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
汉语有一句成语叫“飞蛾扑火”,意指蛾子往火上扑飞,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实际上,“飞蛾扑火”是因为蛾类属于夜行性昆虫,蛾子在夜间探索飞行的方向时,靠月亮作为“灯塔”,指引它们往前。由于月亮远在天边,人类的灯火近在眼前,飞蛾就会把灯火误认为月亮,于是就有了“飞蛾扑火”这一幕看起来很愚蠢的行为。
资料显示:
飞蛾(成虫)的眼睛是由很多单眼组成的复眼,它在飞行时,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当它绕过某个障碍物或是迷失方向的时候,只要转动身体,找到月光投射过来的角度,便能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
(可想而知,人类世界的夜晚,灯火通明,各种方向投射出来的光线,对蛾子的判断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所以,“飞蛾扑火”这个看似愚蠢行为的背后也是有其他原因的。)
蛾类的幼虫有没有眼睛呢?它们能感知到光线的强弱吗?又是如何感知的呢?
之前,我试着上网查资料,竟然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难道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吗?)。而我自己肉眼观察,也没有发现像眼睛的部位,所以,我觉得,很有可能绿尾大蚕蛾的幼虫是没有眼睛的。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由于今天下着大雨,室内光线阴暗,我给一只四龄的绿尾大蚕蛾幼虫拍照片时,就借助手电筒的光照射幼虫的身体。
当我将手电筒的光对准幼虫头部的一边时,只见这只幼虫缓缓地将它的脑袋转向光源的那一边;然后,我又将手电筒的光移到幼虫脑袋的另一侧,只见它又缓缓地将脑袋转过来。
我交替变换手电筒的光线位置,越来越快,这只幼虫的头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转得越来越快。这只毛毛虫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机械地来回转动着脑袋,动作看上去既好笑又诡异。
它转动头部的行动是极缓慢的,为了看得更明确,我将视频的播放速度加快到四倍速。
它是通过什么来感知光的变化呢?会不会是它的皮肤或某路神经感受到因光的照射产生的热量、再通过热量感知到那是一束光?
我觉得自己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再次去网上查资料。这一次,我用了英文去查:Do moth larvae have eyes?(上次,一位朋友提醒我,要用英文去查资料,用中文查到的东西往往不靠谱。)
当我敲下回车键后,很快,一个大而粗的“YES”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下一行还有一段说明(原文是英文):
像所有其他昆虫一样,蛾子幼虫有三个不同的身体部位: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有一对短触角、口器和六对单眼(称为ocelli)。即使有所有这些眼睛,毛毛虫的视力也很差。
原来,毛毛虫有眼睛这件事早就有了答案!
可是,毛毛虫的眼睛到底长在哪里呢?为什么我怎么找也发现不了?
我去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最终,幸运地找到了这一张图片。这是一张帝王蝶幼虫的头胸部侧面照片。照片中明确地标出来了毛毛虫的眼睛所在的位置,大约位于旁额片的外侧靠下的位置(看到这张图片,太开心了!)
于是,我拿起手机和手电筒,拍了很多张绿尾大蚕蛾幼虫的头部照片,但是却没有一张照片拍得能够看清楚眼睛,只有一张照片在放大后,隐约判断那是幼虫的眼睛。我也不确定这个判断是基于我的想象,还是真的就是它的眼睛。
后来,我用手电筒照着旁额片仔细看了看,肉眼根本就看不见任何眼睛的痕迹。哪怕我觉得就是那个位置,毫无疑问,但是我却看不见它(对毛毛虫的眼睛长在哪里感兴趣的朋友,手里有强大的摄影设备的话,可以试一下哦)。
9月21日
我想将昨天的实验再做一次,并且想让我先生亲眼看看绿尾大蚕蛾幼虫那有趣的一幕。可惜的是,这次没成功。这小家伙只是略微表达了对几乎要挨着它的亮光的不满,微微动了动脑袋,就低着头,再也没反应了。
我想,可能是今天它所处的位置—— 它爬到了纸盒的顶部,打开盖子,它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光线比较平均,手电筒的光即使从一侧照向它的头部,另外一侧也能有散射的余光,再加上客厅的灯也开着,对于视力很差的毛毛虫来说,估计分辨不出来吧。
还有一个可能是,它即将蜕皮了。因为它已经在纸盒的顶部待了24小时有余;长时间不吃不动,也是要蜕皮的征兆。
谁知道呢?奇怪的家伙。
首发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UlCphe8sVf0JehnH3hEy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