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牢记初心使命 勇于担当作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党课:牢记初心使命 勇于担当作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同志们: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马克思曾表达这样的观点:“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代化趋势的思考。实现现代化,同样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追求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持续奋斗的目标。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西方国家推行的那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种根本性质的差异,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特殊历史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和理论建构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决定的。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并将继续引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论者。A指出:“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写入纲领,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但是,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这个最高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时刻牢记“将来的纲领”也要及时确定“现在的纲领”。纵观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纲领,核心的一条就是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实现上述目标,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构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体系,同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一致的。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从民族复兴的角度看待国家的现代化问题。1944年5月,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他总结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他还特别指出,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对于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决定性意义。毛泽东把实现工业化提到了实现民族独立的高度,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二是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摆脱落后和贫困,要使革命达到目的,就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初步表述,表明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构想之初就基于“摆脱落后和贫困”这个目标。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也强调:“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同时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民族复兴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来实现,这是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更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决定的。A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70多年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引领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实现共产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若干个历史阶段。对于这一过程的阶段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曾有过预想,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就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概念。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曾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曾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些科学的论断,为中国共产党科学规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土壤中“脱胎”而来的,相比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必要步骤。邓小平强调,把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进”。党的十八大后,A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这既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也没有脱离党的最高理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第三,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制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分析,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把握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同年,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将“四个现代化”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而“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集中体现为“小康之家”。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将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的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阶段性目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起层层递进、步步完善的目标体系。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90年代到20世纪末再到21世纪中叶的三个发展阶段。建立在1987年“三步走”的第三步基础之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擘画新的“三步走”,对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叶这段时间的发展步骤进行丰富和完善,并提出了“建党一百年”和“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的两个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总结了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在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三步走”的基础之上,明确对第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tuxiezuo.com/82152.html