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需求侧思考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需求侧思考
  
  摘要: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往往只注重供给侧一端,惯于将显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灌输,易忽视需求侧一端,怠于将隐性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因此,文章试从需求侧来探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理论之基和实践之源,同时,从内化机理的视角来论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隐性之法。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需求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凝练与表达,它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与诉求,承担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任,党的十八大将其定位为兴国之魂,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在“鸡犬相闻”的地球村,各类社会思潮交融交锋,人们思想亦呈现多元多样,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正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如何根据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认知习惯和行为规律,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有效传输是高校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学理基础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的价值共识的自觉追求,无论是在茹毛饮血时代,还是现代高度文明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总结各个社会形态中人们苦苦追寻的最高价值理想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它既满足了人的内在需求,又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由、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
  (一)马克思的需要层次论是开展认同教育的理论之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需要一直被看作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上升,具有递增性和层次性。诚如其所言“满足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可见人的需要的过程是一个从生理层向发展层螺旋上升的过程,其中生理需要属于人的基础性需要,发展需要属于人的高层次需要。人的基础性需要是自发性需要,最初是从动物的本能需要中发展而来的,人的高层次需要是自觉性需要,这种需要依靠的是人的自觉意识,即意志的力量。这种意志的產生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众多的个体自觉需要就汇集成了社会公众的共同需求,这种共同需求正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和源头,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也正是契合了人的这种需求的递增性和层次性。人们的共同需要是基于个体需要,但又不能等同于个体需要,共同需要是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追求的表达,一旦人们自觉认同这一价值表达,就会对个体行为产生极强的导向作用,正是人的需要的多样性才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化成为可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开展认同教育的实践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与发展起来,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与定海神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蹄疾步稳般前行。目前,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社会转型催生了公民个人意识的强化。个人意识的强化不仅驱使人们追求自由,维护权利,更重要的是会使人们带着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去重构社会文化,这就使得一元化时代的价值观体系逐渐被多元化的思想颠覆和解构,也使得不同的人惯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造成的后果就是个人价值强化,社会整合度下降,社会失去了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人们的行为方式就会不断出现摩擦与冲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一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多元化的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面对着思想多元、多样和多变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如何将高度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大众化的普及呢?那就是要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得人们在尊重价值多元的客观基础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的“共识”与“共为”。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化机理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对立又依存的两个范畴,内化可谓先导,外化可谓目的,而其中内化具有高度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它是受教育者主动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吸收为内在的个人行为准则,力图达到“外化而内不化”的人生追求。因此,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辨别、选择、消化与吸收,形成能够指导学生个人行为并保有相对稳定的思想形态,这一过程始于理性认知,终于精神共鸣,止于思想转化,学生通过这种螺旋式的认知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标准上升为自我的主观认同。
  (一)立足需求起点,创设教育情境,提升理性认知
  随着信息技术最新讲话系列,诸如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迅猛发展,微电影、微课堂等“微平台”快速崛起,从而将人们带入一个无“微”不至的科技时代。当下,站在信息潮流前沿的大学生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宰,网络已成为他们思想交流、交锋与交融的主舞台,各种数字资源也正悄然地裂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重塑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内化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然而网络世界的遮蔽性看似给学生思想及情绪的发泄带来了便利,但也使得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在真实和虚拟之间相互纠葛。为此,要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高校就必须要立足学生的需求起点,通过创设教育情景将学生的真实境遇和虚拟世界的生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创设教育情景是指“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教育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在校内的教学空间诸如教学楼、实训工厂等,生活空间诸如商业中心、学生食堂、宿舍等,娱乐空间诸如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以及校外的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社区、模范家庭、革命圣地和各类纪念馆等场所来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各类实物教育场景,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来内化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虚拟空间诸如微信、微博、抖音、网络文摘以及播客等各种流媒体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网络活动中。从而将现实中的教育情境、大学生的真实遭遇与网络虚拟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显隐互通的教育方式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国情、社情和民情,并以此来潜移默化的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二)关注内化难点,运用情感教育,促进思想共鸣
  情感教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柏拉图的“心灵教育”,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均闪耀着人类情感教育的智慧火花。而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营造情感空间和情感氛围,以便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体验空间中进行感悟和反思,从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要求。
然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过去单纯由教师以文字、图片、理论和知识堆砌出来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再也难以使学生获得完整而真切的情感体悟,只有让学生经历过正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2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