忙基因改造。
下面是正文:
一 心法总要:先读题,根据题目情况,被动点亮知识技巧。
初学者,很喜欢拿刚学的东西套所有的题目。刚入行的时候——东西比较少,再加上老师有意维护咱们的成就感——这么做没毛病。
麻烦的地方在于,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世界一直在变,我们将面临的问题也有千千万万种。再厉害的知识点,也只能描述其中一些情况。
从知识到题目的操作,就好像什么时候都硬穿三岁的衣服。“咔嚓”是迟早的事情,不会有任何意外。
从题目到知识的话,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衣服吗,最重要合身。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大家都是“高情商”人士。懂的都懂。
二 具体招式:
1. 搞清楚自己有什么
证明题的条件,通常看起来跟结论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看起来,好难啊!所以很多小朋友,比如我当年,在这一步就举白旗了。有毛病吗?没毛病。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先把条件的内涵理出来,搞清楚自己有什么。
搞好这一步,就会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分数了。当然,这需要对基础知识足够熟练。
2. 当大家都想走直线的时候,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曲线。
数学语言叫:等量代换。
想去的地方,一时半会儿看不到路。就找条离他最近的,先走出去。具体到几何上,就是通过等量代换尽可能接近结论所在的地方。
3. 给条件和结论来一场“双向奔赴”。
反证法,都让老师说烂了。可到咱们手里,怎么用,怎么不是。这是因为,咱缺少一个核心技能:提问题,提合适的问题。
几何证明,一个条件通常至少可以出两三个结论。哪一个是最合适的?好,那么下一步走哪里才最好……前面走的很专业,不小心跑偏,死一个大题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常见。
为什么会跑偏呢?
因为弄错了要解决的问题。
三 保命技能:拆
稍微有点脸红地说:我就是通过这条路搞定证明题的。
因为数学天赋实在有限,别的小朋友一眼看穿的东西。我需要看好几眼……也还是不行。只有自己拆解过,才能稍微明白些东西。
于是就想起来“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拆证明题犯法吗?能够装回去的话,不犯。
碰巧这两个动作,我都还行。
于是证明题,就被救回来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