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工作调研研讨交流材料

基层党建乡村治理工作调研研讨交流材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始终保证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乡村治理正确方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与效能的关键所在。基层党组织作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主力军”,面对乡村建设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挑战,要开拓创新、勇于担责、行动在前,立足各村实际情况,倾听广大村民诉求,探索具有实用性、富有特色化的乡村治理模式。
   一、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的内在关联
   (一)基层党建对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引领作用
   基层党建从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3个方面发挥了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引领作用。组织力表现了基层党组织对内部各要素进行整合、调配的能力,组织力的高低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一方面突出了党的集中领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联合乡村企业、专业合作社、学校及社会组织等,构建全覆盖、网格化的治理体系,使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能够渗透到乡村的各个领域,提升乡村治理的活力。凝聚力则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凝结核”的作用,将各类乡村治理要素、资源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这一目标而作出努力。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还能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参与到利益协调、资源整合等方面,寻求各主体利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让多方主体利益诉求得到满足与实现,并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投入到乡村治理与建设中。
   (二)乡村治理能有效激活基层党建发展活力
   乡村治理能够从提升党员素养、促进党群关系建设等方面激发基层党建发展活力。在基层党建中,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决定了党建成效,也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印象。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深入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展现基层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为基层党建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乡村治理还能驱动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在乡村治理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复杂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会倒逼基层党组织不断变革观念、树立创新思维、寻求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得到增强,基层党建也具备了更强的发展活力。
   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治则国家安,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政党能否稳定长期执政,关键要看基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通过培育文明乡风、促进产业兴旺、打造宜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才能让中国共产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拥护,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始终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领导不动摇,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经济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政治任务。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相继采取了多种策略发展乡村经济,但是成效参差不齐。有些乡村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严重的生态破坏。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求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站在全局角度,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例如,针对许多农村普遍存在的“先发展后治理”观念,要在党建引领下将生态保护摆在优先位置,深入调研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按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顺应客观规律进行乡村资源开发,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减小农村经济建设对自然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与效能的关键所在,也是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使命的客观要求。以往的乡村治理主要采取了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治理方式,从客观上来看确实改善了乡村治理面貌,为乡村社会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但是在部分农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较少、意愿不强。新时期以党建为引领重塑乡村治理格局,更加强调村民自治的核心地位,致力于打造以村民自治为基、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理新格局。这样一来,村民真正成了乡村治理的主人翁,将“村务”变为“家事”,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决策、参加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可以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切实打通了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乡村治理和群众生活中。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策略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以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才能用正确的理论、科学的方法稳步推进乡村治理工作,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部分地区基层干部短缺、生态环境破坏、治理手段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基层党组织应在充分考虑乡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强化责任意识、激发创新活力,带领广大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才能探索出一条特色化的乡村治理道路。
   (一)牢固树立发展理念,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要将发展摆在首位,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乡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治理不够规范、治理手段粗放等问题在一些乡村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暴露出乡村治理存在的短板。因此,应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党建引领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助力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要想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层党组织就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充分了解各村特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资源开发战略和品牌塑造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优势。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带动多种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加大对农村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力度,使其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的灵活发展原则,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培养乡村治理能手
现阶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乡村年轻干部较为匮乏,导致上级制定的好政策、好方案很难在乡村顺利落实。在这一背景下,培养一批热爱乡村、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甘于奉献的治理能手,就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具体来说,第一是留住人才。树立在工作一线培养干部、考察干部的理念,将乡村治理成效与党员干部的政绩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党员干部一心扑在乡村事务上,真正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保证选任晋升通道的透明与畅通,让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能够劳有所获,从而激励更多党员干部下沉到基层,使乡村治理成为识别干部的“经验交流”。第二是培育人才。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和特色产业,培育多种类型的人才,使其能够在不同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