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课讲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A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突出强调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充分体现了A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战略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让中华文明的熠熠光辉继续闪耀在世界东方。
    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间断过的文明传统,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首先来自文明“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强国建设的精神基因、民族复兴的志气底蕴,其所蕴含的独特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更是今日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历史和事实表明,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A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利于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秉持开放包容,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引。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一方面,中华文明是开放的,因开放而得以交流互鉴。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世界历史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及其因开放而形成的文明交流互鉴不可避免且十分必要。今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交往的世界性、开放性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文化上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频繁、更紧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7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