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源记原记及翻译,挑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挑花源记原记及翻译,挑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面临苦难无可奈何的人,期待能够有一个安全无忧愁的地方。虽然大多时候美好的愿景往往带来更深的绝望。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时,常会因为一些信徒的虔诚而感动。历史多半不友善,有时残暴,所以围绕耶路撒冷的故事才会明媚动人,天国高而美,却近乎虚无。

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梦》中,主人公进入了梦中的村庄,流水淙淙,岸边繁华茂盛,百岁老人回忆她的一生,那是纯粹简单的生活,她不知忧愁为何物,梦外的现实要复杂得多。

女友最近说过几次住在山里的情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想,她一定也见多了繁琐、喧嚣、多变的世俗,她近期的困扰我清楚。曾经分享过陶渊明阮籍,他们都是隐士,有抱负,有准则,也有才华。个人非常中意阮籍,他天赋异禀,又性情真实,不完全沉浸在理想的世界里,只是骨子里的文人风骨与魏晋时期的虚浮格格不入,这是使他“猖狂”“怪诞”的根源。陶潜要更洒脱一些,他能把世俗与当下的背景脱离开,跳脱于历史之外,所以他的“隐”更纯粹。山林是多少墨客的向往归宿,实现者却寥寥。当我们逐渐理解许多道理和问题,樊笼似乎无处不在,隐遁几近奢求,因为离群有代价。

耶稣教育世人时说,不要在意别人的所作与所得,他们已得到了应得的。我们所见所闻所感又怎么一定真实呢?当快乐与痛苦落在不能被感知的领域,它们的意义又何在?唯可怕者,为思想套上模具,给一切不加限制地制定规范套索。

早晨发生了一些争吵,自认为并无干扰他人,然而依旧摆脱不了被人思想左右的情况。

昨晚重温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时代不同了,其实束缚人的礼教的影子依然存在。

挑花源记原记及翻译,挑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挑花源记原记及翻译,挑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里的人很热情,见到渔人,邀请他设酒杀鸡,村里的人好奇外面的世界如何了,但当他们从渔人口中得知时,皆叹惋。叹息遗憾,他们遗憾的是什么呢?“不复出焉”是因为他们满足于桃花源内安定的生活,不打算出去。先世为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迁移到这里,如今几百年过去,外面的世界依旧动荡不安,人们世世代代争斗不休,追名逐利依旧。

成语“无人问津”出自这里。武陵渔人毕竟从世俗来,桃花源的生活于他不合适,所以他才会“停数日,辞去”。太守遣人前往探寻桃源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只是要去把这些人纳入管辖范围。南阳刘子骥是向往桃源的,但是他没寻找,不久后就病死了,他的死是否因为寻而不得的失落,我们不得而知。其后再没有人关心桃花源。这段简单的描述平铺直叙,其实隐含了许多内容,渔人离开后汇报太守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奖赏,太守派人寻找桃源,刘子骥向往寻不见,世人对桃花源再无人问津,各自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猜测。桃花源仿佛游离在历史之外,不染世俗,然而除如刘子骥这样的高尚之士外,就无人问津。不可得的探寻似乎是在暗示桃源的虚无,它只是陶渊明想象出来的世界。所有人的反应,则表现出时代的状况,外面的人活在外面,他们的思想也属于世俗,与桃源格格不入。陶渊明在说自己与流俗的的不同,正如桃花源与外界一般。

南阳刘子骥或许是《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的化身。他所向往的桃源在想象中。

更多解诗好文章,请见公号【玉台新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