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X成立工作专班,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调研。总体上看,随着从严管治党的深入推进,一系列变革性举措相继实施,部门职能关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些僵化思想、惯性思维、陈规陋习被打破,工作作风持续优化,工作效能明显提升,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难事,解决了许多想解决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难题,党建队建、基础建设、环境民生等各方面工作呈现新的风貌、新的景象。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社会关注、群众期待,还存在一些亟待纠正和改进的问题。现将此次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作风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惯性思维、僵化思想、固化意识较重。面对新形势下X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党员观念保守、思想落后,主要表现在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陈旧、民生发展落后、队伍梯队不合理等沉疴积弊问题长期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思考和重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老办法、承袭老套路、凭借老经验,例如在生产转型发展前,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厂房陈旧拥挤、人才技术匮乏、加工链供应链不完整、经济发展主导性不足等问题突出,看摊守业的思想较重,管理粗放,产业附加值、技术含量低,求突破、求变革、求创新的决心不强。少数干部擅长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与领导套近乎,热衷于塑造个人形象,工作上却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例如一些支部开展政治学习有动作、没内容,不注重学习实效;一些部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把开会传达当做执行,把制定方案当做落实,把总结经验当做完成,缺乏对工作实际成效的考量;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任务前只吹号不冲锋,只指挥不上阵,只动嘴不动腿,工作压给下面人干,却热衷于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邀功希宠”。
(二)本位意识依然存在,主动服务意识较差。会议台账任务重,挤占时间,学习效果不佳。以会议布置会议、以会议推进工作现象较为严重,有时连续多日多个会议,且要求部门双主管到场参会,导致部门人力严重不足。除信息平台外,上级布置检查的各类纸质台账数量、早先已被精简的党员打卡类台账又有抬头增加的趋势,在当下“覆盖率”“见人率”高标准工作形势下,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一些机关业务部门对一线指导检查多、解决问题少,意见建议多、具体措施少,规定要求多、帮助跟进少,习惯于把任务压给一线,把责任推给一线,但一碰到一线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回避逃避,拿不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例如对一线党员普遍反映的人手不足、轮岗交流不够、办公条件差等问题情况掌握不透,解决力度不够,惯于让一线自己想办法、拿主意,自己克服困难;一些好的做法如科部室蹲点制度、联系点制度随着常态化工作模式调整,基本不再执行,领导也只是“上面连”而“上下不连”,只罚不奖,直接帮助指导问题单位进行彻底整改的较少。一些部门、一线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大局出发,而是过多考虑部门和小集体利益。例如在一些工作任务安排上,牵头部门“只牵不干”或“牵头全干”的现象突出;一些部门自己的工作无人愿干、无人能干,惯于从一线借人来干;一些业务部门应对上级检查,习惯于把责任压力传导给其他部门或一线,习惯于找下面要台账、让一线担责任。
(三)职责交叉、职责不清,制度机制亟待完善。体制机制不顺不畅情况依然普遍存在,例如管理水平低,经常出现“一把尺子量到头”情况,精准管理、靶向施策不到位;一些工作的程序和流程过度复杂,本可以通过线上流程就解决的事,却需要干部跑多个部门,找多个领导请示、签字、盖章,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部门职能设置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长期存在,例如部门与部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闲忙不均,一些部门有的事无人干,有的人无事干,“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推诿、扯皮、拖沓现象较为严重,例如基层普遍反映的办公场所落水管、车间门窗、电器电路、办公用品等损坏需要维修时,存在没有人牵头解决、找不到部门负责或是几个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一些部门主动担责意识不强,例如遇到工作能躲就躲,不想着怎么干好,而是想着如何撇清关系、投机取巧,害怕一旦接手就甩不掉,认为“干的多差错多”。一些领导干部不敢顶真碰硬,对工作完成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的不敢抓、不愿抓,例如有的部门“领导”人多,“干事”人少,工作分配不均,工作集中在少数“老实人”身上。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协作和“一盘棋”意识,各自为政,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各推各有理”,想到好处“抢篮球”,摊上责任“打乒乓球”,遇到困难“踢足球”等。
(四)工作求实求效上有待加强。工作效率不高、质量不优,领导不说不干、不推不动,工作等、靠、要、拖,不按程序请示报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例如在抓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上,少数领导干部狭隘认为是机关党委、政治处、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和自己无关,没有必要专门作为问题来抓。或是片面认为抓作风、抓效能本身就是增加工作负担,因而没有做到认真研究,扎实推进。也有人认为作风效能建设的问题原因多是客观的,主观上很难通过努力见效,因而多是上面有要求就抓一点,不提要求就松懈下来,工作主动性不高。少数领导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不掌握,理论素质不高,被动应付学习的问题突出。一些部门对干部管理松懈,在教育引导、检查督促、考评考核等方面缺乏有力措施。有的自我要求不严,纪律作风散漫,脱岗、虚岗、串岗,迟到、早退、形象不整等问题纠而不绝、老生常谈。对党员“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不力,个别党员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或是随意点赞、转发、评论信息等。
(五)进取意识有所弱化。近三年来,随着退休同志和新招录干部人数增多,支委干部提任多,增添了队伍活力,但作风不硬不实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只要时间久、自然就会有”在一些人思想中还比较严重,“躺平”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一些老干部认为年纪大了,晋升无望,工作不在状态,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困难面前裹足不前。队伍中不同程度的在工作中出现厌战松懈思想,工作质量不到位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业务不精、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工作慌乱、水平不高,暴露出业务、经验、态度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单位领导班子团结不够,没有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干部成长空间上,新的职级晋升制度,虽然解决基层干部晋升难的问题,但是对青年干部的激励和调动作用不明显,一些党员思想上不愿在一线工作,不愿在复杂、关键岗位上担责的。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还需加强,年龄上新老交替,师带徒、“导师制”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情绪、错误思潮的影响,但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思想和认识上的主观原因。具体来说:
思想解放不够。一些部门埋头干业务,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导致对作风和效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上级的指示要求落实落细不到位,创造性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不到位。
服务意识不强。少数党员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在其位不谋其职,工作标准不高,主动担责意识不强,满足于过得去,局限于完成任务。更有甚者把职位、权力看作实现自身政治前途的目标手段。
政绩观错位。有的党员工作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未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有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不强,程序意识、规范意识、法治观念缺乏,有的年龄偏大、升迁无望,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
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不同层级的党员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定期考核还未真正建立健全,责任分解、绩效考核、绩效奖惩于一体的效能考核体系未能落实落细,考核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
三、提升作风效能的主要途径
作风关系形象,关系工作大局,关系事业发展,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认真彻底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效能建设目标在“效”,功夫在“能”,核心在“人”,只有从思想深处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才能做到职能管理发挥作用,机制运行有力有效,工作要求高效落实。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政机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党性教育、政治学习、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树牢基层导向,推动机关沉浸式服务基层工作机制,探索实行服务承诺制、累计服务积分值、服务质量量化考核等,例如明确规定机关每年下沉一线开展服务次数,采取一线打分评价法,收集一线对机关服务质量满意度反馈意见,每年针对机关下沉服务工作成效进行考核,选树服务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最大限度激励机关党员提高服务质量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着力解决好业务部门抓管理与抓业务的关系问题,真正把服务基层融入管理指导全过程。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忠于职守、在岗履职是确保工作效能的前提。责任意识的强化一要坚持压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构建层层落实,层层推进的责任链条体系。二要教育引导党员常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三要把党性教育融入党员日常政治学习、党日活动、个人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开展红色教育,观看红色电影、组织座谈交流等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6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