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发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多领域发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变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举措。
    全球先进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显著依赖于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面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先进制造业不仅具有高利润和高附加值的特征,还在创新性和产业集聚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引领作用,已成为推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变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占据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在这一趋势下,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分工格局正在迅速调整,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布局朝着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加速演进。
    在全球范围内,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尽管2015年至2019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制造业的区域集中度却逐步提高。2022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达33.5万亿元,占全球约30%,连续13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
    在创新基础方面,韩国长期在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和每千人研究人员数量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韩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93%,每千人中有17.4名研究人员,均位居世界前列。同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55%,每千人研究人员数量约为15人,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超过了法国和荷兰,并逐渐接近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瑞士、美国和德国始终处于全球前列。瑞士凭借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施和卓越的数字化能力,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美国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创新能力。这些国家在全球制造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中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尽管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密度方面达到每万名工人322台,全球排名第五,但在整体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就绪度上,仍与全球领先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在制造业绿色化方面,各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碳排放,推动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国先进制造业在规模、质量、创新、开放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些挑战尤为突出。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仅占全部研发经费的6.57%,低于发达国家15%至20%的平均水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依赖进口现象较为严重,使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处于“微笑曲线”底端。
    其次,我国制造业的产业体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他国,导致产业链整体效益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效应有限,尚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此外,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同时,高素质人才供给不足,产学研用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人才供需不匹配,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再次,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等资源的成本不断攀升,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14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