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琼 北大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 2022-12-26 11:51 发表于北京
编者按2022年12月11日,以“数智时代教学评价的新取向”为主题的2022年高校教学评估与咨询研讨会顺利召开。大会精彩报告将由本公号陆续推出。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以“‘我教得怎么样?’——多途径的教学评价研究”为题,紧密围绕多途径的教学评价研究展开分享。
具有多元、多主体特征的教学评估,在提职、教学比赛、名师选拔等方面可以助力教学成就评估。以高校现阶段在提职方面的评估指标为例,提职评估指标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教学工作量(课程数量,类型,层次)、学生评教(分数,分布,注册率)、教学奖励这三个方面,其中,教学方面需要准备的材料通常是只有“达标”要求。汪琼教授提出,为优化教学成就评估,教师发展中心需要在教学计划、考试卷、学生项目报告、课堂观察、在读学生/毕业生/助教评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阐述等多个层面,为教师提供主体多元的、具有一致性的证据。此外,教发中心咨询次数、参加/主持培训工作坊次数、领导/参加教发项目个数、学生学习分析(实质性变化)、教学研究论文(经验反思)以及教学成果跨校辐射等教学发展活动参与度或教学领导力指标也可以作为补充证据。
汪琼教授在报告中对于数字时代应用工具的介绍非常丰富。在她看来,数字时代的应用工具通常是一个专门性的小工具,主要用于解决一个痛点、展开个案研究,通用的、大的平台级工具不太多。她从期中评估、诊断评估、教学研究三个角度,结合生动详实的案例,探讨在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何改进教学的路径。在开展期中教学反馈(mid-term feedback)时,传统方法通常是教发中心到一个课堂上去,用一堂课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对于授课老师教学情况所持有的态度,且更多倾向于请学生通过群体共言、头脑风暴等方式来进行列举对于授课老师在教学方面的认可和期待。汪琼教授综合现阶段学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介绍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onald Ferguson在学生评价方面做的一个研究,该研究的观测类型较为丰富,也具有较佳的推广性。
在诊断评估方面,如果让学生评价课堂环境,所获取的评价会非常一致,可以跨种族、跨性别。但在高校的研究中,学生评价确实存在着性别的差异,比如男教师的得分往往高于女教师高。那么,在学生评教中,如果出现性别问题的误差,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学生的评教数据?汪琼教授推荐了一个基于美国学生评教数据探究学生对男女教授评价用词词频差异的可视化工具。
在信息技术时代,技术至少能够帮我们洞察出评估数据中一些可能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在做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老师们通常会下载一些手机APP,学校也会有一些网络平台,这些平台上都会收集很多数据。老师们在进行大赛申报时,往往都会给出这些数据。在分析课堂录像之类的数据时,评估人员需要有工具来帮助分析。汪琼教授介绍了颇受中小学欢迎的课堂录像分析工具醍摩豆(TEAM Model),该平台具备多种点名、分组和发言方式,且会对课堂过程中用到各类工具的次数及时长、不同发言人情况进行智能化记录,最后给出三个打分,帮助老师在课后回顾时,清楚地看到与学生的互动情况。此外,这个平台也能够较好地支持教学现场的观察和交流。通过该平台,专家可以高效便捷地远程开展教师评教。在评委评分结束后,老师也可以直接看到评委的评分点和具体评价。
在高等教育领域,可能也有学校在研究这类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说是多多益善,它们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老师进行课堂自我反思及同伴间的互评反思。汪琼教授介绍了一篇关于edx在线课程平台根据学生视频内按暂停的点击次数了解PPT内容难度的研究论文,可提醒老师们为较为复杂的PPT页面留足相关思考时间,也有助于用技术来延长特殊页面的显示时间。在技术的支持下,系统可以通过对过往所有学生的累积数据的分析,来进行资源优化。
汪琼教授提及,她一开始觉得现阶段基础教育中比较时髦的“增值评估”一词不适用于高校。因为增值评估谈的是持续的影响,而高校教师授课的连续时长通常只是一个学期中短暂的三个月,很难说可以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来考虑,不看成绩而是观察对学生投入度的影响——在投入的时间、发言的频率等方面,也能做增值评估。因而,在获取到平台数据之后,再加以一些评估的指导模型,可以设计出很多教学实验。另外,高校的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能力需求,不只是看成绩,更注重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做很多模拟的仿真评估系统——去做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实验。这些都是数字时代在做的评估工具。汪琼教授以斯坦福教育学院的AAAlab为例,解释数字时代如何通过创新性、游戏化的方法评测学生的核心能力。
教育信息化给予教学评估多元的支持,改变了传统评估方式和过程,包括多种多媒体题型真实测试多种能力、过滤剽窃作业、作品展示同伴互评、隐形数据收集与分析、奇异数据的甄别与过滤、学生个性化发展跟踪……在评估方面,我们也可以做些这样的小工具,来更好地支持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估。
汪琼教授结合案例分享了“档案袋”的概念。目前,很多学校通过做档案袋系统来帮助老师积累评讲资源。MATE评估也有着类似档案袋的设计。我们的档案袋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应该提供什么证据?档案袋可以像一个支架、一种准则,来支持更多学科的发展。
最后,汪琼教授对MATE评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MATE评估所开展的实践社区、会议交流等活动让各学科热爱教学的教师们合作在一起。高等教育各学科独特的人才培养过程及目标需要独特的评价工具,汪琼教授期待着在这些协作交流机制下,高校教师们可以一起做出一些具有学科特色的评估工具,也期待着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能够支持和孵化更多的工具产品。
汪琼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基地负责人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