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回老家了!
早晨一如既往早起,花三个多小时完成了一些例行公事(rituals)。最后一个半小时,我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探讨去年我国人口总量减少85万的问题,还没来得及修改,就被一通电话催到了银行。
在银行待到了下午2点多才回家,如此,本来安排在上午的阅读和写作工作就此落下了。
从银行回来之后,又马不停蹄地收拾东西,根本没时间阅读、修改文章了,心里有一丝丝不安,我想着,晚上回家应该还是会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吧?其实我也不确定,毕竟换了个环境。
开开心心地回到家。吃过晚饭,看着婆婆在炸鸡蛋饺子,月亮形的金黄饺子煞是可爱,于是抢过小锅,兴致勃勃地炸起了鸡蛋饺子。这一弄就搞到7点半,猛然间想起自己今天还有一堆事情没完成呢:阅读《被讨厌的勇气》、更新公众号以及打卡《道德经》,这些任务里,更新公众号比较耗费时间,其他任务虽然不重,但几项任务加一起,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有那么一瞬间,我都想放弃了。
哎,算了,干脆今天给自己放一天假吧,不是特殊情况嘛?少读一天书、少写一篇文章、少学一小节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就在我产生这些放弃的念头的时候,我仔细地觉察了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一直觉得这些“微习惯”就是我们能够坚持到底的底层逻辑,那么当我产生放弃念头的时候,它还能起效果吗?
我不禁对此产生了好奇心。如果在已经决定放弃或者即将放弃的时候,用我一直鼓吹的“微习惯”理念来指导自己接下来的决策,究竟会成功还是会失败呢?好奇心一上来,我立马拿自己做起了实验,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拿自己做实验了,哈哈。
实验开始前,我再次回顾了一下需要完成的三项任务:
1.阅读《被讨厌的勇气》
2.修改早晨写的文章(我本来打算修改早晨写的那篇文章)
3.在知识星球的《每日晨诵》里打卡一节《道德经》中文和英文。
乍一看之下好像任务还是太多了啊,完不成,绝对完不成,扎心啊!
好,现在来使用“微习惯”。于是,我对自己说:
今天我只要完成“最低任务”即可。
比如,比起之前一读就是半小时或者二三十页,今天我就完成最低任务——阅读3页,不过3页而已,能有多难,10分钟就能搞定啦!如此一想,心下竟然隐隐有些高兴……
更新公众号这个任务呢?我预感到修改早晨的3000多字文章,肯定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不如重写一篇小短文来得干脆,那么,今天我就完成给自己规定的最低任务——写100个字,记录一下吧。100字,能有多难??我已经在心里藐视起这个目标来。
那打卡《道德经》呢,嗯,微习惯就是:至少更新一小节中文吧。
就这么一拆解,整个人一下子就感觉轻松、愉悦了起来,是啊!不过三页书、100个字、一小节而已,能有多难?
之后,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立马找出书,安静地阅读了起来!一开始我真的只想读一小节(4页),但是看着看着果然还是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了,直接看了三节,惯性就是这么难以抗拒。
读完之后,立马在星球里打卡,顺便看完了星球小伙伴们所有的打卡内容。接着,我就打开了文档,开始编辑这篇文章,因为我太想把自己这个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了。
最难的就是开始,其次就是坚持。这句话果然是不错的,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开始”时的畏难情绪,坚持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现在实验的结果有了:微习惯是真的有用,因为它用一个极小的目标取代高难度目标,从而帮助我们克服了畏难情绪和懒惰心理,于是,我们就主动“开始行动”了。
话说之前在养成各种习惯的过程中,也有过各种想要放弃的时刻,就如一句玩笑话所言:改变的决心千篇一律,跌倒的姿势花样百出,哈哈,所有在坚持路上的坑,我都一一踩过!幸运的是,还能重启,如此看来,“积极微习惯”确实是一个很强大的武器,用得好,年初立的flag还是能保住的。
这种一边实践,一边反思,一边记录的感觉也很不错。
搜索微信公众号“积极微习惯”,实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