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一)主要指标进展情况。
1.市场活力指标
(1)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xx市拥有高价值专利xx件,每万人拥有量件x件。预计到2025年,xx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
(2)2025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xx件。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xx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xx件,已完成既定目标。
(3)2025年商标有效注册量达到x万件。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xx市商标有效注册量xx件。预计到2025年,xx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到x万件。
(4)2025年创新性惠企政策出台数达到xx个。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台各类惠企政策21个,已完成既定目标。
2.市场秩序指标
(1)2025年一般事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达到5%。
2021—2022年牵头推动全市xx个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实施双随机检查和跨部门联合抽查,抽查率均达到5%,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5%的抽查率。
(2)2025年信用分级监管实施率达到100%。
2022年全市各监管执法部门共组织发起xx个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抽查任务,完成率为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100%的信用分级监管实施率。
(3)2025年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2021年—2022年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同时根据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要求开展专项检查,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100%的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
(4)2025年药品零售企业完成年度检查计划率达到100%。
2021年—2022年药品零售企业完成年度检查计划率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100%的药品零售企业完成年度检查计划率。
(5)2025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完成年度检查计划率达到100%。
2021年—2022年,全市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年度检查计划完成率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年度检查计划完成率46%。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100%的医疗器械年度检查计划率。
(6)2025年网络销售“两品一械”平台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2021年—2022年,网络销售“两品一械”平台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2023年一季度全市网络销售“两品一械”平台监管覆盖率达到25%。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100%的网络销售“两品一械”平台监管覆盖率。
(7)2025年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处置率达到100%。
2021年—2022年,全市食品(包括生产、食品经营、餐饮各领域)、工业产品、药化械(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处置率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到2025年将保持100%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处置率。
(8)2025年智慧监管平台一体化程度达到100%。
2022年建设完成智慧市场监管系统,可实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各监管领域的智慧监管,已汇集数据0.19亿条。2023年全面实施应用,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预计2025年智慧监管平台一体化程度将达到100%。
(9)2025年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0%。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了9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0)2025年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6.5%。
2021年抽查重点工业产品538批次,不合格25批次,合格率95.3%。2022年抽检产品501批次,不合格22批次,合格率95.6%。因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规则有变化,每年抽查重点产品目录和范围比例不一样,2025年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无法预期。
(11)202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百万人口1600份。
2021年收集、审核、评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百万人口为1483份,2022为1585份,2023年第一季度为466份。预计202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将达到百万人口2000份。
(12)2025年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百万人口750份。
2021年收集、审核、评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百万人口数为656份,2022年为718份,2023年第一季度为168份。预计2025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将达到百万人口790份。
(13)2025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百万人口280份。
2021年收集、审核、评价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百万人口203份,2022年为235份,2023年第一季度为61份。预计2025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将达到百万人口300份。
(14)2025年食品抽检量大于每千人4份。
自2021年起,每年的食品抽检量均达到并超过4批次/千人的要求,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将保持4批次/千人以上。
(15)2025年公众药品安全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
省局自2021年以来未开展药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工作。
(16)2025年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
在2022年公布的2021年全省食品安全满意度评价中,xx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4.39分,位列全省第一。预计2025年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
(17)2025年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0.1。
2021年至今,我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无死亡。
(18)2025年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覆盖率达到100%。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8412台乘客直梯全部纳入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覆盖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将保持100%的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覆盖率。
3.社会共治指标
(1)2025年政务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2021年以来,全面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平台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的若干规定》,大力推进决策、管理、执行、服务、结果“五公开”,政务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将保持100%的政务信息公开率。
(2)2025年市级应急演练达到3次。
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组织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演练20余次,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组织市级应急演练达到3次以上,可如期完成目标。
(3)2025年消费投诉按期办结率达到98%。
2021年以来,累计接收消费者投诉18165件,法定时间内按期办结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将保持100%的消费投诉按期办结率。
(4)举报按期核查率达到100%。
2021年以来,累计接收消费者举报7092件,法定时间内按期核查率达到100%,已完成既定目标。预计2025年将保持100%的举报按期核查率。
(二)重点任务举措进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举措落实情况、主要成效。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1)提升市场主体开办便利化水平。一是依托全程电子化平台,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等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妥、一日办结”。认真落实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自主勾选、住所信息自主承诺制度,积极扩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领域和推进互通互认。二是持续发挥“一窗通”线下服务专窗作用,所有审批环节内部流转,手续齐全的现场秒办,最慢0.5个工作日办结,免费为企业刻制4枚印章。三是继续做好开办企业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开办企业工作规程》,积极推进企业开办申请标准化、审核规范化、流程制度化。完善服务指南,梳理制作常见问题解答,录制办理流程视频,进一步提升办理业务的契合度和服务群众的精准度。四是印发《关于做好政务服务市场监管事项清单“事前辅导、帮办代办”工作的通知》认真落实开办企业全程代办制度,申请人只需提供有关手续,窗口代办员负责所有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
(2)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一是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协同推进“多证合一”“先照后证”“一照多址”“全域通办”“一网通办”“一业一证”等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二是积极推行智能审批。鼓励各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政银合作等方式,配备商事登记全自助证照终端和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终端,实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自助打印营业执照,全市共配备智能审批终端15台。三是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依托登记注册系统,由先注销个体工商户再新设公司改革为直接办理变更登记。支持发展良好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让转型企业在字号延续、税费减免、社保、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四是精简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审批服务。实行“容缺办理”“区域评估”“联合审验”等。
(3)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一是大力推行歇业备案制度。对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引导其通过歇业备案暂停生产经营并保留主体资格,待条件好转后恢复经营。通过发挥歇业制度的缓冲和蓄力作用,保住经营困难市场主体重启发展的内在活力。二是印发《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落地实施方案》,大力推行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改革,依托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税务注销等相关政务服务事项,进行联动办理、关联审批。在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时,简易注销公告时限由原来的45日压缩至20日,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清算报告、投资人决议、刊登公告的报纸样张等材料,更好地打造了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4)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印发xx市“小个专”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2000多本,举办了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00余人参加。目前,万丰机械有限公司、中维化纤、农信物联、海格化党支部成为省级非公经济党组织联系点。二是指导非公经济组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立党的基础组织,做到应建尽建,全面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质量。截至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率达到91%。三是组建“扶持个体工商户局际联席会议”,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印发工作要点,开展全市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政银商对接会”、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培训班等活动,截止到目前,在小微企业名录库共发布12条惠企政策,小微企业享受扶持数量达到148454户。
2.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进一步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1)提高平台经济竞争规制能力。一是组织召开电商平台行政指导会,制定《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试行)》,明确平台企业亮证亮照亮标、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信用评价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投诉举报处理、协助执法等方面的责任义务。二是开展清理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政策行动,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清理,依法查处平台企业实施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行为。依法查处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行为。加强互联网广告监测,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行为。2021年以来,办理网络传销案件1起,查封涉案资金4770余万元,罚没款8949.44万元。
(2)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竞争秩序监管。一是组织召开电商平台行政指导会,电商平台企业签订《xx市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承诺书》,做到文明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利用全国互联网广告监管平台、移动互联网监测平台,加大互联网广告监测力度,严厉查处线上线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行为。规范网络市场价格行为,严厉打击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网络市场的价格违法行为。加强食品网络经营行为监管,督促包括网络订餐平台在内的互联网平台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加大对平台未有效落实主体资质核验、信息公示、安全保障等法定义务的查处力度。三是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竞争秩序监管。出台《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包容审慎信用监管优化服务十二条措施》《关于对“四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对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支持“四新”经济发展壮大,全方位提高监管规范性、监管效能,建立包容有度、审慎监管的治理格局。
(3)强化分类分领域竞争治理。一是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纵深推进,制定xx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会审、抽查、投诉举报、特定机构统一审查、第三方评估等相关制度,对2018年至2021年出台的涉及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资质标准等有关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开展评估,共评估文件2327份,发现涉及具有排除、限制竞争问题文件6份,已基本整改到位。二是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监督审查,组织开展混淆、虚假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以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品、医美服务、校外培训等领域为重点,严厉打击混淆行为和虚假商业宣传行为。三是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市场竞争中的突出问题,着力优化市场环境,更好更大地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自2021年,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7162家次,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8起,其中虚假宣传案件14起,仿冒混淆案件8起,不正当有奖销售案件1起,其它类反不正当竞争案件5起,罚没款233.77万元。
(4)有效解决假冒伪劣突出问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成立xx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和xx市市场监管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专班,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筹推进全市“双打”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xx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明确重点工作任务。二是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龙腾”“剑网”、假冒伪劣商品销毁等重点市场、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商标、专利注册运用,严格版权保护,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非法盗版出版物,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三是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紧紧围绕“打源头、端窝点、断网络、斩链条”,深入开展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检察机关对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及时介入、优先办理。
(5)加强价格监管执法。一是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行动。与市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乱收费检查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节以开口费、开通费、接口费等各种类似名目收取不合理收费的行为。同时,聚焦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开展专项检查。办理各类涉企收费违规案件14件,经济制裁金额53.83万元,切实推动各项降费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监管,在疫情防控期间、汛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发放商品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开展集中约谈,引导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积极履行社会主体责任,强化对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分析,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和力度,以明码标价情况为重点,查处乱涨价、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行为,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价格秩序。
(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效率,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从强化严保护体系建设、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优化快保护协作机制、塑造同保护良好环境等四个方面发力。二是强化维权服务。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全市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工作站30个,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4个,选派纠纷调解员38名,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新闻出版局成立版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实现市、县(区)、乡(镇)三级区域维权援助服务全覆盖,积极主动为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积极组织开展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农村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网剑行动、驰名商标保护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2021年至今,共查办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3起。
3.强化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1)强化网络市场监管。一是构建网络交易监管格局。制定《市场监管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实施意见》,落实“线下管什么,线上管什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全覆盖、各业务领域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强化电子化服务。以“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为依托,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线上市场准入制度机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推行市场主体开办智能审批,实现“即时审批、现场秒办、当场打照”。三是强化线上交易监管。积极推进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调整完善《xx市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开展重大案件会商、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网络交易市场违法行为。联合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共线上检查企业网站、网店2321个次,线上抽查商品4批次。线下实地检查企业481户次,责令改正网站3个次;发布规范网络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加强网络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和监测,2021年以来,共办理各类网络违法案件52起,罚没款9061.9万元。
(2)强化各项专项行动治理效能。一是严厉打击传销,严格规范直销。坚持“宣传教育、防范打击”两手抓,丰富“无传销”创建这个载体和抓手,继续强化基层防控,持续开展“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动,严厉查处网络传销违法活动。加强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9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