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到,从古到今,曹操给于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无非是一个奸诈小人,挟天子令诸侯的国贼;就我个人而言,所有的历史人物当中,对曹操的喜爱程度,可以排到前十。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不管是学国学还是读历史,更多情况下,是带着一种主观意识去考究的,既然古人说曹操是奸诈小人,那我们随之附和就好了。
要知道,这些都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不能因为迎合时代的产物,而没有自己的客观判断;带着主观意识去读懂一段历史,是无法去做深入的判断,也根本无法读懂这段历史。
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挟天子令诸侯者,曹操也不是唯一,张让、董卓等等,哪一个不是挟天子令诸侯的存在?
不同之处在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岁月,终结了一个朝代罢了。
最近拜读了易中天老师著作《曹操》,易老师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用大幅度对话和情节,把我们带入了这段历史当中,并感受了这段历史。
曹操是奸诈小人吗?
说曹操是奸诈小人,你就会发现,里面有着浓浓的儒学元素,在独尊儒术的整个汉朝,如果你不按照儒学的章程行事,他们总会给你冠予各中无须有的名堂,要不让你身败名裂,要不让你甘拜下风才得以作罢。
可是他们遇到的曹操,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用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就是离经叛道,敢为天下先的革新者,曹操甘愿做个真小人,做到一点程度,让人无法判断曹操的意图:是奸诈还是真诚?
其实我们可以从曹操身边兵多、将广、谋士多,就可以看出来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曹操是一个奸诈小人,那么为什么他身边会围绕那么多人?
曹操嗜杀如命吗?
曹操一生之中,手中亡魂不计其数,谁让他是枭雄呢?最为出名的是一杀名士边让,惹得边让心腹叛乱,险些让曹操无立锥之地,后曹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担当;更是认识到名士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名士的恃才傲物,可谓是一忍再忍。
二杀孔融,对于孔融,我们可能不熟悉,但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耳熟能详,是一种谦让的品德;但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是,长大后的孔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这也许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通病吧;整天不是看不起这个,就看不起那个的,还特别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去侮辱他人,也就是曹操跟前,他能够活得那么久,不然搁到其他人手底下,也只是个短命鬼。
后来,曹操抓住孔融的对感恩父母,颇有微词的言论,让其横尸于许都市中。
那么你知道孔融对父母感恩是有何见解的吗?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父亲对于儿子来说,有啥可亲近的,自己只不过是他情欲之下的产物;母亲对于儿子来说,又有什么恩德?自己就好像一件物品,找到一个能够寄存的地方;在遇到灾难的时候,若是父母不是善者,宁可送粮给那些非亲非故的人,也不会送给父母。
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理解对不对,如果说孔融对于父母都是这种看法,那么,对于曹操杀孔融,我肯定拍手称快。
曹操为什么会杀杨修?
曹操在征战赤壁的途中,带着曹丕和曹植,诗兴大发,吟诗作对,感慨曹植才华横溢,但是平治天下,光靠才情是不行的,更是需要体察民生,能够务实才行,于是曹操就问到:既然舍身是为了安民,那么植儿可知道现在江陵城中的物价如何?
曹植却答不出来,只能以我军是仁义之师,目前还没有开始战斗,物价应该比较稳定。
曹操转身问曹丕,曹丕的回答是:根据调查,我军在进城之前,老百姓比较恐慌,物价的涨幅不等,平均下来都在平常物价的三倍以上。自从贴了安民告示之后,价格已经回落到了平常;但是近日城里风传战事将起,人心浮动很多,要防止不法商户囤货抬哄价格。
曹操对于曹丕的回答比较满意,同时告诫曹植不要整天跟杨修那种假把式混在一起,要多跟曹丕学习。
那时候,曹操就已经决定了杨修的命运,他不希望区区一个杨修,未来会影响到曹氏两兄弟的自相残杀;曹操肯定会找个合适的机会,除掉杨修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