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星推荐。因为之前读了朱旭的传记,对人艺的老艺术家们很感兴趣。碰巧遇到了这本自传,一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恐怕知道英若诚的人越来越少了,或者即便知道也对他的家世不清楚。在读本书前,我也只知道他是英达的爸爸、宋丹丹的公公、著名演员和翻译家。
而在读本书后,了解到他显赫的家世、惊人的才华和曲折的人生,不禁感慨命运对他的捉弄和他生命力的蓬勃。
太华丽的词汇也不会说,就把这篇书评简单定义为悲喜人生吧。
作为话剧演员,英若诚善于讲故事,这篇自传不是按时间线从他小时候讲起,而是写了三个大主题。开篇就写他蹲监狱的故事,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兴趣吊起来了。之后写英氏家族,这又是一般人不知道的,看的有滋有味。最后介绍了他的话剧事业。
这样的布局,比一般传记精彩的多,主题也聚焦。另外,这本书不是他本人写的,而是在病床边用英语口述,一位外国研究生记录并编写成的英文传记。之后又翻译为中文。英文书名为 voice carry。
1 英版肖申克
这段是本书价值最高的部分。英若诚是在吃火锅时被突然逮捕的,之后在看守所、河北监狱一共待了3年。等放回家才知道妻子也同期被捕。
在读这段前,我有点想看又有点害怕,怕看到监狱对人的折辱。英老非常智慧,他不渲染苦难,只写自己怎么乐观应对。
看守所两边通铺各挤着睡10个人,随身物品都没有了,只能把鞋塞在衣服下当枕头。同屋的人长期吃不好,每次到了饭点、听抬饭人的脚步声,放桶声,就能听出汤的咸淡。
开始英老觉得这咋可能,你们在瞎说,结果他呆久了也把耳朵练出来了。
在狱中英老想我不能疯了或者颓废了。他有意识的做事情,管理人员需要人帮忙修大门、腌酸菜他都积极报名。其实他也不会,先报了名再说,再和其他狱友学习。三教九流的人平时遇不到,这里有的是,他学了好多手艺。
借着给大门涂漆的机会,他说需要猪血和在漆里,搞到了猪血,结果他和工友打了牙祭。 他还攒纸笔,做小笔记本。 书里有截图,笔记本上用草书和楷书写毛主席的诗词,记录他学到的手艺。
这些描述让我有一种错觉,我不是在看现实的痛苦,而是在看一部喜剧。 有几次甚至笑出来了,确实写的很幽默。
那种精神很像肖申克的救赎,不过肖申克是为了越狱,英老是为了活的像个人。
什么才是活的像个人呢?
人生到底能有多精彩,当大官赚大钱是一种。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也是一种,特别是在啥都没有的时候。想起新闻里会有人因为吵架或者争执砍了别人或者跳楼的,从此抹杀自己做人的机会。而生命力旺盛的人,即便很多基本条件没有了,也像变魔术一样,从虚无里造出万物。
真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心态和行动。 这一章最大的收获,就是人在最低处如何保持生命力。
2 显赫家族如烟散
书的第二部分是讲英氏家族的,我感慨,别说英达是个名人,和祖上比差多了。
简单的说辅仁大学,先在北京后来去了台湾,是英若诚的爸爸办的,马英九是他的学生。天津大学是英若诚的姥爷办的,姥爷还是山东省长。英若诚的奶奶是和雍正争皇位的十四爷的嫡传后代,正经的皇家格格。
家里都是官宦书香,他却大学毕业后进入人艺做了演员,妻子是同学也是演员,从当时的社会地位来说,是降格了。哪怕他是翻译家,后来做到文化部副部长,似乎也不算特别出色了。
家学留给他的是天赋的聪明、英文的童子功。从小就上教会学校,50岁之前他没有出过国,却能讲流利的英文。 家族也给他带来无尽的烦恼,在特殊的年代,他戏称自己是老运动员,因为只要一有运动。。。。
到了第三代英达,其实英达也非常聪明,非常年轻就导了我爱我家。但其最大的成就也不过就是著名演员和导演。 时代赋予个人的机遇不再重现了。 英家的第四代目前比较有名的是英如镝,从小练钢琴,又因天赋转练冰球,进入奥运会了。
如果没有家族的背景,或许英老上不了大学会成为一个手很巧的工人。或者上了大学当了演员,还是人民艺术家,但当不了文化部长。
他好好做演员的时候,突然被剥夺一切,啥也不是。突然间,他又变成了领导人的座上宾,高官和文化使者。名利突然来突然走,他还是他。
3 话剧的魅力
这部分对我吸引力略低,讲述了英老去美国交流、演话剧,翻译剧本在中国演的事。很多剧没有看过,就不太有共鸣。倒是知道了一出剧,叫哗变,讲一个海军军官被审问的事。全剧都是对白,场景不变,有一段7分钟的独白是朱旭的拿手好戏,生日时必演。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可读性很强,也能给人启发的传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