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的日益深化,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工作中出现了许多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基层干部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成为新形势下街道社区抓好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近期,根据主题党日活动的安排和部署,街道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采取听汇报、个别走访、问卷、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形式,就目前街道、社区在为民服务方面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广泛听取了社区干部、辖区单位和部分城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共识。
一、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工作面临的新要求
(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要求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随着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的社会化,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的社区化,街道社区在外来人口管理、卫生计生、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城市管理、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需要街道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能力,推进服务群众工作便民化、服务化、高效化,在改善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强有力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民生主体地位的凸显,要求街道社区树牢为民服务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对民生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新形式和新常态下,要做好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就必须践行“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需我办、民难我解”的思路,怀着对居民的深厚感情,着力在便民、服务、保障的支撑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创新服务,提升服务功能。要把党和政府的重托,把人民的期望,化作一腔热情和一颗赤子之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追求,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时解决居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始终不渝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的心坎上,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三)广大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街道社区体现改革发展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改革发展初心。城市的核心是人,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改革发展的最大初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广大城市居民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群众性组织和活动群体,其中即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把各类自发的健康的群体活动组织好,保证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是摆在街道、社区干部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目前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街道社区干部思想落后的问题。街道社区个别党支部及干部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旧框框中,有的干部把为民服务停留在口头上,服务群众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正面对群众时却是“话难听,脸难看,门难进”,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居民服务工作缺乏研究和思考,工作覆盖面不广,没有特色和创新,不能根据变化后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是街道社区负担过重的问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量比较大,涉及面广,有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大气污染防治、人口与计划生育、防病防疫、流动人口管理、防范邪教、普法、劳动就业、组织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对特困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等等,日常工作项目多,还有随时性工作需要居委会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而居委会的情况是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工作任务重。在工作的同时,居委会工作人员要接触各种人、处理各种事,工作精力不足,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社区工作经费不足问题。有的社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建设经费不足,各种便民公益设施也无法满足为民服务的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有想法,有思路,也很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干出一番事业来,但因为经费不足,造成好的思路和办法只能成为一种摆设,不能付之于行动,甚至石沉大海,影响了社区和服务发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今后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的思考
(一)以知民为基础,熟知民意,体恤民情。围绕“知民”,扎实推进调查摸底工作,为服务居民掌握真实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增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与街道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居民对街道社区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街道干部应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实”为基本要求,协同相关部门,紧紧抓住“以房管人”等措施,以楼幢为单位,做到每户居民都有街道社区人员管理,不留死角;制作入户登记表,将居民的城市低保、计划生育、劳动保障、重点人员、残疾对象及流动人口等内容详细进行登记,确保入户信息全面周详;同时实行动态管理,督促街道社区工作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