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组织部门的特性和组工干部的特质,我想重点围绕“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主题,与大家作个交流。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哪些表现形式;三是我们如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中央历来重视反对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毛泽东同志是怎样重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1930年,毛泽东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着力强调“形式主义害死人”。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官僚主义者”的概念,这也一度在党内引起一些非议和争论。
1933年,他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归来,中共松江省委(松江省于1954年并入黑龙江省)安排他住在哈尔滨一栋高档别墅里。毛泽东看了看四周说:“这个地方不好啊,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沾染官僚主义才怪哩。”他问松江省负责人,现在是住洋房,还是住平房?这位负责人回答:“住洋房。”毛泽东谆谆告诫,住洋房,脱离群众,领导干部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当省委负责人请毛泽东题词时,毛泽东写下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随后全国便开展起“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其次,我们看看邓小平同志是怎么重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批评教育部长:“你们起草的高考招生文件写的很难懂,太繁琐。关于招生的条件,我改了一下。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就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不要那么多形式主义,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后来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回忆,高考刚刚恢复一味的强调考试成绩,会不会冲淡了政治?会不会让人说你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怕人家扣这个帽子,所以教育部把政审的规定还是写的非常详细,什么拥护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参加集体劳动,讲究卫生,等等,把能想到的都写上去了。这个稿子当时送给小平同志,他看后非常气愤,并连说了三个烦琐、烦琐、烦琐,而且把把这一段全部划掉,后来高考招生条例写的政审条件一直用邓小平同志一目了然、简单明了的表述。
最后,我们看看xxx同志是怎样重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xxx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记载,1974年时任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副书记刘明升回忆,当时有的村为了博取上级政治上的关注,搞一些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批斗,而xxx在担任梁家河村支部书记时,从来不那些搞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是带领群众兴办沼气、打坝挖井、修建厕所等,给群众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xxx总书记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xxx总书记在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上,作出重要指示:十种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是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发展时期,还是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党中央从来没有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放松过,而是不断地出台强硬措施、打出组合拳,严肃整治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有着不同表现形式。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之下,有很多原有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变得更加隐蔽,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形式。
(一)新形式主义的表现形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当下的新形式主义描述为: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其表现形态,一是忙忙碌碌。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不解决任何问题。二是花里胡哨。只图虚名,不务实效,习惯于搞“墙上功夫”,搞各种名目的“达标”活动,形式上花里胡哨,实则劳民伤财。三是摆拍摆谱。活还没干,争相邀功,从表面看袖子撸起来了,实际上是一种“摆拍”行为,光撸袖子不干活。四是浮浮漂漂。多在会场,难到现场,不接地气,不带露珠,办公室里出政策、出经验。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深居“衙门”,居高临下,即使偶尔到群众中走一走,也是摆架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3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